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机械手超越人类触感?MIT最新研究让机械手轻轻一抓就能识别物体

‍大数据文摘授权转载自机器人大讲堂 如果和机械手一起玩“摸箱子”游戏,你有信心能赢么? 先别盲目自信,论谁更会“摸”,机械手说不定更胜一筹,因为它的「类人触感技术」最近又又又进化了! 别看它只有3根手指头,仅需要抓握一次,这只机械手就能识别出手中的物体是什么,准确率可达85%! 这是MIT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在其透明“皮肤”下集成了多个高分辨率传感器,使用摄像头和LED来收集物体形状的视觉信息,沿着手指提供连续感应,一次抓取后就能识别物体,小手一握,尽在掌握! 全手指集成高分辨率传感器 具有触觉的机械手

03

3D Imaging Using Extreme Dispersion in Optical Metasurfaces

由于超表面对入射光的相位、偏振和振幅的极端控制,因此具有革新成像技术的潜力。它们依靠增强的光的局部相互作用来实现所需的相位轮廓。由于光的局部相互作用增强,超表面是高度色散的。这种强分散被认为是实现常规超表面成像的主要限制。在这里,我们认为这种强色散为计算成像的设计自由度增加了一个程度,潜在地打开了新的应用。特别是,我们利用超表面的这种强分散特性,提出了一种紧凑、单镜头、被动的3D成像相机。我们的设备由一个金属工程,聚焦不同的波长在不同的深度和两个深度网络,恢复深度和RGB纹理信息从彩色,散焦图像获得的系统。与其他基于元表面的3D传感器相比,我们的设计可以在更大的视场(FOV)全可见范围内运行,并可能生成复杂3D场景的密集深度图。我们对直径为1毫米的金属的模拟结果表明,它能够捕获0.12到0.6米范围内的3D深度和纹理信息。

02

基于GAN的单目图像3D物体重建(纹理和形状)

很多机器学习的模型都是在图片上操作,但是忽略了图像其实是3D物体的投影,这个过程叫做渲染。能够使模型理解图片信息可能是生成的关键,但是由于光栅化涉及离散任务操作,渲染过程不是可微的,因此不适用与基于梯度的学习方法。这篇文章提出了DIR-B这个框架,允许图片中的所有像素点的梯度进行分析计算。方法的关键在于把前景光栅化当做局部属性的加权插值,背景光栅化作为基于距离的全局几何的聚合。通过不同的光照模型,这个方法能够对顶点位置、颜色、光照方向等达到很好的优化。此项目有两个主要特点:单图像3D物体预测和3D纹理图像生成,这些都是基于2D监督进行训练的。

01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