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地铁上的设计模式】--行为型模式:访问者模式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能够将算法与数据结构分离,使得算法可以独立于数据结构进行变化。它在不改变数据结构的前提下,定义了作用于数据结构中各个元素的新操作,即“访问者”,使得新增操作更加简单。访问者模式中,数据结构和操作是分开的,因此当需要新增一种操作时,只需增加相应的访问者即可,无需修改数据结构的代码,从而降低了系统的耦合度。 在访问者模式中,数据结构中的每个元素都有一个accept方法,它接收一个访问者作为参数,从而实现访问者对该元素的操作。访问者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双重分派”,即先根据被访问者的类型来选择合适的访问者,再根据访问者的类型来调用合适的访问方法。 优点: 1.访问者模式能够在不改变原有数据结构的前提下,增加新的操作。 2.访问者模式将数据结构与操作分离,增加新的操作时,不会影响其他的操作。 3.访问者模式符合开闭原则。

    02

    设计模式 ☞ 行为型之访问者模式

    访问者(Visitor)模式的定义:将作用于某种数据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分离出来封装成独立的类,使其在不改变数据结构的前提下可以添加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的操作,为数据结构中的每个元素提供多种访问方式。它将对数据的操作与数据结构进行分离,是行为类模式中最复杂的一种模式。   在现实生活中,公园中存在多个景点,也存在多个游客,不同的游客对同一个景点的评价可能不同;医院医生开的处方单中包含多种药元素,査看它的划价员和药房工作人员对它的处理方式也不同,划价员根据处方单上面的药品名和数量进行划价,药房工作人员根据处方单的内容进行抓药。这些被处理的数据元素相对稳定而访问方式多种多样的数据结构,如果用“访问者模式”来处理比较方便。访问者模式能把处理方法从数据结构中分离出来,并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新的处理方法,且不用修改原来的程序代码与数据结构,这提高了程序的扩展性和灵活性。

    02

    微信小游戏爆发式增长,如何保证小游戏的版本迭代又快又稳?

    导语 | 以《羊了个羊》为代表的微信小游戏在去年多次刷屏,引爆全网。近期又有几款微信小游戏成为热门,一度让“微信小游戏”热度指数上涨 20% 以上。微信小游戏市场一直都充满着希望与竞争,开发者如何在爆品争霸中脱颖而出呢?在小游戏开发中有哪些传统开发经验可以借鉴与学习呢?我们特邀腾讯云 TVP、计算机作家/讲师 李艺老师,在他新书《微信小游戏开发》的基础上带我们看看在微信小游戏项目开发中,从架构师角度如何应用面向对象和软件设计思想和设计模式。 作者简介 李艺,腾讯云 TVP、日行一课联合创始人兼 CTO,极

    01

    【设计模式】趣说访问者模式,颇有些无奈之举

    老实说,在实际编程中,访问者设计模式应用的并不多,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它的主要使用场景并不多。 那么肯定会有人问,访问者模式的主要使用场景是什么呢?继续往下看便知。 新闻联播看多了之后 首先要说的是,设计模式中的“访问者”和现实生活中的“访问者”其本质是一回事。虽然设计模式中的不太熟悉,但现实生活中的再熟悉不过了。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过,有时站在现实生活的角度看待某些技术点反而会更容易看清楚,那照例还是从生活中的事情说起吧。 说起访问者,我能够想到最高大上的,莫过于国家领导人的国事访问。以中方访问美方来说吧,这里面的大致内容(我猜)应该是这样的: 中方专机什么时间在哪个机场降落,美方派谁在机场迎接,然后就是欢迎仪式和欢迎晚宴,接着就是会见哪些人,开哪些会议,签署哪些文件,参观哪些地方等等,最后就是结束访问启程回国。 当然这些内容肯定是双方外交部门都提前沟通好的。但是仍然是在美方的安排下一步一步进行,因为我们是作为访客的身份,人家是东道主,要尽地主之谊的。(虽然老美不是什么好东西) 比如人家安排的吃牛排,那我们就吃吧。我们总不能要求他们改成“主席套餐”吧,再说他们的厨师也搞定啊。 等到老美的总统来我们国家访问的时候,他们就成了访客了,我们就是东道主,整体就得由我们来安排。让他喝稀饭他就不能吃大米,不喜欢吃就晚上自己回酒店泡方便面,哈哈哈哈。 如果把这个事情抽象一下就是,一方在另一方的安排下,逐步有序的做一些事情。 自己想体验的话就来个这吧 国事访问这事啊离我们太遥远了,那就再看个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吧。没错,就是旅游。无论是国内游还是出境游,其实差别不大,大致内容应该是这样的: 先报好旅行社,在指定的时间乘坐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后,会有一辆大巴车拉着我们,按照行程开始去景点,去吃饭,去酒店等等。 我们什么都不用操心,跟着走就行了,因为旅行社和导游都安排好了。再说了,即我们使有意见,导游也不会听我们的。 颇令人讨厌的可能就是逛购物店了,但是没办法,因为协议已经签了。我们有义务进购物店,听相关人员讲解,想买的就买,不想买的随便看看,但是不能提前出去。 其实还有更坑的,那就是导游在大巴车上强行收费,说些很难听的话,甚至骂人/威胁。尤其是在境外,他们觉得此生很难再见面,有时话说的特别难听。 所以整个行程下来,既有高兴的时候,也有心烦的时候。导游给我们讲解当地历史的时候,觉得他是“好人”,领我们进购物店时,又觉得他是“坏人”。 其实都不是,他是“工人”,一个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的人。一个需要养家糊口的人,跟我们没啥区别。我是不是很善解人意啊。 如果把这个事情也抽象一下就是,必须按照既定的规则走完所有事项,如果对某个事项关心,那就积极的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如果对某个事项不关心,那就默默的跟随即可,什么都不用做,但是不准离开。 做一个善于思考总结的人 我想说的是既然报团游有如此多的问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报团,而不选自由行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以出境游来说,当你达到国外,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很多事情的推进会特别艰难。 当然也可以提前研究攻略,制定好路线,订好酒店机票等。但是旅游主要是想放松一下,为了出国一周,在家看三个月攻略,岂不是更累吗? 总结一下,当你对所要做的事情完全不了解,而且想要了解的话需花费很大的精力时,只能选择第三方给出的方案,虽然明知里面可能会有坑。 对于像国事访问的,因为有许多礼仪礼节或规则约束需要遵守,所以一般也都听从东道主的安排。 虽然出访和旅游这两件事的本质完全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宏观进行模式却基本一致。 到此我们已经讲了两件事,两个特点,两个原因。请仔细体会下。看起来有点让人不爽,但又颇有些无奈。 这两件事都是站在“访问者”的立场来说的,下面从多角度来看下。 从一个具体的示例说起 假如小明在北京工作多年,对北京非常熟悉。他的朋友小白来找他玩,而且是第一次来北京,打算去一些有名的景点。 在这件事中,小明就是东道主,小白就是访客。其实就是一方带另一方参观嘛。 站在东道主的角度,他要安排访客参观景点,所以是这样的:

    01

    在旅行中带你探索访问者模式

    老实说,在实际编程中,访问者设计模式应用的并不多,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它的主要使用场景并不多。 那么肯定会有人问,访问者模式的主要使用场景是什么呢?继续往下看便知。 新闻联播看多了之后 首先要说的是,设计模式中的“访问者”和现实生活中的“访问者”其本质是一回事。虽然设计模式中的不太熟悉,但现实生活中的再熟悉不过了。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过,有时站在现实生活的角度看待某些技术点反而会更容易看清楚,那照例还是从生活中的事情说起吧。 说起访问者,我能够想到最高大上的,莫过于国家领导人的国事访问。以中方访问美方来说吧,这里面的大致内容(我猜)应该是这样的: 中方专机什么时间在哪个机场降落,美方派谁在机场迎接,然后就是欢迎仪式和欢迎晚宴,接着就是会见哪些人,开哪些会议,签署哪些文件,参观哪些地方等等,最后就是结束访问启程回国。 当然这些内容肯定是双方外交部门都提前沟通好的。但是仍然是在美方的安排下一步一步进行,因为我们是作为访客的身份,人家是东道主,要尽地主之谊的。(虽然老美不是什么好东西) 比如人家安排的吃牛排,那我们就吃吧。我们总不能要求他们改成“主席套餐”吧,再说他们的厨师也搞定啊。 等到老美的总统来我们国家访问的时候,他们就成了访客了,我们就是东道主,整体就得由我们来安排。让他喝稀饭他就不能吃大米,不喜欢吃就晚上自己回酒店泡方便面,哈哈哈哈。 如果把这个事情抽象一下就是,一方在另一方的安排下,逐步有序的做一些事情。 自己想体验的话就来个这吧 国事访问这事啊离我们太遥远了,那就再看个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吧。没错,就是旅游。无论是国内游还是出境游,其实差别不大,大致内容应该是这样的: 先报好旅行社,在指定的时间乘坐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后,会有一辆大巴车拉着我们,按照行程开始去景点,去吃饭,去酒店等等。 我们什么都不用操心,跟着走就行了,因为旅行社和导游都安排好了。再说了,即我们使有意见,导游也不会听我们的。 颇令人讨厌的可能就是逛购物店了,但是没办法,因为协议已经签了。我们有义务进购物店,听相关人员讲解,想买的就买,不想买的随便看看,但是不能提前出去。 其实还有更坑的,那就是导游在大巴车上强行收费,说些很难听的话,甚至骂人/威胁。尤其是在境外,他们觉得此生很难再见面,有时话说的特别难听。 所以整个行程下来,既有高兴的时候,也有心烦的时候。导游给我们讲解当地历史的时候,觉得他是“好人”,领我们进购物店时,又觉得他是“坏人”。 其实都不是,他是“工人”,一个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的人。一个需要养家糊口的人,跟我们没啥区别。我是不是很善解人意啊。 如果把这个事情也抽象一下就是,必须按照既定的规则走完所有事项,如果对某个事项关心,那就积极的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如果对某个事项不关心,那就默默的跟随即可,什么都不用做,但是不准离开。 做一个善于思考总结的人 我想说的是既然报团游有如此多的问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报团,而不选自由行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以出境游来说,当你达到国外,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很多事情的推进会特别艰难。 当然也可以提前研究攻略,制定好路线,订好酒店机票等。但是旅游主要是想放松一下,为了出国一周,在家看三个月攻略,岂不是更累吗? 总结一下,当你对所要做的事情完全不了解,而且想要了解的话需花费很大的精力时,只能选择第三方给出的方案,虽然明知里面可能会有坑。 对于像国事访问的,因为有许多礼仪礼节或规则约束需要遵守,所以一般也都听从东道主的安排。 虽然出访和旅游这两件事的本质完全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宏观进行模式却基本一致。 到此我们已经讲了两件事,两个特点,两个原因。请仔细体会下。看起来有点让人不爽,但又颇有些无奈。 这两件事都是站在“访问者”的立场来说的,下面从多角度来看下。 从一个具体的示例说起 假如小明在北京工作多年,对北京非常熟悉。他的朋友小白来找他玩,而且是第一次来北京,打算去一些有名的景点。 在这件事中,小明就是东道主,小白就是访客。其实就是一方带另一方参观嘛。 站在东道主的角度,他要安排访客参观景点,所以是这样的:

    02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