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从技术原理看元宇宙的可能性:Omniverse如何“造”火星

从元宇宙成为热词至今,外界对其的态度逐渐从好奇转向怀疑,似乎又多了一个新的泡沫,一个用来“涨估值”的概念。这背后的原因可能就在于人人都在讨论元宇宙,但好像没有人能真正说清楚什么是元宇宙。 对于这种现状,科幻作家陈楸帆认为,当下大可不必过多地探讨定义本身,“因为对于一个正处于进行时态中的概念,定义便意味着局限。当元宇宙还没有完全成型的时候,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元宇宙,而置身其中的每个人都会如盲人摸象般,有全然不同的角度、诉求和观感。” 对于元宇宙的学术讨论也有很多,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安静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19届年会论文中写道,“自从奥卡姆的威廉和中世纪唯名论的哲学家以来,世界的本体性就产生了至少两个分层,一个是我们可以感知的物理世界,一个是由各种符号所构造的无数个可能世界。在符号的世界中,一直以来有两个基本的分野,那就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 安静认为,进入元宇宙的世界,符号指称的内外之别从此消失,它重新回到唯名论语境下的中立状况,它指向一个构造的平行世界,也指向人的观念意识,还意味着符号本身和人本身无限缩小的关系。 似乎非常抽象,简单抓住一个易理解的关键词“平行世界”,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元宇宙理解为“造世界”,用符号构造出无数个与物理世界体验非常相似的虚拟现实世界。“意思就是把现实中的事物进行数字化并复制出一个平行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数字化的虚拟替身——阿凡达。这个替身可以在数字化场景中做任何事情,同时又会反过来影响现实世界,俗称打破次元壁。但这只是最为粗疏的描述,其中每一个名词都能分岔出无穷无尽的细枝末节。”陈楸帆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本篇文章希望从技术的角度,通过具体案例认识元宇宙背后“造世界”的工作原理,以此去合理设想元宇宙的未来可能。 在开始之前,我们可以先自问一个问题——我们是如何知道火星是什么样? 从没有亲眼见过,没有天文学、天体物理学知识积累,我们是如何建立起对火星的认识的? 如何“造”火星? 一个重要的来源可能就是各种相关的科学纪录片。那么科学纪录片中如此仿真的影像是怎么来的呢?要知道,太空中的很多画面不可能全程录像拍摄。比如科学纪录片《你好!火星》,制作团队需要精确还原当时的探火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不可能被由各个角度拍摄出来的。那要如何准确构建这个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镜头、每个点都要进行精确剖析,客观地、真实地反映科学数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你好!火星》纪录片技术负责人王子健对澎湃新闻(http://www.thepaper.cn)表示。

02

机械手或机械臂傻笨粗,只有这些才能称为机器人

在国外,robot不是特指我们所说的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还包括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AGV等一切可编程的多功能机械装置。而中国人把robot翻译成机器人,可以说并不准确。当然,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狭义上的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的历史并不算长,1959年美国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的历史才真正开始。目前在工厂里代替工人干活的,基本上也是这类机器人。但是,很多人认为,这些机器人只能按照程序完成点对点的工作任务,死板且不需要逻辑,这些为汽车应用而诞生的设备,顶多只能称为机械手或机械臂。

010

对话美摄科技李磊:走出一条AI与传统视音频技术相结合的美摄特色道路

“美摄科技近几年已经在AI与传统视音频技术相结合的方向上走出了一条具有美摄特色的道路”。这是美摄科技研发总监李磊在受邀LiveVideoStack采访时谈到的话。不难发现,AI能力与音视频技术能力正在不断融合,加速音视频相关业务大力发展。我们了解到,美摄科技在多平台的视频模板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能够帮助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中随意切换。对此,我们展开了此次采访。 李磊 北京美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研发总监 北京美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李磊,高级工程师。在视频和图像处理领域有10余年经验,拥有20余

02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