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背景: 一、微信各个平台介绍 二、公众平台介绍 三、开发前准备 四、服务器配置 五、服务器验证 六、消息接收 七、客服消息 八、获取素材 九、相关工具 十、最终效果展示 总结 背景: 近期接到了涉及微信开放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相关的开发需求 ,开发过程中踩了许多坑,把相关问题整理记录下来以便巩固记忆,并把总结的经验分享出来,本篇分享微信服务号开发,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帮助 一、微信各个平台介绍 1、微信开放平台:面向开发人员,为网站、App提供微信第三方登录功能 IP为白名单,白名单以外的ip请求access_token接口会报40164错误,有了 access_token 才能调用微信的各种接口 四、服务器配置 开启服务器配置,开启以后服务号的推送信息将会传送到所配置的服务器中 ,微信服务器将发送GET请求到填写的服务器地址URL上,GET请求携带参数如下表所示: 参数 描述 signature 微信加密签名,signature结合了开发者填写的token参数和请求中的 微信服务器在五秒内收不到响应会断掉连接,并且重新发起请求,总共重试三次。假如服务器无法保证在五秒内处理并回复,可以直接回复空串,微信服务器不会对此作任何处理,并且不会发起重试。
实例 下图是微商相册小程序,许多在朋友圈活跃的微商如今都转战到了这里。 微商相册内部可以和发动态一样发送图片与文字,像是另一个微商们的”朋友圈“。 因为在小程序的前段代码都是存放微信服务器上的,可以直接在微信内打开,非常方便快捷。 而且其样式代码都封装到微信小程序里面,安全性也会更高、更稳定。 在线上最好能够安排客户能积极回复消息,及时解决用户的需求,形成优质服务。 再结合自身产品的优势,不断优化产品、更新换代,两者相结合,潜在用户自然就可以收入囊中。 因为在小程序的前段代码都是存放微信服务器上的,可以直接在微信内打开,非常方便快捷。 而且其样式代码都封装到微信小程序里面,安全性也会更高、更稳定。 在线上最好能够安排客户能积极回复消息,及时解决用户的需求,形成优质服务。 再结合自身产品的优势,不断优化产品、更新换代,两者相结合,潜在用户自然就可以收入囊中。
热卖云产品年终特惠,2核2G轻量应用服务器7.33元/月起,更多上云必备产品助力您轻松上云
在了解问题域之后,让我们回归本篇的主题:继承了“网关”(Gateway)衣钵的“微网关”(MicroGateway)和“服务啮合”(Service Mesh),它们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微网关? 另外越来越多的自治化需求,与原有集权式微服务治理方法之间,也产生出许多冲突矛盾。因此,与微服务化相适应的,可以本地化、分布式部署的微网关(MicroGateway)也逐渐涌现出来。 什么是服务啮合? ---- 演进中的微网关与服务啮合 当我们了解到微网关与服务啮合的作用之后,就可以一起来看一下微网关与服务啮合架构是如何一步步设计出来的。 侧车模式(Sidecar Pattern) 准确来说,侧车模式(Sidecar Pattern)本身并非微网关或者服务啮合技术独有,它只是一种特定的软件模块共生关系。 我们建议您考虑在一些适用的场景,尤其是微服务化的架构设计中,考虑使用微网关与服务啮合,并总结最佳实践与我们交流。 让我们一起期待云原生生态下的微服务,为数字化时代提供更多的想象力。 ----
微端是微型客户端的简写,微端游戏客户端只有一些基本的功能,客户端会根据玩家所到地图,自动将地图文件,以及一些其它文件下载到玩家本地的客户端文件夹中,这样就形成了玩家一边玩游戏一边下载相关的文件到本地,这就需要放游戏服务端的服务器的上传带宽足够大 ,因此机房就推出了微端服务器这种套餐产品,其主要特点就是网络带宽足够大,能支撑足够多的玩家同时在线,同时下载游戏所需的相关文件 既然咱们已经知道了微端和微端服务器的概念,那微端服务器如何选择合适的配置呢 选择微端服务器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要素: 1、版本补丁大小 2、预计在线人数 3、稳定快速 并不是所有的传奇都需要做微端,像合击版本的话因为版本补丁小的原因,只有几百M,不用做微端,直接让玩家下载登录器和补丁就可以了 ,其他类型的版本基本上多数都是补丁比较大的,补丁越大,微端服务器所占用带宽越高,同理,所需配置也就越高 如果是刚开服你对预计在线人数无法估计,可以先拿一台服务器做开区+微端,把版本架设好,多和喜欢玩传奇 、或是开服的朋友讨论交流一下服,刚好也顺便测试了,测试后需要修改的就修改,一切有顺序的执行着,作为接触传奇许久的服务器商,一台基础配置的宁波50M服务器,开区和微端分开做,同时承载两三百人是没有问题的
二,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及痛点 微服务和单点服务的区别是什么呢?比喻来讲,单点服务是把所有的东西放在一个大盒子里,这个大盒子里什么都有。 微服务故障恢复、调度需要更精细化。 …… 三,微信中两大典型微服务案例 熊普江老师表示,微信一直提倡敏捷开发与“大系统小做”,这其实就是微服务的理念与架构实现。 由于微信诞生于 2011 年,当时微服务架构的概念还没有普及,也就是说,微信的微服务架构在业界实施并落地相对较早。 微信中微服务案例有很多,这里主要分享服务布局、过载保护两大典型案例。 四,微信服务布局 微信的服务布局采用的是多地自治、园区互备架构。如下,是微信的服务布局示意图: ? 城市之间的数据是相对独立的。 五,微信过载保护 过载保护的微服务架构,目的是确保核心服务可用。确保核心服务的可用性有如下三点: 考虑问题应该是服务要有轻重分离,即一个服务里不能既有重的操作,又有轻的操作。
一般来说,使用golang主要还是写服务端。所以本文主要讲golang在处理微信移动支付的服务端时的统一下单接口和支付回调接口,以及查询接口。 微信支付流程 下图是微信官网的支付流程描述: ? 调用的结果以微信正确的返回给我们prepay id为准。 按照微信文档说明,这个接口的参数没有,我们传入的参数需要以xml的形式来写入http request的body部分传给微信。 其中我们需要使用的主要还是他的prepay id,拿到prepay id,服务端需完成的支付流程就基本完毕,将prepay id给客户端继续支付流程。 return false } 客户端查询订单请求响应 因微信端并不能保证异步通知是一定送达商户服务端,因此这里需要进行主动查询订单状态。 范例中只包含于微信支付服务端沟通的API调用部分,商户平台因为各自不同业务逻辑我就省略了。
文 / 李成亚 整理 / LiveVideoStack 概览: 我所在的团队主要负责微博短视频从客户端的转码上传到服务端的转码存储的整条服务链路。 曾经在微博上发布一段最长一小时的视频,其延时可达到好几个小时。 后来我们重写或者重构了每条链路上一些关键节点的服务代码。 1.2 关键技术优化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几个关键的技术优化点。 ;右边是微博于2017年初上线的一个新服务“微博故事”,这是一个全屏播放并可添加AR特效的视频产品,以上是微博视频业务的两种产品形态。 微博视频服务的分辨率最低是240P,最高目前是720P,在未来还可以更高一些。 (2)编码复杂度从简单编码到复杂编码。 (3)视频格式,例如MP4、HLS等等。 3.3.3 弹性扩容 上图是之前鹿晗发微博公开恋情的半个小时内,微博一些核心服务的流量变化。可以看到从12点的值到最高峰,不到半个小时流量基本翻了4倍。
“编排”需要更友好的运维工具支撑 相对于传统架构,微服务架构下更需要通过各微服务之间的协作来实现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可以说服务编排是微服务架构下的必备技能。 这两个词用在微服务下,也有类似的含义: ? 微服务的编制强调的是通过一个可执行的中心流程来协同内部及外部的服务交互。通过中心流程来控制总体的目标,涉及的操作,服务调用顺序。 流程编排完成之后也仅仅是走完了第一步,我们还需要给每个被编的服务提供正确的参数,是一个适配的过程。 ? 一个编排服务(abcd)由a、b、c、d服务编排而成,每个服务都会有自己的出参入参。 所以适配不仅仅存在与编排服务的入参和被编服务的入参之间,还存在于被编服务和在其之前的服务出参之间。 ? 最直接的莫过于依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完成点到点的映射赋值。 在客户提交行程后,旅行公司的预订行程业务按顺序串行的调用航班预订服务、酒店预订服务、火车预订服务。最后的火车预订服务成功后整个预订业务才算完成。
@侯滇滇 同学提到: 多了一层服务层,架构实际上是更复杂了,需要引入一系列机制对服务进行管理,RPC服务化中需要注意: (1)RPC服务超时,服务调用者应有一些应对策略,比如重发 (2)关键服务例如支付 二、互联网微服务架构多“微”才适合 大家也都认可,随着数据量、流量、业务复杂度的提升,服务化架构是架构演进中的必由之路,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是:微服务架构多“微”才合适? 最粗犷的玩法,所有基础数据的访问,都通过一个service访问,在业务不是特别复杂的时候还好,一旦业务变复杂了,这个service层会变得非常重,成为耦合点之一,以微信场景为例,假设有一个通用的服务层来访问基础数据 细节:微信单对单消息是一个写多读少的业务,故没有缓存。 垂直拆分是个好的方案,将子业务一个个拆出来,那么微信的服务化架构或许会变成这个样子: ?
通过这几年在项目中实践微服务,为客户提供微服务咨询,我越来越发现所谓“微服务(Micro Service)”其实一点都不“微”!这非Martin Fowler定义之过。 因此,微服务利用“分而治之”的思想减小了系统的规模,使得每个微服务的开发者不用面对复杂的业务逻辑,即使业务发生了变化,在如此小规模的“微”服务中,我们也能轻松面对。 面向业务的微服务开发者们,就可以面对真正的小而美的“微”服务了。 分解业务复杂度,控制技术复杂度,此之为业界拥抱微服务的根本原因。 以“生态系统”名之,就能够让大家在看到微服务之“微”的同时,还能重视微服务“不微”的另一面。 从“不微”进入到“微”,是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整个过程其实是一个艰巨的架构设计过程。
想使用微信公众号的开发者功能, 打开开发菜单的基本配置 ? 首先要做的就是服务器配置,如下图 ? 根据微信这样的提示 意味着我们的服务器需要满足这样的要求: 1. 能够被微信访问, 即能够被外网访问. 2. 只支持80和443端口. 现在好多宽带提供商都屏蔽的80端口并且常用的路由器做映射的方式也不好用了, 想在本地测试或者自己在家弄台pc做服务器玩挺麻烦.
腾讯微服务平台(TSF)是一个围绕应用和微服务的 PaaS 平台,提供一站式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和数据化运营支持,提供多维度应用和服务的监控数据,助力服务性能优化。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