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6月9日-10日,“2017年全球移动技术大会(GMTC)”在北京举行。会议为期两天,面向移动开发、前端、AI技术人员,聚焦前沿技术及实践经验,打造技术人员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关于GMTC全球移动技术大会 2016年InfoQ在北京主办了第一届GMTC全球移动技术大会,大会邀请了来自Facebook、Square、腾讯、百度、京东等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共同探讨移动相关的应用场景 2017年再度起航,6月9日-10日InfoQ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第二届GMTC全球移动技术大会。 本届GMTC面向移动开发、前端、AI技术人员,聚焦前沿技术及实践经验,将重点关注以上话题,携手一线技术专家输出优质技术干货,促进全球技术交流,推动国内技术升级。 上图是腾讯移动推送(信鸽)整体的技术架构图,大致分为终端、接入、逻辑、存储、中间件、公共服务等几个模块。
老孟导读:大家好,这是【Flutter实战】系列文章的第一篇,这并不是一篇Flutter技术文章,而是介绍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跨平台技术的演进以及我对各种跨平台技术看法的文章。 目前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是充分加入了人工智能、5G等多项专利技术,使智能手机成为了用途最为广泛的专利产品。 iOS iOS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 。 跨平台开发演进 2008年7月IPhone推出第一代手机IPhone 3G,同年9月谷歌正式发布了Android 1.0系统,标志着我们正式步入移动端发展期,按照技术开发的历程移动端(目前特指Android 动态化更新 动态化功能在国内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Google官方已经明确现阶段不会实现动态化功能。 此功能并不是技术上无法实现,更多的还是政策和法律上的约束。
Vite学习指南,基于腾讯云Webify部署项目。
移动技术使我们的生活发生的颠覆性的变化,可以这么说,目前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移动的世界中,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甚至在不久的将来会无处不见的可穿戴设备。 而与移动技术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另一项技术——云技术,它的实践也在不断地改变着移动行业。 虽然云技术促进了移动行业的高速发展,但想达到十全十美还有好长一段距离。 而且对云技术你是否利用的很到位,本文介绍了三个移动技术不可错失的云实践。 备份应用数据 过去一段时间,我使用了几个Android系统的手机。 人们可能希望手机能成为计算机的一个扩展、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它使移动手机这个小玩意成为你的屏幕的一个扩展。有了云计算,这实现起来就更容易了,而且还会把生活变得更简单——想去哪就去哪。 抓紧的你的手机,但也不要停止电脑上的活动。 总结: 因为移动技术,我们已经走得很远了,而且大部分的成功都要归功于云技术。
分享的主题是《React Native 移动技术在企业中的实践》。 ? 一、React Native 已成移动的技术主流方向 ? React Native 已成移动的技术主流方向,特别是移动跨平台领域内。 可能会有人提出疑问,跨平台技术最主流的不是hybrid技术吗? 两年前,这个结论我认可,现在不敢苟同了。 React Native 已是一种移动前端技术流派 从整个移动App前端技术的演进看,我认为,React Native成为一种技术流派。 ? 在企业中,React Native正在成为移动前端技术的首选。 ? 驱动原生技术在企业客户中广泛的使用,上图是部分客户的App,有兴趣可以自行下载,就不赘述。 比较典型的是,银行的移动办理贷款、保险公司的移动展业等等,这就需要App端对于原生能力的使用更加深入,更大发挥移动的优势,强化交互性。 而驱动原生的技术确实能够提供Hybrid方案难以完成的场景。
image.png 移动技术正在为未来做好准备。用户将看到各种新兴趋势,帮助企业收集有用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增加应用程序的用户体验和用户参与度。 Chatbots和AI就是这样一种趋势技术,旨在缓解企业目前所面临的痛苦,并在与客户的关系中扩展和支持业务团队。 此外,许多移动应用程序开发公司正在推出他们的新聊天机器人和AI移动应用程序。 另一项正在兴起的技术是人工智能(AI)。 人工智能是一种有着深厚基础的技术,它允许企业从互联网上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以帮助他们采取重要的行动。如今,人工智能正慢慢地融入到移动应用中。 让我们用技术术语来讨论这个问题。想象一下,有什么方法代替了人类,机器人可以完成同样的任务?你可以很容易地使用聊天机器人实现整个过程的自动化,这将使这一过程变得简单和迅速。
移动技术的作用 多亏了行业的进步,移动技术可以帮助缩小那些受到的经济服务不足的人与能够获得高质量金融解决方案的人之间的差距。 Jimmy Chen,Propel的创始人和CEO,创建了 Fresh EBT,一个金融科技移动服务应用程序,旨在帮助数百万食品券收件人管理他们的收益,省钱,找工作,并评论道: “ Android 被用于社会经济范围的每个部分 从技术角度来看,请确保你的应用程序能利用 Android 平台提供的安全创新来保护用户的财务信息。 从技术角度来看,一定要利用 Google Play alpha and beta channels 在公开发布之前分发应用。 在技术方面,Google 开发了 Firebase Analytics,这是一款免费且无限制的应用分析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你清楚地了解应用的使用情况和用户参与度。 你怎么看?
依托于射频识别技术,全球设备互联的构思从诞生之初就产生了各种能够与现实环境进行互动的物品的设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物联网为联网的物品带来了视觉和表达能力。 而移动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对物联网有哪些影响和利弊呢? 以下为英文原文。 随着物联网不断发展,今天我们再来讲讲移动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对物联网的影响。 移动技术 说到移动技术,我想大家跟我一样对移动设备与移动应用在21世纪的创造记忆犹新。 据估计2015年底移动设备数量将超过全球人口总数。 “物联网对移动领域是仙丹还是毒药?” 移动技术是物联网未来的重要一环,它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已经使用了物联网的机构所做的分析显示用户更偏好于享受现成的移动应用。 在争议与问题中,物联网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标志性的创新和技术进步。大部分的进展是在移动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领域。这三个领域的发展融合一定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综合IT架构平台并在企业中大放异彩。
Cordova 是一个开源的移动开发框架,通过 Cordova,开发人员可以用 HTML5 和 JavaScript 等通用的 Web 开发技术,完成跨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即达到类似 Java 的 “一次编译 Cordova 混合移动技术的出现,使得企业无需专门组建具有 iOS 和 Android 原生移动应用开发技能的团队,只需维护一套 Web 应用的代码库,就能交付跨平台且用户体验不逊色于原生移动应用的混合移动应用 SAP CRM 和 SAP Cloud for Customer 的移动应用,均是采取本文所述的 UI5 + Cordova 的技术方案开发而成。 如果您的公司也在开发面向企业级用户的移动应用,并且具有原生移动开发技术能力很强的团队,能够承受分别为 iOS 和 Android 二者维护两套不同的代码线,那么当然可以选择原生移动开发的技术路线。 如果移动应用的需求里对移动操作系统原生 API 的依赖不高,并且希望充分利用开发团队的 Web 开发技能,或者不希望为不同的移动平台分别维护不同的代码线,则可考虑选择基于 Cordova 的混合移动应用技术路线
移动技术革新 移动智能时代当选用什么姿势追赶AI潮? 【AI时代的移动技术革新】人工智能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只需一部 手机 ,便可以有效解决社交沟通、交易支付、出行交通等一系列问题,从语音识别、声音模仿到机器学习、智能硬件,在移动端实现人工智能也已成为大势所趋 为此,APICloud联合InfoQ共同主办2018移动技术创新大会,邀请亚马逊、IBM、阿里、百度、腾讯等几十位技术专家,重新定义移动开发新生态,共同探讨AI时代的技术变革经验。 本次大会亮点如下: 亮点一:移动端的AI技术落地 移动AI带给手机的变化迅速而多元,消费者很容易在手机终端上快速感知到AI的存在和价值。 徐川 InfoQ中国主编 徐川,InfoQ内容主编,2015年加入极客邦科技,长期关注互联网前沿技术和一线实践,组织举办两届GMTC全球移动技术大会。
2016乌镇互联网会议上,李彦宏大大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小马哥也持有类似观点。 移动互联的发展方向:移动广告(微信推广);移动搜索(猎豹科技);移动购物(京东,淘宝);移动互联社交(微信);多媒体(斗鱼);移动游戏(阴阳师)。 移动前端这部分内容自己接触的比较少,有不少困惑,询问了小伙伴,大体理解了当前的技术发展状况,这部分内容随着深入理解,会继续更新。 当前移动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种形式。 HTML5移动Web开发指南[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关于5G有很多技术性的文章,但在此之前,我们来回顾下过去几十年来移动通信的发展。 ? 移动技术的演进 每一代移动技术的发展时间在10年左右,但是每个平台都有不断的创新,将我们导向下一个平台。 其次,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进步。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主要为欧洲的2G移动通信技术的标准化而设立,GSM在欧洲和其他地区被广泛接受,超过了CDMA和PDC等其他2G技术。 激烈的竞争导致了移动服务提供商的收入降低,服务提供商认为移动增长的未来主要在于通过互联网提供多媒体服务。日本的NTT Docomo(当时全球最大的运营商)率先通过新的WCDMA技术实现3G。 移动市场即使在3G时代也与计算机行业分离。人们使用计算机访问互联网和移动设备,进行语音和简单数据服务,如SMS。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在线内容越来越流行,很多服务可以通过适当的技术提供给移动设备。 5G正在开发中,以增强移动设备的体验和整个通信技术生态系统,包括物联网(IoT)、移动车辆(V2X)和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体验。它标志着很多垂直行业如医疗、农业、汽车等领域的融合。
前言 之前上家公司主要是做移动端 H5 开发的,但相关技术和配套体系已经很成熟了,很难接触到背后的这套体系。 在现在的公司也做了一些零散的 H5 页面,有一些相关实践。 说起移动端开发,就绕不开 Hybrid 技术。这篇文章主要是引申出一些概念,方便后续介绍 js bridge、deeplink 等知识。 Native App 在说 Hybrid App 之前不得不先讲到 Native App,这是最为传统的一种移动端开发技术。 是指一种在运行时期把字节码编译成原生机器码的技术,一句一句翻译源代码,但是会将翻译过的代码缓存起来以降低性能耗损。这项技术是被用来改善虚拟机的性能的。 PS: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前端小馆】,大家一起来讨论技术。
之前谈到过intel 的SGX技术、AMD的安全技术,今天来了解下TI公司的TEE实现技术。 2016年8月德州仪器在其得到市场认可的M-Shield™移动安全技术构架中整合了ARM®TrustZone®软件和应用编程界面(APIs)。 德州仪器的M-Shield手机安全技术是一个系统级的解决方案,它专为移动设备市场定制,对手机的硬件和软件安全做了优化,并提供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所要求的安全保护等级。 M-Shield移动安全技术是广泛使用的OMAP™ 和OMAP-Vox™处理器中关键的安全组件。 OMAP(Open Multimedia Application Platform)是一种为满足移动多媒体信息处理及无线通信应用开发出来的高性能、高集成度嵌入式处理器。 ?
“得移动端者得天下”,移动端取代PC端,成为了互联网行业最大的流量分发入口,因此不少公司制定了“移动优先”的发展策略。 具体来说,开发者编写的Javascript代码,通过中间层转化为原生控件后再执行,因此熟悉Web前端开发的技术人员只需很少的学习就可以进入移动应用开发领域,并可以在不牺牲用户体验的前提下提高开发效率。 相比于传统的网页技术,渐进式Web技术是可以横跨Web技术及Native APP开发的技术解决方案,具有可靠、快速且可参与等诸多特点。 不过,PWA作为Google主推的一项技术标准,Edge、Safari和FireFox等主流浏览器也都开始支持渐进式Web应用。因此,可以预见的是,PWA必将成为继移动之后的又一革命性技术方案。 如果还有问题,请加群:515980159 移动跨平台技术总结 Weex快速上手 eros快速入门 eros issue eros Q&A
今天关注的依然是移动安全方面的议题。其中的热点,很多现场演示都让我们对物联网信息社会的网络安全充满担忧。同时,我们也从专家的发言中看到,安恒信息目前的研究与主流信息安全技术的距离并不遥远。 Missin mPOSsible 攻击的是移动POS机, 移动pos机有多个交互接口, 包括了USB, bluetooth等,这些接口都存在一些安全问题。 虽然是假的,但如果技术被恶意人员掌握,可能后果很严重。 5. Unwrapping the Truth: Analysis of Mobile Application Wrapping Solutions 这个议题讲述的是目前BYOD解决方案的最新发展趋势,采用的是移动应用程序管理 (MAM),他使企业能够在应用层管理现有的移动应用程序,以应对现实中移动威胁防护,同时现场展现了这种方法是如何实现在IOS和Android上进行安全控制的。
而React Native让跨平台移动端开发在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其成功的原因除了他“一次编写处处运行”,还因为它相比h5等前端技术,有了更接近原生的体验。 为了方便理解,笔者将跨平台技术分为4大流派: Web 流:也被称为 Hybrid 技术,它基于 Web 相关技术来实现界面及功能 代码转换流:将某个语言转成 Objective-C、Java 或 C#, 然后使用不同平台下的官方工具来开发 编译流:将某个语言编译为二进制文件,生成动态库或打包成 apk/ipa/xap 文件 虚拟机流:通过将某个语言的虚拟机移植到不同平台上来运行 web流 Web 流,如大家熟知的 由于目前是收费项目,我没有尝试过,对技术细节也不了解,所以这里不做评价。 有人说,React Native采用js等前端技术是回归H5,但其实 React Native和Web 扯不上太多关系。
本文来自陌陌流媒体高级研发工程师白松灵在LiveVideoStack线上分享的演讲,详细剖析如何仅仅借助传统CDN技术,不依赖于分片服务器实现简单有效的P2P技术。 简要介绍 1.1 传统直播模式 传统的直播技术尤其是一些最简单的直播技术,其主要依赖于主播端推送的RTMP流,或者其他流媒体格式的流数据至CDN进行转化分发,在观众端一般使用HLS、RTMP等各种协议 1.2 架构简介 该方案和原本的一些直播传输技术并不相同,其并不依赖于CDN公司提供的P2P技术方案。一般来说P2P+CDN方案会将原本的协议进行转协议处理,或是将原本的数据进行分片。 NormalNode:普通节点 目前不能提供分享不过可以向discover请求p2p连接的节点,例如用户使用上行带宽资源非常受限的移动网络,不能作为资源分享节点但可以正常获取数据。 P2P技术融入直播场景 下图展示的就是P2P技术融入直播场景下某个直播间的分享信息,其中蓝色区域代表P2P拉流,绿色区域代表CDN拉流。
站点页面性能提升可以使得用户浏览站点时的体验得到良好改善,作为其中一条技术分支,移动Web加速技术的方法和技术方案在近几年得到了不断发展。 无论是内容分发平台、浏览器提供商、网络提供商还是Web站点,都在通过各种各样的移动Web加速技术为用户提供更良好的页面浏览体验。 移动Web加速技术有哪些方向? 因此,移动Web加速的几个技术方向也和几个重要参与者的角色职能密不可分。 比较重要的技术方向分别是: 1. 页面加载与缓存 移动Web加速的其中一个重要技术方向是针对页面加载和缓存相关的加速技术。 在此方向中,页面分发端、浏览器和移动网络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页面加载相关的技术解决方案,也是从这三个影响因素为出发点,来进行技术设计和实现的。 此项技术的思路与前者不同的是它想解决用户在该端上(Web容器或移动浏览器)的所有移动Web站点的访问加速,而不是某一个站点或已经提供了CDN访问的站点。
腾讯移动金融开发平台(TMF)为银行、互联网金融、保险、证券客户提供一站式、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移动金融服务。核心服务包括APP客户端开发组件、应用加固、环境安全检测等APP开发运营关键服务,帮助金融机构低成本、高效率地打造移动金融服务…...
扫码关注云+社区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