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这么流行的ZooKeeper,原来是这样设计的!

我们知道要写一个分布式应用是非常困难的,主要原因就是局部故障。一个消息通过网络在两个节点之间传递时,网络如果发生故障,发送方并不知道接收方是否接收到了这个消息。有可能是收到消息以后发生了网络故障,也有可能是没有收到消息,又或者可能接收方的进程死了。发送方唯一的确认方法就是再次连接发送消息,并向他进行询问。这就是局部故障:根本不知道操作是否失败。因此,大部分分布式应用需要一个主控、协调控制器来管理物理分布的子进程。所以大部分应用需要开发私有的协调程序,协调程序的反复编写浪费时间,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通用的、伸缩性好的协调器。就是因为这样的场景,ZooKeeper应运而生,ZooKeeper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分布式应用程序所承担的协调任务。

03

ZooKeeper核心原理及应用场景

我们知道要写一个分布式应用是非常困难的,主要原因就是局部故障。一个消息通过网络在两个节点之间传递时,网络如果发生故障,发送方并不知道接收方是否接收到了这个消息。有可能是收到消息以后发生了网络故障,也有可能是没有收到消息,又或者可能接收方的进程死了。发送方唯一的确认方法就是再次连接发送消息,并向他进行询问。这就是局部故障:根本不知道操作是否失败。因此,大部分分布式应用需要一个主控、协调控制器来管理物理分布的子进程。所以大部分应用需要开发私有的协调程序,协调程序的反复编写浪费时间,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通用的、伸缩性好的协调器。就是因为这样的场景,ZooKeeper应运而生,ZooKeeper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分布式应用程序所承担的协调任务。

02

【MQ我可以讲一个小时】

引入消息中间件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先说说消息丢失,生产者往消息队列发送消息,消息队列往消费者发送消息,会有丢消息的可能,消息队列也有可能丢消息,通常MQ存盘时都会先写入操作系统的缓存页中,然后再由操作系统异步的将消息写入硬盘,这个中间有个时间差,就可能会造成消息丢失,如果服务挂了,缓存中还没有来得及写入硬盘的消息就会发生消息丢失。不同的消息中间件对于消息丢失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先说说最容易丢失消息的kafka吧。生产者发消息给Kafka Broker:消息写入Leader后,Follower是主动与Leader进行同步,然后发ack告诉生产者收到消息了,这个过程kafka提供了一个参数,request.required.acks属性来确认消息的生产,0表示不进行消息接收是否成功的确认,发生网络抖动消息丢了,生产者不校验ACK自然就不知道丢了。1表示当Leader接收成功时确认,只要Leader存活就可以保证不丢失,保证了吞吐量,但是如果leader挂了,恰好选了一个没有ACK的follower,那也丢了。-1或者all表示Leader和Follower都接收成功时确认,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消息不丢失,但是吞吐量低,降低了kafka的性能。一般在不涉及金额的情况下,均衡考虑可以使用1,保证消息的发送和性能的一个平衡。Kafka Broker 消息同步和持久化:Kafka通过多分区多副本机制,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数据不会丢失,如果数据已经写入系统缓存中,但是还没来得及刷入磁盘,这个时候机器宕机,或者没电了,那就丢消息了,当然这种情况很极端。Kafka Broker 将消息传递给消费者:如果消费这边配置的是自动提交,万一消费到数据还没处理完,就自动提交offset了,但是此时消费者直接宕机了,未处理完的数据丢失了,下次也消费不到了。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将配置改为,先消费处理数据,然后手动提交,这样消息处理失败,也不会提交成功,没有丢消息。

02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