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linux基础命令介绍九:进程与内存

计算机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运行各种各样的程序,迄今我们介绍的绝大多数命令,都是为了完成某种计算而用编程语言编写的程序,它们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操作系统之中(比如/bin下的各种命令);但静态的程序并不能“自发的”产生结果,只有在操作系统中为其指定输入数据并运行起来,才能得到输出结果。而操作系统中程序运行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便是进程。 静态程序可以长久的存在,动态的进程具有有限的生命周期。每次程序运行的开始(如键入一条命令后按下回车键),操作系统都要为程序的运行准备各种资源,这些资源绝大多数都处于内存之中。为了限制多用户进程的权限,linux还定义了两种进程运行时态:内核态和用户态;当进程想要请求系统服务时(比如操作一个物理设备),必须通过系统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空间的接口函数)来实现,此时系统切换到内核态,代表程序执行该系统调用,执行完毕后系统切换回用户态,继续执行程序代码。 本文介绍linux中关于进程与内存的管理命令(更多的是查看命令)

01

Linux操作之存储空间和目录相关

Linux中swap与memory。对于memory没什么可说的就是机器的物理内存,读写速度低于cpu一个量级,但是高于磁盘不止一个量级。所以,程序和数据如果在内存的话,会有非常快的读写速度。但是,内存的造价是要高于磁盘的,虽然相对来说价格一直在降低。除此之外,内存的断电丢失数据也是一个原因说不能把所有数据和程序都保存在内存中。既然不能全部使用内存,那数据还有程序肯定不可能一直霸占在内存中。当内存没有可用的,就必须要把内存中不经常运行的程序给踢出去。但是踢到哪里去,这时候swap就出现了。swap全称为swap place,即交换区,当内存不够的时候,被踢出的进程被暂时存储到交换区。当需要这条被踢出的进程的时候,就从交换区重新加载到内存,否则它不会主动交换到真实内存中。

06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