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17中国客户体验创新大会中,来自金融、互联网等各领域的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展开AI智能方面成功案例分享和行业探讨,AI智能机器人真的可以替代传统人工客服吗? 无人值守的智能客服中心已经实现 曾有新闻报道,一家知名工厂引进了大批机器人走上流水线,而操作工人被这些机器人所取代,通过这样的事件我们不难发现,人工智能运用的领域非常广泛,目前主流的是聊天机器人,尤其在客服系统这一领域中大显身手 但是在短期内,机器人还无法取代人工客服,在这方面深圳金点再度就有成功的案例,目前公司电销主管胜任力模型已经实践5年,非常精准。 无论什么样的大数据,都需要专家建模后才能形成有价值的信息,金融行业特别强调客户体验,很多企业都想用机器人替代人工,但这是错的,现在用机器人客服只会降低客户体验,替代率非常有限。 技术驱动的是更人性化、更智能的服务,现在说机器人客服取代人类还为时尚早。
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的“Rocycle”系统使用手持传感器来检测物体是纸、金属还是塑料 每年,垃圾回收公司都会筛选出6800万吨的可再生用品,这相当于超过3000万辆汽车的重量。 有鉴于此,由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团队开发了一个机器人系统,可以检测物体是纸、金属还是塑料。 代替人类分拣垃圾的机器人.jpg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Daniela Rus说:“我们机器人的感知皮肤提供触觉反馈,使其能够区分各种各样的物体,从刚性物体到黏糊糊的物体。” 他是一篇相关论文的高级作者,该论文将于4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软机器人国际会议上发表。单靠计算机视觉是无法解决给机器以人类般的感知的问题的,因此能够使用触觉输入至关重要。 亚当•康纳•西蒙斯|麻省理工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 2019年4月16日
代金券、腾讯视频VIP、QQ音乐VIP、QB、公仔等奖励等你来拿!
一般来说,这些机器人工作的精度和可靠性是人力工人的20-50倍之间。 在宝马工厂内的机器人通常都是以“团队”为单位展开协作的,而在车身和油漆车间内的机器人几乎已经完全取代了人力工人的作用。 全新世界观 的确,机器人在工作环境中同人力有着天差地别的区别,而工业革命兴起之后人们也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扰,那就是“机器人的出现究竟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的完成工作,还是意在彻底取代人类的作用? 随着机器人变得越来越智能和灵活,它们是否会在未来逐渐取代一些技术含量更高的工作和职业?它们会逐渐具备像人类一样的思维能力,并最终展开反抗吗?” 事实上,除了生产线工人和办公室文职人员每天都在从事相同的工作外,包括高级技工、图书馆管理员、税务人员、会计以及一部分的律师每天其实也在从事一些重复的工作,而他们都极有可能在工业4.0时代被机器人所取代。 与此同时,工业4.0时代背景下也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全新的工作岗位,包括网页设计师、网站营销顾问、数字内容编辑、网站律师、智能应用开发者等都是在20年前根本无法想象的名词,而这些都暂时是人工智能机器暂时还无法企及的领域
2、 今日头条成立技术战略委员会,张一鸣称AI存在冲击人类的挑战 12月1日,今日头条创始人兼CEO张一鸣宣布成立“技术战略委员会”,凝聚全球顶级专家智慧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更好地让今日头条的人工智能技术造福人类 今日头条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新闻阅读APP 回到“未来的媒体人应必备哪些技能”这个问题上,我的回答肯定是比较悲观的。 悲观到底:未来媒体人必定被机器人所代替。 1、未来的媒体从业者,将成为操纵机器人的人。有如现在的人操纵照相机,无人机,电脑一样。现在大多数人拍照再也不要管曝光参数了,只需要拿起相机,拿起手机就拍了。 2、写稿机器人,自动采编器,所见即所得的视频制作系统,4K以上视频的1G以上宽带传输。 3、专业的视频新闻、包括AR、VR等内容,发布就跟现在发微博、发快手一样简单。 知识型信息不再需要记忆,也不需要加工。一个人一块芯片,可以存储大量的历史信息,知识和新闻的获取,只需要更新,以推送形式更新,不再四处寻找去拉,去刷新。主动根据一个人的习惯,所缺,去推送个性化信息。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被自动化淘汰的大量工人仍有就业机会,但首先政府需要着手展开大规模再培训和基建投资。 上述说法来自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的最详尽研究之一。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的这份报告呼应了经济学界日益流行的一个观点,即未来的机器人时代人类并非全无希望,但要适应这个时代人类可能需要采取如二战后“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和《退伍军人法 可能完全交由机器处理的工作不多,但如果剩下的工作任务在更少的工人中重新分配的话,仍会产生普遍的失业。 那些咨询顾问们估计,如今的15%的工作时间到2030年将实现自动化,从而淘汰4亿个工作岗位。如果企业应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速度比预期更快,工作岗位被淘汰的速度或将翻倍。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近日报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份新报告指出,在发达经济体中,工人被机器人取代的风险远低于人们之前的想象,OECD国家中仅14%左右的就业岗位是“高度自动化的”。 机器缺乏创造性 ---- ---- 近年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突飞猛进,这让决策者和经济学家担心,随着机器不断取代工人,可能会出现工人大规模失业的“惨景”;此外,普通民众也忧心忡忡,害怕自己被呼啸而来的人工智能 张军平也指出:“与人相比,机器的弱点也很明显,对于不能程序化、依赖于定性评估准则以及需要依赖常识智能的工作,机器目前还无法取代人类,比如照顾老年人和病人的工作等。 OECD就业、劳工和社会事务主管斯特凡诺·斯卡尔佩塔表示,即便是同一工种,在不同环境下工作,需要的技能可能也不同,因此,被机器人取代的几率也并不一样。 张军平也建议:“从事重复性工作和教育背景较弱的人员需要提高风险意识,未雨绸缪,最好能多学点知识,以避免被机器取代。
当机器越来越聪明,如何成为不被机器替代的少数人?人工智能飞速发展,人类会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计算机更好? 计算机能够比人类更好地驾驶汽车,比法律专家更准确地预测法院的裁决,计算机更善于面部识别,计算机操控的机器人奔波于办公室和工厂,甚至完成外科手术更快捷、更可靠、更省钱,当这一切来临时,人类的希望何在? 不难想象一个噩梦般的场景:计算机接管了大部分当前需要花钱雇人完成的工作。诚然,我们仍然需要高层决策人员和计算机开发人员,但是,这些工作不足以满足劳动人口的工作需求,或者不足以提高所有人的生活水准。 上百万人将会输给机器,被机器所取代吗?这个无可逃避地问题正在对商业、教育,经济以及政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不会被机器替代的人》作者杰夫·科尔文预言:在未来,我们获取成功所必需的技能,不再是技术性的、通过课堂传授获得的左脑型技能,尽管在以往的经济发展中,工人的确需要掌握这些技能。
机器人能否代替人类?这是机器人时代中最为流行的一个话题,坚信者认为:这是一个全自动化的时代,机器人已经具备代替人类的能力,并且机器人能做到人类无法做到事情。的确机器人能够在某一程度上获胜人类。 机器人的世界上也存在了55年,并且技术在不断的增强。“机器换人”这个话题一直存在,但是为什么机器人到如今并没有完全替代人类? 富士康某高层曾表示:机器人并不能取代富士康的员工,机器人只是进行辅助工作而已。机器人始终“斗”不过人类。 “不可否认,有些先进的技术在短期内可以替代工人,但纵观历史,技术的进步是打开经济增长的钥匙。”欧洲机器人协会秘书长尤维·赫斯博士认为。 不过,在机器面前,人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未来的世界,也必定是人与机器协作创造出来的世界。用双手生产价值的愉悦感,用智慧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使命感,是人类特有的情感和收获,这些永远不会被机器剥夺。
苹果第二大代工厂和硕也与时俱进,去年,超过5万人规模的和硕上海工厂启用自动化产线后,配合机器人,20个工人就能完成过去上百人的工作。 代工厂:iPhone生产进入“空窗期” 春节前后的用工荒没了?这离不开自动化机器人的助攻。 但更关键的是,机器人出现后,它们并不挑工种,干的大都是工人不愿意干的脏活儿累活儿,在和硕上海工厂,启用自动化产线后,20人就能完成过去百人的工作量。 虽然一直招人,却没有像外界想的那么缺人,相较往年,他身边的机器人数量已经超过了工人人数,逐渐替代了原来工人工作总量的2/3。 “机器人确实能干!以后招的人会越来越少。”李伟不禁感慨。 目前,富士康每年生产大约1万台机器人,保守估计每台机器人至少取代一名工人,富士康成都工厂已经拥有10条完整的自动化生产线,用于一体式PC的生产。
事实上,除了制造业运用的工业机器人,智能机器人也取代人工,在金融等领域越来越多扮演起客服的角色。建行、招行已因此共省去9000人工客服。 ? 自动化机器人。 目前,这个车间共有22台机器人,而作业工人的数量已从2007年的144人减少至20人,也就是说曾经的124位工人从事的工作已由机器人“代劳”,工人“减员”86%。 郑敏告诉记者,原本一线劳务工就有一定离职率,加上减少招聘,机器人取代近千工人是渐进递减的过程。 机器人来了以后,与其共舞的“工人”也是受益者。 在改善职业健康方面,机器人能够代替人工在噪音、高温等恶劣的环境下作业。 由于机器人能有效化解人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保护国内制造型企业在其他方面的优势,郑敏认为,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不会被轻易替代。 一直以来全球的工业机器人在汽车行业使用最早也最多,多作业于焊接、冲压和涂装。
3 超高分辨率:机器人手机的屏幕分辨率高达2560×1440,用这样的手机,看照片、看视频、看电影、看动画、看文档,都会感觉非常清晰,非常舒服! 4 主人识别:宇飞来机器人手机具有防丢功能。 刚开始我也以为机器人手机是天方夜谭,然而,当我亲自体验了这款手机配套使用的“酷聊”软件的强大功能之后,我选择了相信,而且明白一个道理:新鲜事物并不会因为你怀疑就不会出现,更先进的一定会替代落后的! 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能治“未病之疾”才是最高明的医生,因此现代医疗更注重疾病预防,而要预防疾病,就要定期体检。 机器人手机不但兼容且优化了市面上其他手机的全部智能功能,而且把医院的健康检测功能浓缩到手机上来,开启了手机检测身体健康的新时代。这样的手机是不是很贴心,是不是相当于你的半个家庭保健医生? 宇飞来机器人手机一款全球科技含量最高的手机,兼容了市面上其他手机的智能功能,同时把医院的健康检测功能浓缩到手机上来,开启了手机检测身体健康的新时代。
计算机视觉的早期实验始于1950年代,到1970年代首次投入商业使用以区分打字文本和手写文本,如今计算机视觉的应用呈指数增长。到2022年,计算机视觉和硬件市场预计将达到486亿美元。 计算机视觉的演变 在深度学习出现之前,计算机视觉可以执行的任务非常有限,并且需要开发人员和人工操作人员进行大量的人工编码和工作。 例如,几年前,机器学习工程师能够创建一种软件,该软件可以比人类专家更好地预测乳腺癌。但是,构建软件的功能需要数十名工程师和乳腺癌专家的努力,并且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开发。 计算机视觉的挑战 帮助计算机查看信息非常困难。发明一台看起来像我们一样的机器是一项看似困难的任务,这不仅是因为很难使计算机做到这一点,而且还因为我们不能完全确定人类视觉的工作原理。 但是,已经有多家机构和AI公司找到了将由神经网络驱动的C计算机视觉系统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而且,AI人工智能下的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已经成为了趋势。
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分类:(1)直角坐标型:成本低廉,系统结构简单,但是应用较为广泛(焊接、包装、分拣、喷涂、数控机床);(2)圆柱坐标机器人;(3)多关节机器人;(4)并联机器人 直角坐标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成套装备具备精细制造、精细加工以及柔性生产等技术特点,是继动力机械、计算机之后,出现的全面延伸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新一代生产工具,是实现生产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的重要手段。 工业机器人由主体、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基本部分组成。主体即机座和执行机构,包括臂部、腕部和手部,有的机器人还有行走机构。 有限元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1)静力学分析:当作用在结构上的载荷不随时间变化时,结构关键部位应力和应变;(2)热应力分析:当机械结构在工作的时候发热或者工作温度不等于安装温度时,结构内部的温度应力;( 具体分析如下:对于Delta robot而言,因为伺服电动机在固定平板上,并且机器人手臂采用高强度复合材料,因此机器人在工位转换的时候需要运动的质量较小,也就是说在消耗相同的能量的情况下,Delta robot
导读:哪些事情是人类擅长做的,并且短时间内不会被机器取代?哪些事情是机器智能擅长的,它们正在或即将替代人类做这些事情?你的职场角色将会受到哪些影响? 牛津大学的Carl Benedikt Frey和Michael Osborne在2013年的一篇论文中指出,目前美国47%的职业岗位距离被机器替代仅有一步之遥。 机器提高人们模式识别效率的一种手段是最小化偏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解释说,人们经常会陷入“属性替代”的偏见。 如今,机器学习很擅长这类工作,基本上已经取代了人工劳动,并且还会继续在更多任务中把人类抛在身后。 ? 再举一个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公司的优秀案例——Ditto实验室的邻居Affectiva公司。 她主导的机器智能和数据科学战略已帮助数百个企业和组织获得竞争优势。她的工作还涉及深度学习和量子机器学习领域。 本文摘编自《数字时代的企业进化:机器智能+人类智能=无限创新》,经出版方授权发布。
阿里巴巴和软银的投资,让人形机器人Pepper走入了更多人的视野。除了“大白”一样的情感陪伴之外,在人们的印象中,机器人大多都从事一些蓝领工作。 事实上,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也开始从事白领的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你的工作会被机器人取代吗?那可说不定~ 1、演员Actor/Actress 机甲机器人能说笑话,甚至有时还能高歌一曲。 2、麻醉科医师Anesthesiologist 白领工作也不能幸免于机器2.0时代。麻醉科医生是美国的高收入人群。 研究人员强调鲍勃的出现只能作为后备力量支持安全小组的工作,而不能完全取代人类。 12、士兵Warrior “利爪机器人”——可以清除手榴弹等具有一定危险性质的工作。 最近,机器人士兵正在开发和测试。根据美国陆军将军预测:在30年内,机器人能代替四分之一的战斗人员。 13、外科医生Surgeon 很快,外科医生就可以装配机器人来独立完成一些外科手术。
“人工智能”四个字可以说是2017年的一个代表词,随着AlphaGo大败人类、各类手术机器人成功介入医疗临床、人脸识别创造无人餐厅……人工智能时代的开启似乎已不可阻挡,其无论是舆论关注度还是相关领域的投资 人工智能对大健康领域的影响 事到如今,已经不难看出在医疗、大健康领域的人工智能发展正值风生水起,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等也已不再是实验室里的产物。 另外,在“2017第六届中国药店博览会暨第八届连锁药店(国际)论坛”上,专供大健康领域的智能机器人小火宝一经亮相就引起众人关注,仅在“哈工大机器人之夜-医药‘爽’12采购节文艺晚会”的短短三个小时里,小火宝就出货 小火宝——大健康领域的人工智能代表 目前,真正涉及健康筛查和健康管理的大健康智能机器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小火宝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与大健康产业的结合产物,可谓是我国大健康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强大的数据整合能力,将为药店、药企、医疗机构与用户之间实现一个“强连接”。 作为人工智能+大健康产业代表的智能健康机器人,俨然已经步入快车道。
云小微对话机器人基于完全自研的AI全链路能力,对用户输入的文本或语音识别的文本做语义理解、识别用户真实意图,记忆上下文和联想分析,面向用户提供快速、精准的信息问询体验。同时还为客户提供运营工具,通过对线上用户日志的挖掘,以及腾讯海量线上数据挖掘,提炼出各种问法,最终提高用户服务体验的满意度,减轻人工服务压力。
扫码关注云+社区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