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usr/local/ localhost/ 按照需要调整 验证配置 $ /usr/local/bin/rsnapshot configtest Syntax OK 测试打快照 relative --delete-excluded \ /home/crh/ /.snapshots/alpha.0/crh/ touch /.snapshots/alpha.0/ 打一个快照 应该使用其他方法,将保留最后一个良好的快照,从而避免重新同步的需要。我们希望在未来简化这一点。
在性能测试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性能需求和系统架构等情况,采用不同的测试策略,其中最常见的策略就有容量测试。这篇文章,就来聊聊容量测试以及容量规划的一些内容。。。一、什么是容量?如何理解? 1、容量定义所谓容量,即系统处于最大负载状态或某项指标达到所能接受的最大阈值下对请求的最大处理能力。2、如何理解①、系统的容量(处理能力)是有限的;②、容量是可度量的;二、如何统计容量指标? 三、容量测试容量测试是性能测试里的一种测试方法,它的目的就是测量系统的最大容量,为系统扩容,性能优化提供参考,节省成本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 ,一般吞吐量和IO是比较关注的指标;四、容量规划1、为什么需要容量规划? 2、容量规划四步走①、业务流量预估阶段:通过分析历史数据以及实时的线上监控,预估未来某个时间点或者某个业务可能会有多少多少的流量冲击;②、系统容量评估阶段: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分析每个业务场景的流量配比
2核2G云服务器 每月9.33元起,个人开发者专属3年机 低至2.3折
文章目录 前言 一、SNAPSHOT版本与RELEASE版本 二、快照的更新策略 三、配置Maven快照更新策略 ---- 前言 Maven 是 Apache的一个开源项目,Maven 的本质是一个项目管理工具 SNAPSHOT:快照(SNAPSHOT)版本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上面RELEASE的问题,对于每次服务器上更新了相应的SNAPSHOT版本,本地都会去重新拉取一遍依赖,确保本地的版本内容与服务器上的一致。 maven会根据模块的版本号(version)中是否带有-SNAPSHOT来判断是快照版本还是正式版本。 二、快照的更新策略 Maven的快照更新策略有四种,分别是: always: 每次构建都会检查去远程仓库中检查该依赖jar包是否有更新。 三、配置Maven快照更新策略 如果想每次构建都让Maven去拉取最新的依赖,可以在控制台使用mvn clean install -U 命令,这样会强制更新本地仓库。
configured for self-managed RBD snapshot support rbd: create error: (22) Invalid argument 这个错我之前也没见过,并且因为很少用到快照 hashpspool stripe_width 0 ··· 创建了image的存储池多了一个标记 removed_snaps [1~3] ,而没有创建的存储池没有这个标记 我们现在来对两个存储池创建快照 mksnap testpool2 testpool2-snap created pool testpool2 snap testpool2-snap 可以看到创建了image的存储池无法创建存储池的快照 ,因为存储池当前已经为unmanaged snaps mode了,而没有创建image的 就可以做存储池快照 我们再继续创建image,看下会发生什么 [root@lab8106 ~]# rbd -p 总结 本篇总结了快照的两个出错的原因,尽量提前做好规划,再去选择哪种
什么是网页快照? 网站快照存储在搜索引擎服务器中,所以查看网页快照的速度往往比直接访问网页要快。 而要使网站快照更新,那么就要从内容的质量抓起了。放弃采集,多更新有质量性的内容,可以很快的得到最新的快照。 网站快照的意义 网站生成快照,也就意味着网站页面有机会参与排名的机会,网站收录快照的存在就是为了方便用户搜索,网站快照的时间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这个网站的更新和受欢迎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这个网站的优化情况 原创文章采用CC BY-NC-SA 4.0协议进行许可,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什么是网页快照?快照问题汇总!
快照删除: 采用COW技术的快照,其源卷即保存着完整的实时数据,因此,删除快照时,直接销毁了快照卷和映射表,与源卷不存在数据交互。 创建快照以后,快照系统把对数据卷的写请求重定向给了快照预留的存储空间,直接将新的数据写入快照卷。上层业务读源卷时,创建快照前的数据从源卷读,创建快照后产生的数据,从快照卷读。 快照回滚(rollback): 采用ROW技术的快照,其源卷始终保存着快照创建前的完整数据,快照创建后,上层业务产生的数据都写入了快照中,因此,快照的回滚只是取消了对源卷的读重定向操作。 快照删除: 5.gif 采用ROW技术的快照,其源卷始终保存着快照创建前的完整数据,快照创建后,上层业务产生的数据都写入了快照中。 此时我们可以设想,如果,针对一份源数据,在18:00创建了快照,上层业务持续产生大量新的数据,19:00又创建了快照,20:00又创建了快照……那么,在有多份快照的情况下,如果需要删除快照,就会出现,多个快照向源卷回拷数据的情况
virsh snapshot-create-as $i $cre virsh snapshot-delete --domain $i --snapshotname $del done 说明:该脚本保留七天快照
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快照的概念派上了用场。 ---- 什么是快照? 快照是一种特殊的版本,指定了某个当前的开发进度的副本。不同于常规的版本,Maven 每次构建都会在远程仓库中检查新的快照。 现在 data-service 团队会每次发布更新代码的快照到仓库中,比如说 data-service:1.0-SNAPSHOT 来替代旧的快照 jar 包。 快照的情况下,每次 app-ui 团队构建他们的项目时,Maven 将自动获取最新的快照(data-service:1.0-SNAPSHOT)。 app-ui 项目的 pom.xml 文件 app-ui 项目使用的是 data-service 项目的 1.0 快照。 ,Maven 在日常工作中会自动获取最新的快照, 你也可以在任何 maven 命令中使用 -U 参数强制 maven 下载最新的快照构建。
为什么有了AOF日志还需要快照? AOF日志和快照都是为了在服务器down机后能恢复数据,但是AOF有一个问题,在恢复数据时,需要一条条执行AOF命令来恢复,这个过程会比较耗时。 而快照是将内存中现有的数据进行序列化,在恢复时直接反序列化恢复到内存中即可,这种方式比AOF的恢复方式更加快。 快照的过程是怎样的? 快照带来的问题 快照频率高,会导致上一个磁盘写入还未完成,就开始下一个快照操作,磁盘带宽导致效率低,同时如果修改操作较多,仍会消耗内存及CPU资源等; bgsave虽然是子进程,不阻塞主进程,但是fork 操作仍是阻塞的,如果数据量过大,频率太高会降低主线程的响应速度; 针对以上问题,Redis 4.0引入了快照和AOF日志混合使用的方法,在俩个快照之间,使用AOF日志记录过程中的操作,这样的话,即可以在 down机后快速恢复服务,又不需要高频率进行快照操作。
虚拟存储的容量受到下列哪一个因素的限制影响最大?D A. 磁盘空间大小 B. 物理内存大小 C. 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 D. 计算机地址位数 分析:这题应该是计算机地址位数才对。 同时,用户编程的时候也摆脱了一定要编写小于主存容量的作业的限制。也就是说,用户的逻辑地址空间可以比主存的绝对地址空间要大。 对用户来说,好像计算机系统具有一个容量很大的主存储器,称为“虚拟存储器”。 这个虚拟逻辑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是它所集中管理的各物理存储体的存储量的总和,而它具有的访问带宽则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各个物理存储体的访问带宽之和。 虚存容量不是无限的,最大容量受内存和外存可利用的总容量限制, 虚存搜索实际容量受计算机总线地址结构限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最大容量是一种类似弹性的容量,它允许队列利用未用于填充其他队列中的最小容量需求的资源。 上图中的子队列继承其父队列的资源。 用户限制因子设置为队列最小容量的倍数,其中用户限制因子为 1 意味着用户可以消耗队列的整个最小容量。 如果您希望用户也能够增长到队列的最大容量,设置大于 1 的值将允许最小容量被用户多次超越。 抢占 当一个应用程序在其队列中使用弹性容量而另一个应用程序提出要求返回其最小容量(在另一个队列中用作弹性容量)时,传统上应用程序必须等待任务完成才能获得其资源分配. 如果单个队列已经接管了所有集群容量,并且另一个应用程序在需要返回其最小容量的队列中启动,则只有最小容量将被抢占,并且其他队列正在使用的所有最大容量将一直保留到容器自然释放。
但系统最终的承载能力,还是取决于它的容量。这篇文章,我想为大家介绍下容量评估和容量规划的相关知识。 理解容量 如何定义容量? 容量即系统处于某种负载状态或某项指标达到所能接受的最大阈值下对请求的最大处理能力。 如何理解容量? 容量是可度量的; 系统容量(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如何规划容量? 假设线上预期流量为X,所需容量为Y,容量测试的预期指标为Z,那么:Y=X/Z。 API; 订单服务的服务器配置是4C8G; 容量测试脚本要综合考虑4个API的流量配比和流量模型; CPU%≤40%,核心链路RT≤50ms下,测试结果就是单机容量; 容量评估 容量评估我在之前的文章《 容量评估九步走流程图 容量评估职责内容划分 容量规划 容量规划的价值 互联网公司成本 人力成本; 硬件成本; 运营成本; 容量规划的价值 为性能优化提供参考; 提高资源使用率, 降低成本; 不断促进基础技术设施的建设和优化
为了解决这种情况, 快照(SNAPSHOT)的概念派上了用场。 二、什么是快照(SNAPSHOT)? 快照(SNAPSHOT)*是一种特殊的版本,指定了某个当前的开发进度的副本。 现在data-service团队会每次发布更新代码的快照到仓库中,比如说data-service:1.0-SNAPSHOT来替代旧的快照jar包。 如果是快照版本,那么在mvn deploy时会自动发布到快照版本库中,而使用快照版本的模块,在不更改版本号的情况下,直接编译打包时,Maven会自动从镜像服务器上下载最新的快照版本。 所以,我们在开发阶段,可以将公用库的版本设置为快照版本,而被依赖组件则引用快照版本进行开发,在公用库的快照版本更新后,我们也不需要修改pom.xml文件提示版本号来下载新的版本,直接Maven执行相关编译 虽然,快照的情况下,Maven在日常工作中会自动获取最新的快照,你也可以在任何Maven命令中使用-U参数强制Maven下载最新的快照构建。命令如下: mvn clean package -U
快照的原理Ceph的快照与其他系统的快照一样,是基于COW(copy-on-write)实现的。 于此同时,每次快照的操作会更新卷的元数据,以及包括快照ID,快照链,parent信息等在内的快照信息。此外image快照和pool快照的区别是由不同的使用方式导致的,底层的实现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快照的使用image快照与pool快照image快照与pool快照是互斥的,创建了image的存储池无法创建存储池的快照,因为存储池当前已经为unmanaged snaps mode了,而没有创建image 而如果创建了pool快照则无法创建image快照。 ceph也有一套Watcher回调通知机制,当别的的客户端做了快照,产生了以新的快照序号,当该客户端访问,osd端知道最新快照需要变化后,通知相应的连接客户端更新最新的快照序号。
比如塞满硬盘后把全部文件删除然后做快照,那快照大小跟硬盘大小一样,以后的大小也不会缩减。块级别备份就是这样。 要想减小快照,只能重新买新盘,把云盘里现有的文件拷贝到新盘,然后对新盘做快照,然后删除原盘快照。 如果需要快照小点,控制台有个新功能"重新初始化"可以初始化盘,需要解挂后点一下"重新初始化"(注意提前备份数据),然后再挂到机器,然后重新做的快照会变小,但随着磁盘不断被写,块使用标记的部分越多,磁盘快照就越大 ,然后再从快照创建的那块新盘里把文件复制到重新初始化后的盘上,然后再删除快照创建的那块盘,然后再对原盘做快照,这样快照就会变小,但随着磁盘不断被写,块使用标记的部分越多,磁盘快照就越大。 LightHouse快照策略各地域不尽相同,以控制台点单个LightHouse实例的快照页签上显示的为准。国际站云盘快照不免费。
一、redis常用数据结构 做容量评估之前,有必要对redis常用数据结构有大概了解。 对于64位系统,一般chunk大小为4M,页大小为4K,内存分配的具体规则如下: 三、redis容量评估 redis容量评估模型根据key类型而有所不同。 大小 + val_SDS大小)×key个数 + bucket个数 ×指针大小 测试验证 string类型容量评估测试脚本如下: #! ,容量预估值为2000 ×(32 + 16 + 32 + 32) + 2048× 8 = 240384 运行测试脚本,得到结果如下: 结果都是240384,说明模型预估的十分精确。 ,容量预估值为[(96 + 16 + 32) ×200 + 48 + 16 + 32 + 32 ] × 200 + 256 ×8 = 5787648 运行测试脚本,得到结果如下: 结果都是5787648
前言 Cephfs的快照功能在官网都很少提及,因为即使开发了很多年,但是由于cephfs的复杂性,功能一直没能达到稳定,这里,只是介绍一下这个功能,怎么使用,并且建议不要在生产中使用,因为搞不好是会丢数据的 -Greg 挂载集群 [root@lab8106 ~]# mount -t ceph 192.168.8.106:/ /mnt [root@lab8106 ~]# cd /mnt/ 快照是对目录创建的 test1 drwxr-xr-x 1 root root 51591 Dec 13 16:18 test2 drwxr-xr-x 1 root root 30951 Dec 13 15:19 test3 创建快照 ,就是在需要做快照的目录下面执行 mkdir .snap/snapname 后面接快照的名称 快照的速度非常快,秒级别的 恢复快照数据 [root@lab8106 mnt]# cp -ra .snap /snap1/* ./ 删除快照 [root@lab8106 mnt]# rmdir .snap/snap1 删除快照需要用rmdir命令 总结 本篇简单的介绍了下cephfs快照的相关的操作,自己很久没搞
快照持久化 快照持久化,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拍摄快照的方式实现数据的持久化,redis可以在某个时间点上对内存中的数据创建一个副本文件,副本文件中的数据在redis重启时会被自动加载,我们也可以将副本文件拷贝到其他地方一样可以使用 10个键被更改则进行快照,60秒内至少10000个键被更改则进行快照,stop-writes-on-bgsave-error表示在快照创建出错后,是否继续执行写命令,rdbcompression则表示是否对快照文件进行压缩 ,dbfilename表示生成的快照文件的名字,dir则表示生成的快照文件的位置,在redis中,快照持久化默认就是开启的。 快照持久化操作流程 通过上面的介绍,小伙伴们对快照持久化都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了,那么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运行的?持久化的时机是什么?我们来仔细扒一扒。 快照持久化的缺点 快照持久化有一些缺点,比如save命令会发生阻塞,bgsave虽然不会发生阻塞,但是fork一个子进程又要耗费资源,在一些极端情况下,fork子进程的时间甚至超过数据备份的时间。
所有Elasticsearch集群中的服务通过挂载NAS目录来存放备份快照数据。 /bin/bash #功能:用于备份elasticsearch的全索引快照,保留7天的备份快照。 ="/usr/bin/curl" #生成快照 echo "=====${SNAPSHOT_NAME}=====开始快照es" >> ${LOG_FILE} #执行命令后阻塞等快照完成 #${CURL_CMD /${STORE_NAME}/${SNAPSHOT_NAME}" >> ${LOG_FILE} echo "=====${SNAPSHOT_NAME}=====结束快照es" >> ${LOG_FILE } #删除7前老的快照 for snap_name in $(${CURL_CMD} -sXGET "${Snap_API}/_snapshot/${STORE_NAME}/_all" | Python
快照会被写入在配置文件中配置的文件中,并存储在dir目录中,在执行下一个快照前,如果redis或者硬件或者系统导致崩溃,那么数据会从最新的redis快照中进行恢复。 而如果当前快照完成了话,那么仅仅会丢失这35个数据。 这块有五个方法进行快照执行 1.任何redis客户端都可以通过bgsave命令来初始化一个快照(window平台除外),这个命令会创建一个子线程去将快照写入磁盘,并且对主线程没有任何影响。 2.reids客户端同样可以蚕蛹save命令初始化一个快照,这个命令能够让redis停止执行接受到的命令,直到快照完成之后。 15-20分钟才能完成整个快照的保存。但是使用save去完成快照只需要3-5分钟。
云硬盘(CBS)为您提供云服务器的持久性块存储服务。云硬盘中的数据自动地在可用区内以多副本冗余方式存储,避免数据的单点故障风险,提供高达99.9999999% 的数据可靠性。云硬盘提供多种类型及规格的磁盘实例,满足稳定低延迟的存储性能要求。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