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实践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写文章

Linux进程状态优先级

Linux中的优先级 1、优先级的基本概念 cpu资源分配的先后顺序,就是指进程的优先权(priority)。 优先权高的进程有优先执行权利。 存在优先级的本质就是资源太少,想要合理的管理! PRI 比较好理解,即进程的优先级,或者通俗点说就是程序被CPU执行的先后顺序,PRI 值越小进程的优先级别越高 NI 就是 nice 值,其表示进程可被执行的优先级的修正数值,其==取值范围是 [- ,其优先级会变高,则其越快被执行 所以在 Linux 下,调整进程优先级就是调整进程 nice 值 PRI vs NI 需要强调一点的是,进程的 nice 值不是进程的优先级,他们不是一个概念,但是进程 nice 值会影响到进程的优先级变化。

25540
  • 广告
    关闭

    【玩转 GPU】有奖征文

    精美礼品等你拿!

  •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进程状态优先级以及进程切换

    阻塞的一种) 三.两个特殊的进程 1.僵尸进程(进程的一种特殊状态) 2.孤儿进程 四.进程的优先级 1.进程优先级的概念 2.修改NI值 五.进程切换 六.进程特性 一.操作系统的进程状态(广泛) 四.进程的优先级 首先要区分优先级和权限的问题,所谓权限就是你能不能的问题;而优先级则是已经确定了能,是先做还是后做的问题。 1.进程优先级的概念 进程优先级的本质是PCB中的一个整数(也可能是几个) 使用ps -la可以显示当前用户下的进程信息 PRI(Priority)是优先级的意思,默认值是80 NI(nice) 默认值是零,Linux支持修改正在运行的进程的优先级,修改进程优先级就是通过修改NI来实现的 进程的优先级=默认优先级(80)+NI值 2.修改NI值 1.修改nice值需要使用sudo + top ,当进入到top之后使用r指令就可以调出修改nice的命令栏 2.nice值的有效范围是[-20,19],也就是说优先级的范围是[60,99],优先级数字越小优先级越高 不要随意的去修改一个进程的优先级

    20240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OSPF (一)

    2.OSPF路由协议概述 OSPF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动态路由协议,它属于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具有路由变化收敛速度快,无路由环路,支持变长子网掩码(VLSM)和汇总,层次区域划分等优先点。 (2) 运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运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路由器就好像各自‘绘制’自己所了解的网络信息,然后通过与邻居路由器建立领接关系,相互交流链路信息。 在一个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都保存着完全相同的链路状态数据库。  路由器彼此之间传送自己的链路状态(相当于自己的地图)    建立链路状态数据库    路由器收到临近的链路状态后 整合为完成的关于整个网络的链路状态图  根据链路状态图 以自己路由器为参照算出到其他各个节点的最短路径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最短路径树 inverse-mask area area-id 修改接口的优先级 Router(config-if)#ip ospf priority priority 修改接口的Cost值 Router(config-if

    23040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OSPF (三)

    2.OSPF的网络类型 3.OSPF的应用环境 (1)使用OSPF的原因 (2)OSPF的特点 (3)OSPF与RIP的比较 ①网络结构 ②协议运行 ③使用情况 ---- 前言 本章将会继续学习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此过程将经历七种状态,下面将会详细介绍。 第一个阶段  1, Down 状态, 相邻路由器发送hello 包之前                       2, init状态    初始状态   发送hello 包的过程                       选举完DR BDR 准备发送链路状态描述包之前                       5,exchange 交换状态   发送链路状态描述和详细状态信息的过程                       6,loading  加载状态    根据链路装信息 汇总为完整链路状态信息的过程                       7,full 状态   获得完整的链路状态信息的时刻 ----  2.OSPF

    16250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OSPF (二)

    一旦路由器启动成功,这个环回接口就会处于活动状态,只有整个路由器失效时它才会失效。 (2)手工选举DR和BDR  配置优先级  0-255  数值越大 优先级越高  默认 1, 0 表示不参与选举                     优先级相同 则比较 router-id 2.DR 如果DR 和BDR路由器存在,这台路由器将接受已经存在的DR和BDR路由器。如果BDR路由器不存在,将执行一个选举过程,选出具有最高优先级路由器作为BDR路由器。 如果存在多个路由器具有相同的优先级,那么Router ID最大的路由器将被选中。如果没有有效的DR路由器存在,那么BDR路由器将被提升为DR路由器,然后执行一个选举过程选举BDR路由器。 注意 路由优先级 只会影响一个选举过程,不会强制更换当前已经存在的DR,BDR DR BDR 通过组播地址 224.0.0.5 将链路状态汇总传给其他路由器 其他路由器通过组播地址 224.0.0.6

    18270

    多网卡时设置网络优先级以及添加静态路由

    此时可以通过调整网络优先级及配置路由实现内外网同时访问 一般来说,内网的网段数量较少,我们可以配置使默认路由走外网,走内网时通过配置的静态路由 centos8# 在 linux 系统中网络优先级是通过 metric 控制的,值越小,优先级越高,通过route -n 查看路由 可以通过修改配置文件实现,在网卡配置文件中添加或者修改 IPV4_ROUTE_METRIC=100 参数实现,之后重启网络服务 static-routes 中对应的则应该写为 any -net 192.168.45.0 netmask 255.255.255.0 dev enp4s0 metric 3 win10# 调整网络优先级 # 查看默认路由 route print 0.0.0.0 这两个路由分别是内网和外网的默认路由,绝大部分情况网络都是走的默认路由,但这里有两条默认路由,默认路由优先级是按照跃点数的多少决定的,跃点数越少 ,优先级越高 将外网无线的跃点数调小 route print可以看到跃点数修改成功了,此时外网无线的跃点数更小,优先级更高 配置路由# 配置路由需要以管理员权限运行powershell或者cmd

    91320

    Spring Cloud Gateway路由规则的匹配和优先级(一)

    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对传入的请求进行路由、过滤和转换。在这个过程中,路由规则是非常关键的,决定了哪些请求应该被路由到哪个服务。 本文将深入介绍Spring Cloud Gateway的路由规则匹配和优先级,并给出一些实际的示例。 路由规则匹配Spring Cloud Gateway的路由规则是由一个或多个路由谓词和一个目标URI组成的。路由谓词是用于匹配请求的条件,包括请求方法、请求头、请求参数等。 ,uri指定了该路由规则的目标URI,predicates指定了路由谓词,这里使用了Path路由谓词。 ,Spring Cloud Gateway还提供了一些其他的路由条件其他路由条件除了路由谓词之外,Spring Cloud Gateway还提供了一些其他的路由条件,可以用于更细粒度的路由控制,例如:Host

    23940

    Spring Cloud Gateway路由规则的匹配和优先级(二)

    路由顺序Spring Cloud Gateway会按照路由规则定义的顺序逐个匹配路由规则。如果一个请求与某个路由规则匹配成功,那么该路由规则就被选中,后面的路由规则将不再被考虑。 路由规则优先级在Spring Cloud Gateway中,路由规则的优先级路由谓词的匹配顺序和路由规则的定义顺序决定。 ,它的匹配优先级就越高。 因此,路由规则的定义顺序也非常重要。通常,我们应该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来定义路由规则,这样可以确保更具体的规则先被匹配。下面是一个示例,它展示了路由规则的定义顺序对路由匹配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路由规则的具体情况和优先级,合理定义路由规则的顺序,以确保路由匹配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23941

    React源码分析8-状态更新的优先级机制

    为什么需要优先级优先级机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高优先级任务优先执行,低优先级任务延后执行。实现这一目的的本质就是在低优先级任务执行时,有更高优先级任务进来的话,可以打断低优先级任务的执行。 其实在 react 中主要分为两类优先级,scheduler 优先级和 lane 优先级,lane优先级下面又派生出 event 优先级lane 优先级:主要用于任务调度前,对当前正在进行的任务和被调度任务做一个优先级校验 ,判断是否需要打断当前正在进行的任务event 优先级:本质上也是lane优先级,lane优先级是通用的,event优先级更多是结合浏览器原生事件,对lane优先级做了分类和映射scheduler 优先级 优先级表,相关参考视频讲解:进入学习优先级机制如何设计说到优先级机制,我们可能马上能联想到的是优先级队列,其最突出的特性是最高优先级先出,react 的优先级机制跟优先级队列类似,不过其利用了赛道的概念 低优先级任务重启上一步中说道一个低优先级任务从 taskQueue 中被弹出。那高优先级任务执行完毕之后,如何重启回之前的低优先级任务呢?

    25620

    【Linux】关于进程的理解、状态优先级和进程切换

    文章目录 一、操作系统进程 1.运行队列 2.运行状态 二、Linux进程状态 三、两个特殊进程 1.僵尸进程 2.孤儿进程 四、进程优先级 1.优先级概念 2.查看系统进程 3.PRI和NI 4.top 2.运行状态 运行状态 进程PCB在运行队列里就是运行状态,不是说这个进程正在运行,才是运行状态。 同时,子进程以前的状态是S+,现在变成了S,如果前台进程创建的子进程,如果变成孤儿会自动变成后台(此时用ctrl+C杀不掉,只能用kill解决) ---- 四、进程优先级 1.优先级概念 优先级 对于优先级的理解 优先级高的先获得,优先级低的反之 存在的原因:资源太少,需要进行分配 cpu资源分配的先后顺序,就是指进程的优先权(priority)。 优先权高的进程有优先执行权利。 nice值 3.PRI和NI 在Linux中由两个整数确定优先级:PRI(priority)和NI(nice) 在Linux下可以认为最终的优先级= 老的优先级+NI。

    36720

    Ospf--动态路由--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全面解析OSPF协议!

    4、OSPF的七种状态 down:初始状态。 init:互相发送Hello报文,hello报文中包含Router ID,AreaID,各种定时器,认证,DR信息,接口优先级等等。 初始化状态即单向通信,A收到B的hello(或B收到A的hello)。 tow way:路由器收到对方的Hello包,网络中非DR,BDR路由器之间就是这种状态,也是一种稳态。 DR选举规则:最高OSPF接口优先级拥有者被选作DR,如果优先级相等(默认为1),具有最高的OSPF Router-ID的路由器被选举成DR,并且DR具有非抢占性。 (1)wait计时原则 ? 修改优先级,人为参与DR/BDR选举 修改优先级,使得R1为DR Ospf dr-priority 255(这里的255是最大值) ? Area0为骨干区域,负责在非骨干区域之间中转由区域边界路由器归纳的链路状态通告信息。

    2.3K51

    java多线程-概念&创建启动&中断&守护线程&优先级&线程状态

    今天开始就来总结一下java多线程的基础知识点,下面是本篇的主要内容 1.什么是线程以及多线程与进程的区别 2.多线程的创建与启动 3.中断线程和守护线程以及线程优先级 4.线程的状态转化关系 什么是线程以及多线程与进程的区别 在java线程中,通过一个整型的成员变量Priority来控制线程优先级,每一个线程有一个优先级,默认情况下,一个线程继承它父类的优先级。 如果有几个高优先级的线程没有进入非活动状态,低优先级线程可能永远也不能执行。 每当调度器决定运行一个新线程时,首先会在具有高优先级的线程中进行选择,尽管这样会使低优先级的线程可能永远不会被执行到。 阻塞状态(Blocked):阻塞状态是线程因为某种原因放弃CPU使用权,暂时停止运行。直到线程进入就绪状态,才有机会转到运行状态。 Thread.yield()方法 暂停当前正在执行的线程对象,yield()只是使当前线程重新回到可执行状态,所以执行yield()的线程有可能在进入到可执行状态后马上又被执行,yield()只能使同优先级或更高优先级的线程有执行的机会

    57330

    TCPIP之路由算法路由算法的分类链路状态路由算法距离向量(Distance Vector)路由算法层次路由例: 路由器1d的转发表设置

    手工配置 路由更新慢 优先级高 动态路由就是在网络随时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的结构的变化,进行动态更新 路由更新快 定期更新 及时响应链路费用或网络拓扑变化 全局信息 vs 分散信息 有的路由算法需要所有路由器掌握完整的网络拓扑和链路费用信息 ,也就是对网络的全局有一个了解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链路状态(LS)路由算法。 有的路由算法只需要路由器只掌握物理相连的邻居以及链路费用。通过邻居间信息交换、运算的迭代过程来更新路由信息。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距离向量(DV)路由算法。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 image.png 当链路状态更新的太快并且不断变化的时候,假设我们发出一个分组,结果还没到目的地,路由表就更新了,然后这个数据报就一直在路由间切换,最后由于ttl到0,直接丢弃。这就是震荡现象。 路由计算过程的信息( e.g. 链路状态分组、DV)交换量巨大,会淹没链路! 另一方面,就是网络管理自治的问题,不同的网络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路由

    1.7K10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理解OSPF多区域原理

    三.路由器的类型 1.OSPF  多域环境中路由器的类型 四.OSPF的区域类型 1.区域类型概述 ①骨干区域Area 0 ②标准区域 五.链路状态数据库 1.链路状态数据库的组成 2.链路状态通告( ---- 2.分层路由器的优势 降低了OSPF运算的频率 减小了路由表 减小了链路状态更新报文(LSU)的流量 ---- 三.路由器的类型 1.OSPF  多域环境中路由器的类型    内部路由器,   ---- 五.链路状态数据库 1.链路状态数据库的组成 每个路由器都创建了由每个接口、对应的相邻节点和接口速度组成的数据库链路状态数据库中每个条目称为LSA(链路状态通告),常见的有六种LSA类型。 ---- 2.链路状态通告(LSA)类型     LSA1  路由器的链路状态通告                  是由区域内其他路由器向DR 发的通告     LSA2   网络的链路状态通告                是由 DR向本区域内部其他路由器发的通告     LSA3  网络汇总的链路状态通告              是由 ABR 向其他区域发的本区域发的通告     LSA4  ASBR汇总的链路状态通告

    29420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