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发布的《报告》第六章也结合CNCERT详细数据着重介绍了互联网安全状况,其中包括网民安全事件、网站漏洞情况和网络安全事件等详细信息。 庞大的网民构成了中国蓬勃发展的消费市场,也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用户基础。 ? 网民遭受各类网络诈骗比例均有所下降 我国网民在上网过程中未遭遇任何网络安全问题的比例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3月,56.4%的网民表示过去半年在上网过程中为遭遇过网络安全问题。 ? 统计发现常见的网络诈骗类型包含虚拟中奖信息诈骗、冒充好友诈骗、网络兼职诈骗、网络购物诈骗、钓鱼网站诈骗、利用虚假招工信息诈骗六种,从图中可以看到相比于2018年的数据比例每种类型的诈骗比例均有所下降,这说明打击网络诈骗颇有成效 网络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 总体而言,通过对我国境内被篡改网站数量、报送的安全漏洞以及安全事件的数据统计,相较2018年,呈上升趋势。网络空间风险多样化、更频发,2019年的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
年龄结构 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达到78.4%。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4%,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最大。 接入方式 接入设备 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通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分别为68.4%和42.5%;手机上网使用率为88.9%,较2014年底提高3.1个百分点;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为 网络团购 截至2015年6月,我国团购用户规模达到1.76亿,较2014年底增加372万人,半年度增长率2.2%,团购网站的使用率为26.4%。 与2014年12月相比,我国网民使用网上支付的比例从46.9%提升至53.7%。 与此同时,手机支付增长迅速,用户规模达到2.76亿,半年度增长率为26.9%,是整体网上支付市场用户规模增长速度的1.5倍,网民手机支付的使用比例由39%提升至46.5%。 ?
9.9元享100GB流量,快直播体验仅需8.8元,结合视立方SDK快速构建云+端一体化直播平台,支持电商带货、在线教育、游戏直播等多样音视频互动场景
截至2015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较2014年底增加63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 。 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通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分别为67.6%和38.7%;手机上网使用率为90.1%,较2014年底提高4.3个百分点;平板电脑上网使用率为31.5%;电视上网使用率为 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站总数为423万个,其中“.CN”下网站数为213万个。 截至2015年12月,中国企业使用计算机办公的比例为95.2%,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为89.0%,通过固定宽带接入方式使用互联网的企业比例为86.3%、移动宽带为23.9%;此外,开展在线销售、在线采购的比例分别为 32.6%和31.5%,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推广活动的比例为33.8% 。
1 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 近几年,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网民通过手机上网越来越集中,根据中国互联网中心统计的调查结果,这几年,手机网民占全体网民的比例一直在上升,到今年6月份,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已经将近 在连接互联网的设备当中,使用手机的用户比例也是最高的,甚至比台式电脑还高。 具体到通过手机视频应用观看视频的领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到2015年6月份,通过手机观看视频的人数已经达到了3.5亿,占网络用户的比例也达到了60%。 因为用户在这个APP上观看视频,它是不需要跳到正版视频网站的; 第四,这种APP的行为也对视频行业的生态市场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以腾讯视频为例,它只提供给使用腾讯视频的软件或者网站的用户,但是,通过聚合类APP实施的侵权行为,这类APP的用户就可以通过这个APP获得腾讯视频网站中的内容,如果将被链的网站(如腾讯视频网站)界定为提供者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不少网民反馈被山寨网站诱骗,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和经济损失。山寨网站乱象早已不是一朝一夕,网民们对于山寨网站也并不陌生。 商业性网站和网民直接产生购物交易,往往会直接造成网民的经济损失。 除了近年颇为严重的山寨京东和山寨淘宝等购物网站外,虚假商品销售网站近日也成为网络安全的重灾区。 网民掉入虚假商品销售网站陷阱的现象频发,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损失,也使得广大网民人心惶惶。 山寨购物网站换新招,交易安全难保证 购物网站一直以来都是山寨网站的重灾区。 此类直接服用或者直接作用于消费者身体的产品,往往短时间内无法鉴别真假,长期服用和使用则将对消费者产生诸多健康方面的损伤。 在相关部门监管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要网民练就辨析山寨网站的“慧眼”,才能更好地避免被诈骗。 首先,通过正规的渠道搜索和访问官方网站,对于陌生的链接,短信、社交平台的链接先核实再决定是否访问。
通过这项技术,用户可以对视频前、中插入的广告进行快进。 视频网站商业化过度 在电视机开机率大幅降低的情况下,网络视频一年比一年火爆。过去,网络视频只是电视机和电影院的补充。 其中,嵌入到视频内容的贴片广告又占据最大比例。它们带有强制性意味,最容易受关注,转化率超过2%。因此,贴片广告正在成为视频网站的香饽饽。 技术上视频网站均使用FLASH技术,而这是第三方公司adobe的。遨游或许是针对adobe进行了优化,视频网站没办法。起诉?遨游此举也绕过了工信部20号令,机会不大。封杀? 也就是说再度让用户二选一,使用遨游无法浏览自家视频网站,应该还没到这个程度。更可能的结果是改良自身的广告。 倒逼视频广告改良 遨游浏览器此举将倒逼视频广告改良。 傲游浏览器的广告快进功能对网民是有利的,但对视频网站商业化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其他浏览器如若跟进,最终或将升级为浏览器阵营与视频网站阵营的攻防战。
上图:GSM制式手机短信内容很容易遭黑客监听 六、个人隐私泄露问题频现 网络越发达,信息化程度越高,我们上传的信息也就越多,从前没人会想到自己的开房记录会被放上网,但在2013,这件事就确实发生了。 还有7000多万QQ群用户个人信息泄露,大批酒店开房记录泄露等等,都为网民敲响了警钟,相关法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企业道德缺一不可。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同时,也要注意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风险。 图:通过钓鱼邮件,利用WPS漏洞进行定向攻击 八、近80%国内网站有漏洞,中小企业面临考验 安全厂商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上披露,国内有近八成网站存在安全漏洞,至少百万网站存在后门,其中存活时间最长的后门已经有 架网站容易,维护网站难,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就像身背定时炸弹,使用免费的网站安全服务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式。 ? 九、网络敲诈类木马入侵中国 2013年,敲诈类木马入侵中国。 通过安全工具定期清理相关信息,也就变成了网民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必须。
、网民统计报告 根据2017年7月份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 2017 年 6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7.51 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7.24 亿, 中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 26.7% 截至 2017 年 6 月,中国网民通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分别为 55.0% 和 36.5%;手机上网使用率为 96.3%,平板电脑上网使用率为 28.7%;电视上网使用率为 26.7% 调查显示,因不懂电脑 / 网络,不懂拼音等知识水平限制而不上网的比例分别为 52.6% 和 26.9%;由于不需要 / 不感兴趣而不上网的比例为 11.2%;受没有电脑,当地无法连接互联网等上网设施限制而无法上网的比例分别为 提升非网民上网技能,降低上网成本以及提升非网民对互联网需求是带动非网民上网的主要因素。 ? ---- 信息无障碍 今天,我想讨论一个关键的词语——信息无障碍。 (键盘基准键) 我国非网民规模为 6.32 亿,由于个人主观意愿,比如:不需要 / 不感兴趣而不上网的比例仅仅占11.2%。
当前网购欺诈开始转向“人工骗术+技术手段”相结合,比如在正规网站挂上低价商品引诱网民上钩,然后通过QQ、手机等方式发送钓鱼链接等等。 黑客攻击路由器的主要方式是篡改DNS设置,从而劫持受害用户访问钓鱼网站和广告,甚至监控链接路由器网络的电脑、手机、平板,比如上了哪些网站,网银和网购账号密码,甚至挟持用户访问钓鱼网站和其他恶意网站。 其实,只要不使用路由器默认的账号密码,通过安全软件WiFi体检功能,就能有效防止路由器被黑。 ? 五、个人隐私泄露问题频现 网络越发达,信息化程度越高,我们上传的信息也就越多,从前没人会想到自己的开房记录会被放上网,但在2013,这件事就确实发生了。 还有7000多万QQ群用户个人信息泄露,大批酒店开房记录泄露等等,都为网民敲响了警钟,相关法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企业道德缺一不可。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同时,也要注意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风险。
█上网设备 2016 年上半年,网民使用手机和电视上网的比例较 2015 年底均有明显提升。 截至 2016年 6 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 92.5%,较 2015 年底增长了 2.4 个百分点;随着智能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电视作为家庭网络设备的娱乐功能进一步显现,使用电视上网的比例为 █使用场所 截至 2016 年 6 月,我国网民在家里通过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为 87.7%,与 2015 年底相比下降 2.6 个百分点,在单位、学校、网吧通过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均有小幅上升,在公共场所通过电脑上网的比例略有下降 2016年上半年,主流视频网站积极与各娱乐行业合作,打通相关产业链,打造娱乐生态系统。 2016年上半年,真人聊天秀直播和游戏直播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网民使用这两类直播的比例分别为19.2%和16.5%。
网站搭建经常会用到js幻灯片轮播,放上几张上档次的美图,为你的爱站增添大气元素。 经常看到一些js幻灯片代码,但是感觉不是很美观,有的也不支持自适应缩放,也即是响应式,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浏览器技术的成熟,手机已经成为上网首选(据CNNIC消息: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5亿,较2012年底增加800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2年底的74.5%提升至81.0%,手机网民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2013年中国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3.3%),我们在网站设计的时候也要考虑这些因素,百度虽然也推出了百度site app,可对于设计者来说终究还是自己设计的东西更有好感。 这里就分享响应式js幻灯片代码一枚,喜欢的就看看吧。 ?
4.29会场外景 “网站被挂马、暗链和恶意篡改已经成为危害网站安全的突出问题,给网民上网带来安全风险和隐患威胁。 钟忠副局长在致辞中指出,部分网站感染病毒,或者被植入了木马、暗链,已成为网民上网安全的重大威胁,治理染毒网站任务艰巨、刻不容缓,需要全社会高度重视、共同参与,通过举办此次论坛,对于提高社会各界对网络安全的认识 此外,钟忠副局长还特别提到,针对目前网上频发的Web网络攻击、网站挂马、插入暗链和恶意篡改等行为,从普适性、公益性角度出发,本次论坛上将由网络事件预警与防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阿里云、安恒信息,共同为全国中小网站提供免费的网站安全公益服务 其中,暗链(含博彩、色情内容)为网站被入侵后发生比例最高的安全事件,占约85.58%。 ? 形成网站生命健康档案,webshell检查常态化。使用网页后门专用检查服务,扫描网站后门木马等,快速判断目标网站的健康程度。 0day风险实时感知预警,极速秒级预警。
根据调查,87.8%的手机网民每天至少使用手机上网一次,其中,66.1%的手机网民每天使用手机上网多次。各类手机应用软件几乎覆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带给手机网民便利,增加了手机的使用黏性。 ? 2. 根据调查,我国手机网民中每天手机上网4小时以上的重度手机网民比例达36.4%,相比2013年增加了16.4个百分点。其中,每天实时在线的手机网民在整体手机网民中占比为21.8%。 ? 3. 对我国手机网民最常使用手机上网的场所进行调查发现,在卧室/宿舍和工位/教室的手机上网比例较高,分别为88.2%和49.7%,相比2013年6月增加显著,而在交通工具、休闲场所等场所的占比则有所减少,说明手机上网已逐渐从碎片化向常态化转变 根据调查,55%的手机网民认为使用手机减少了其对电脑的使用。其中,手机端社交聊天和娱乐类应用对电脑端的冲击最大,极大减少了电脑端上这两类应用的使用。 ? 第五章 手机网民手机应用行为状况 1. 交流沟通类应用依然是手机的主流应用,在所有应用中用户规模和使用率均第一。其中,手机即时通信进一步增长成为主导,社交网站等传统应用的用户规模则继续下降,移动社交逐渐向单一应用聚合。
根据Gartner的报告,到2025年全球将有45%的机构组织遭遇所谓的软件供应链攻击 - 是2021年的3倍。 技术迅速发展,企业风险当头截至2021年12月,其中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最高,达99.7%;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和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35.0%、33.0%、28.1%和27.4%, 截至2021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10.29亿,较2020年12月新增手机网民4373万,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7%。网民的普及率不断提升。 互联网的出现缩短了全球信息传输的时间,大大便捷了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我国网民数量也快速增长,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但伴随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数据安全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可以说,只要人机交互技术还不够人性化,它就有被替换的刚需。承载人机交互的软件载体也在不断变化 - PC软件、网站、App... 下一个技术形态会是什么呢?会不会是“类小程序”的形态?
CodeForge网站最新发布了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程序员调查报告》。报告里对程序员的年龄分布,地区分布,性别比例,使用浏览器种类,使用的编程语言等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 对从业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有很好的参考作用。本调查报告所使用的数据,均来自codeforge.cn网站,集中了对全国100万程序员互联网行为的调查,分析以及投票统计。 图中我们也对比了普通网民的年龄分布(黄颜色部分)。 程序员的年龄分布与普通网民的年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差别比较大的是,在10-19岁的年龄段,网民数量很高,占了总数的四分之一还多,这或许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有密切关系的。 二、性别比例 ? 程序员的性别比例与普通网民的性别比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普通网民的男女比例基本相同,与自然人口的男女比例基本一致。这说明,互联网真正做到了男女平等,没有性别歧视。而程序员这个职业,基本上是男人的天下。
网络安全事件如此频发,人们对密码的保护意识自然开始增强,媒体网站也纷纷发文告诫用户该如何设置安全的密码。 密码中不要包含常用的词汇,不要以生日、邮箱、用户名、手机号等作为密码等设置密码的方式已经被许多普通网民熟知。 那么在设置自己密码的时候,中国网民的安全意识是否已经足够了呢? 本文仅以2014年底的某购票网站因撞库事件泄漏的数据作为我们数据源,来分析一下目前中国网民的密码设置习惯。 先来看一下该次泄露数据的总体情况。 密码强度有待提高 看完密码设置的兵家大忌,来进一步看看该网站的用户密码设置的强度如何: 我们发现,该网站有一半以上的用户还在使用纯数字或纯英文这种单一的密码设置形式,使用组合密码的用户只占了46%。 在如此高敏感高风险的网站中,居然有这么多用户的密码设置这么简单。在这之中,尤其以80后使用组合密码的为最少,只占了42%。而90后使用组合密码的超过了一半,为53.38%。
CodeForge网站最新发布了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程序员调查报告》。报告里对程序员的年龄分布,地区分布,性别比例,使用浏览器种类,使用的编程语言等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 对从业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本调查报告所使用的数据,均来自codeforge.cn网站,集中了对全国100万程序员互联网行为的调查,分析以及投票统计。 图中我们也对比了普通网民的年龄分布(黄颜色部分)。 程序员的年龄分布与普通网民的年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差别比较大的是,在10-19岁的年龄段,网民数量很高,占了总数的四分之一还多,这或许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有密切关系的。 这与程序员的工作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工作时间长,加班多,生活不规律等)。程序员的性别比例与普通网民的性别比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普通网民的男女比例基本相同,与自然人口的男女比例基本一致。
零代码、覆盖海内外全地域、模拟真实用户最后一公里的可用性探测服务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