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Centos7系统备份与恢复

Centos系统备份与恢复教程 tar:   特点   1、保留权限   2、适合备份整个目录   3、可以选择不同的压缩方式   4、如果选择不压缩还能实现增量备份,部份还原,参考man tar dd   特点   1、对块进行操作,能备份整个硬盘(包括分区表、MBR,其他Linux不能很好支持的文件系统)   2、可以进行压缩(麻烦一点)   3、由于是备份整个硬盘,文件系统上没有使用的“空白”空间也会被保存起来,备份文件比较大   备份   备份硬盘sda,放到/backup(/backup挂载在其他硬盘如sdb) tar方法教程 Linux不像windows,它不限制根用户存取任何东西,因此,你完全可以把一个分区上每一个的文件放入一个TAR文件中。 使用root用户切换到根目录 然后,使用下面的命令备份完整的系统: tar cvpzf backup.tgz / --exclude=/proc --exclude=/lost+found --exclude=/backup.tgz --exclude=/mnt --exclude=/sys 或者 tar cvpzf /state/partition1/home/backup.tgz / --exclude=/proc --exclude=/lost+found --exclude=/backup.tgz --exclude=/mnt --exclude=/sys 说明: tar 部分就是我们将要使用的软件。 'cvpfz'是我们给tar加的选项,像“创建一个压缩文档”(这是显然的),“保存权限”(以便使每一个相同的文件有相同的权限),以及“gzip”(缩减大小)。接下来,是压缩文档将获得的名称,在我们的例子中是backup.tgz。 紧随其后的是我们想要备份的根目录。既然我们想备份所有东西:/。接着就是我们要剔除的目录了:我们不想备份每一样东西,因为包括有些目录不是非常有用。同时确保你没有把备份文件本身也加进去了,否则,你会得到怪异的结 果的。你也许同样不打算把/mnt文件夹包括进来——如果你在那儿挂载了其他分区——否则最终你会把那些也备份的。同时确保你没有任何东西挂载在 /media(即没有挂载任何cd或可移动介质)。否则,剔除/media。 在进程的最后,你也许会得到一条信息,写着“tar:由于先前错误的耽搁而存在错误”或者其他什么,不过大多数情况下你可以仅仅忽略它。 作为选择,你可以使用Bzip来压缩你的备份。这意味着较高的压缩比但是也意味着较低的速度。如果压缩比对你很重要,只需用“j”替换命令中的“z”,同时给备份命一个相应的扩展名。这些会使命令变成这样: tar cvpjf backup.tar.bz2 / --exclude=/proc --exclude=/lost+found --exclude=/backup.tar.bz2 --exclude=/mnt --exclude=/sys 恢复: 如果系统被毁坏,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备份好的tar包进行恢复。 在分区的根目录下的backup.tgz文件 再一次确保你是根用户以及备份文件在文件系统的根目录。 Linux美妙的地方之一就是这一项工作甚至可以在一个正在运行的系统上进行;没必要被引导cd或者任何东西搞得晕头转向。当然,如果你使你的系统 无法被引导了。你也许别无选择,只能使用一张live-cd了,但是结果是一样的。你甚至可以在Linux系统正在运行的时候,移除它里面所有文件。可是 我不告诉你那个命令! 这是我要用的命令: tar xvpfz backup.tgz -C / 如果你使用 bz2: tar xvpfj backup.tar.bz2 -C / 警告:这会把你分区里所有文件替换成压缩文档里的文件! 确保在你做其他任何事情之前,重新创建你剔除的目录: mkdir proc mkdir lost+found mkdir mnt mkdir sys /proc 权限:文件所有者:root群组:root 所有者:读取 执行 群组:读取 执行 其它:读取 执行 /lost+found 权限:文件所有者:root群组:root 所有者:读取 写入 执行 群组:读取 执行 其它:读取 执行 /mnt 权限:文件所有者:root群组:root 所有者:读取 写入 执行 群组:读取 执行 其它:读取 执行 /sys 权限:文件所有者:root群组:root 所有者:读取 写入 执行 群组:读取 执行 其它:读取 执行 当你重启以后,所以的事情都会和你备份的时候一模一样。 用户参照了上面的教程做的备份和恢复,普遍反映:重启电脑后还是会一直提示用户名和密码 输入以后一闪还是提示用户名

03

服务器安全指南 - 加密你的磁盘

在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也极易受到泄露和威胁,因此,保护好我们的数据安全便成为了重中之重。然而,传统的使用工具加密单个文件或者文件夹的方式(例如VeraCrypt/eCryptfs等)过于麻烦,且极其复杂,很难被大家接受。于是全盘加密应运而生,Windows平台上的BitLocker,Linux下的LUKS,macOS平台的FileVault,都是全盘加密的最好应用。现在,新安装的Windows在支持的情况下会默认启用BitLocker,macOS也会在初始化时提醒你是否启用FileVault,而iOS则是强制启用了全盘加密,他人即使接触到了你的设备,读取了你的硬盘,在密码没有泄露的情况下,你的数据也是十分安全的。由此看来,这种无感加密的方式也即将成为主流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02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