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通俗讲解单片机、ARM、MUC、DSP、FPGA、嵌入式错综复杂的关系

首先,“嵌入式”这是个概念,准确的定义没有,各个书上都有各自的定义。但是主要思想是一样的,就是相比较PC机这种通用系统来说,嵌入式系统是个专用系统,结构精简,在硬件和软件上都只保留需要的部分,而将不需要的部分裁去。所以嵌入式系统一般都具有便携、低功耗、性能单一等特性。 然后,MCU、DSP、FPGA这些都属于嵌入式系统的范畴,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使用的工具。 MCU俗称”单片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早已不单单只有普林斯顿结构的51了,性能也已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为MCU必须顺序执行程序,所以适于做控制,较多地应用于工业。而ARM本是一家专门设计MCU的公司,由于技术先进加上策略得当,这两年单片机市场份额占有率巨大。ARM的单片机有很多种类,从低端M0(小家电)到高端A8、A9(手机、平板电脑)都很吃香,所以也不是ARM的单片机一定要上系统,关键看应用场合。 DSP叫做数字信号处理器,它的结构与MCU不同,加快了运算速度,突出了运算能力。可以把它看成一个超级快的MCU。低端的DSP,如C2000系列,主要是用在电机控制上,不过TI公司好像称其为DSC(数字信号控制器)一个介于MCU和DSP之间的东西。高端的DSP,如C5000/C6000系列,一般都是做视频图像处理和通信设备这些需要大量运算的地方。 FPGA叫做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本身没有什么功能,就像一张白纸,想要它有什么功能完全靠编程人员设计(它的所有过程都是硬件,包括VHDL和Verilog HDL程序设计也是硬件范畴,一般称之为编写“逻辑”。)。如果你够NB,你可以把它变成MCU,也可以变成DSP。由于MCU和DSP的内部结构都是设计好的,所以只能通过软件编程来进行顺序处理,而FPGA则可以并行处理和顺序处理,所以比较而言速度最快。 那么为什么MCU、DSP和FPGA会同时存在呢?那是因为MCU、DSP的内部结构都是由IC设计人员精心设计的,在完成相同功能时功耗和价钱都比FPGA要低的多。而且FPGA的开发本身就比较复杂,完成相同功能耗费的人力财力也要多。所以三者之间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用武之地。但是目前三者之间已经有融合的态势,ARM的M4系列里多加了一个精简的DSP核,TI的达芬奇系列本身就是ARM+DSP结构,ALTERA和XINLIX新推出的FPGA都包含了ARM的核在里面。所以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越来越像三基色的三个圆了。 一言以蔽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硬件工程师学习从何开始? 单片机:通常无操作系统,用于简单的控制,如电梯,空调等。 dsp:用于复杂的计算,像离散余弦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常用于图像处理,在数码相机等设备中使用。 arm:一个英国的芯片设计公司,但是不生产芯片。只卖知识产权。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以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或 VHDL)所完成的电路设计,可以经过简单的综合与布局,快速的烧录至 FPGA 上进行测试,是现代 IC 设计验证的技术主流。 嵌入式 是相对于台式电脑而言,系统可裁剪,形态各异,可能体积、功耗、成本受限、实时性要求高,如示波器,手机,平板电脑,全自动洗衣机,路由器、数码相机,这些设备中,虽然看不到台式机的存在,但是都有一个或多个嵌入式系统在工作。 根据对象体系的功能复杂性和计算处理复杂性,提供的不同选择。对于简单的家电控制嵌入式系统,采用简单的8位单片机就足够了,价廉物美,对于手机和游戏机等,就必须采用32位的ARM和DSP等芯片了。FPGA是一种更偏向硬件的实现方式。 所以要通过学习成为硬件工程师,要从单片机开始,然后学习ARM和DSP之类。 市面上七大主流单片机的详细介绍 单片机现在可谓是铺天盖地,种类繁多,让开发者们应接不暇,发展也是相当的迅速,从上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4位8位发展到现在的各种高速单片机。 各个厂商们也在速度、内存、功能上此起彼伏,参差不齐~~同时涌现出一大批拥有代表性单片机的厂商:Atmel、TI、ST、MicroChip、ARM…国内的宏晶STC单片机也是可圈可点… 下面为大家带来51、MSP430、TMS、STM32、PIC、AVR、STC单片机之间的优缺点比较及功能体现…… 51单片机 应用最广泛的8位单片机当然也是初学者们最容易上手学习的单片机,最早由Intel推出,由于其典型的结构和完善的总线专用寄存器的集中管理,众多的逻辑位操作功能及面向控制的丰富的指令系统,堪称为一代“经典”,为以后的其它单片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1单片机之所以成为经典,成为易上手的单片机主要有以下特点: 特性: 1.从内部的硬件到软件有一套完整的按位操作系统,称作位处理器,处理对象不是字或字节而是位。嵌入式物联网等系统学习企鹅意义气呜呜吧久零就易,不但

03

各种开源汇编、反汇编引擎的非专业比较

由于平时业余兴趣和工作需要,研究过并使用过时下流行的各种开源的x86/64汇编和反汇编引擎。如果要对汇编指令进行分析和操作,要么自己研究Intel指令集写一个,要么就用现成的开源引擎。自己写太浪费时间,又是苦力活,还容易出错,所以还是使用现成的好一点。 这里对我曾使用过的比较流行的反汇编引擎做个比较,我使用过的反汇编引擎有: 1. Ollydbg的ODDisassm   Ollydbg的ODDisassm,这是我最早使用的一个开源的反汇编引擎,07年在《加密解密》(三) 中我写的一个很简单的虚拟机就是使用的这个库,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那么多可选择。不过多亏有这样一个基础库,整个虚拟机从设计到开发完成只用了两个星期便开发完成(当时对反汇编库的要求不高,只要求能用字符串文本做中间表示进行编码/解码)。   这个反汇编库的优点是含有汇编接口(即文本解析,将文本字符串解析并编码成二进制),就拿这个特性来说在当时也算是独树一帜的了,到目前为止开源界在做这个工作的人也很少,   不过近年出现的调试器新秀x64dbg,也附带开发了开源的汇编库XEDParse,功能与OD的文本解析功能相似,并且支持的指令集更加完整,BUG更少,同时还支持X64,维护一直很强劲。 但是ODDisassm的缺点也很多,比如:   1. 指令集支持不全,由于Ollydbg年久失修,现在甚至连对MMX指令集都不全,而现在的INTEL/AMD的扩展指令集标准又更新了多个版本,什么SSE5/AVX/AES/XOP就更别提了,完全无法解析。   2. 解码出来的结构不详细,比如指令前缀支持不够友好,这点从Ollydbg的反汇编窗口可以看出,除了movs/cmps等指令以外,repcc与其他指令组合时都是单独分开的; 再比如寄存器无法表示ah\bh\ch\dh这种高8位寄存器。   3. 作者一次性开源后便不再维护开源版本,对于反汇编上的BUG很难即时修复。   不过这些也可以理解,因为在当时作者的开发目的是进行文本汇编\反汇编,所以没有为解码出的信息建立结构体以及接口。总的来说,如今再使用这个反汇编引擎,已经落后于时代了。 2. BeaEngine BeaEngine是我用的第二个库,当时使用OD库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需求了。在做反编译器的时候,需要一个能够解码信息越多越好的库,于是我找到了BeaEngine,这个库我记得以前的版本不支持高8位寄存器识别,现在的版本也支持了。   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缺点,不常用的新的扩展指令集也实现了不少。   目前实现的扩展指令集有:

03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