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日常工作中,每天可能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和bug,有些刚入行的测试喜欢不加分析就直接甩给开发去解决。 开发比较闲还好,如果手头工作比较多,就容易烦。 不同技术水平的测试人员,bug分析定位能力也有高低。这个除了需要不断总结之外,能决定你水平高低的原因其实就是工作经验。 测试的项目多了,遇到的bug,踩的坑多了,自然水平就上去了。 关于如何定位分析bug,大的方面就两种方式:一是抓包接口定位分析,二是看系统日志。 首先说抓包接口,如果你是web项目的话,一般工作中使用方式比较多的是使用浏览器自带的F12抓包看接口请求。 以上,就是定位一个bug是属于前端还是后端的分析思路,这个基本也是面试必问问题。 说完了如何通过抓包接口定位分析bug,再来聊聊如何通过查看日志来分析bug。 但是如何定位分析bug,如何编写测试用例,这些都是每一个测试安身立命的家伙,所以一定要掌握好。
上面说软件很难理解,很难去使用,速度超慢,是bug,本人觉得也是。可能程序员心里面一万个“草泥马”,产品设计、用户体验关我毛事? 用户体验的核心和本质:满足用户需求,超出用户期望。 有人将用户体验与软件的运行效率混为一谈,认为用户体验就指响应时间、可靠性、稳定性这三方面,我以前也是这样认为的,做好自己的就行了,不管用户体验。 ? 让用户鄙夷的用户体验和有线上bug一样让都是唾弃。IT从业人员认为,用户体验差不属于bug,它属于优化任务,优化任务广义上都是用户所发现提出的软件可改进的细节、或与需求文档存在差异。 本质上用户体验差和缺陷等级较低的bug没有什么区别。 举一个例子:APP登录页面文案为“登陆”,那么问题来了,这个问题属于优化任务还是bug。 用户体验差等于对待缺陷等级较低的bug,这是毋庸置疑的,衡量的标准其实取决于用户,他们的主观意识认定是bug那么就是bug,这就是万能定理:用户就是上帝。
个人网站、项目部署、开发环境、游戏服务器、图床、渲染训练等免费搭建教程,多款云服务器20元起。
测试人员最本质的工作就是寻找bug,提交bug、验证bug、推进bug的解决,直至软件达到发布的标准,提高软件的质量,及研发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一、什么是bug 软件的BUG,狭义概念是指软件程序的漏洞或缺陷,广义概念除此之外还包括测试工程师或用户所发现和提出的软件可改进的细节、或与需求文档存在差异的功能实现等。 二、bug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中缺陷状态:新建–>指派–>已解决–>待验–>关闭 发现BUG–>提交BUG–>指派BUG–>研发确认BUG–>研发去修复BUG–>回归验证BUG–>是否通过验证–>关闭BUG Bug重现环境,bug类型,bug等级,bug的优先级以及详细的重现步骤,结果与期望等。 当然,我们在提交一个问题之前首先应该保证,这个缺陷是没有被提过的,以免造成重复缺陷单。 5、修复BUG 推迟处理 在处理问题之后,还需要进行一次判断,是否需要推迟处理,有些需求已经确认了是问题,由于其可能在极端情况下才会出现,或需要对系统架构进行改动,或其优先级非常低,所以暂时不需要对此问题进行处理
如果你的程序没有bug,只能说明你的程序不够复杂! Adobe 打开任意一款Adobe软件的菜单,你会发现30个选框不算多. 在实际的软件测试中,可以使用软件进行自动化测试,如果勾选一次选项用1秒钟,一天最多也只能测试86400次,一年最多测试31622400次(按366天算).而测试完30个选框需要1073741824次. 所以测试所有的选框需要: 1073741824/31622400 = 33.9年 由于指数爆炸的存在,要一个不漏的测试所有的选项是不现实的,所以人们只能对常用的功能进行测试,正因如此,复杂的软件总会有 bug存在
坐在电脑面前,小憩一会儿,回想下今天的目标,是否还有遗漏,没去完成的,统一进行mark一下,看看企业微信是否还有未回复的短消息 慢慢的让自己养成日清日结,事事回响的工作好习惯 今天呢主要还是想给大家想分享一下软件测试人员密切接触的一个关键词 ,发现系统的各类潜在BUG,终于熬到下班时刻,将测试进度按照预期mark一下,同时将缺陷面板BUG清单链接周知在项目群,周知开发同学,收工 打完下班卡,回家倒床,舒服的睡了一觉,第二天一大早来到公司,沏了壶醒脑茶 信息不全,背后的黑手其实是"缺陷管理系统",测试leader或项目管理人员在设计提交缺陷页面字段不完善的锅,如果源头的模板字段设计齐全了,哪还会出现重要的一些核心字段没有呢! 在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份适用于任何缺陷管理工具BUG字段大全,适用于公司各类项目,可按照文档字段去更正当前企业缺陷管理系统流程提交BUG页面字段不全的地方,再也不用担心提交BUG被开发吐槽不够全面不够仔细 记住,每一个BUG都是你测试水平的象征!
作为一名测试人员,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找BUG,提交BUG,验证BUG,推进BUG的解决,直至软件达到发布的标准,提高软件的质量,及研发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BUG的定义: 软件的BUG,狭义概念是指软件程序的漏洞或缺陷,广义概念除此之外还包括测试工程师或用户所发现和提出的软件可改进的细节、或与需求文档存在差异的功能实现等。 ,这样,能提高软件研发的进度,提高软件的质量。 次等,再未重现BUG,将状态该为无法重现 注意事项: 开发人员应在BUG系统中,备注好以下信息: 已修改BUG应在该BUG的注释处,备注修改方案及信息,以备以后出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快速的找到原因 设计如此 BUG或者,自己在BUG系统内看到的BUG重复?
在Android开发中,对于Bug的管理、追踪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开发和Bug追踪是分开的,提交代码后,需要打开网页来进行Bug管理。 但是!!! 你不觉得很麻烦吗,在Android Studio中,你可以进行版本管理,那么为什么就不能进行Bug管理呢?确实,你说的对,完全是可以的!!! 这里大家可以选择各种Bug管理工具,几乎包括了市面上常用的各种Bug跟踪管理工具。 由于鄙司使用的是JIRA,所以这里点击JIRA,填入公司JIRA服务器的地址,如图所示: ? 管理Bug 设置成功后,在菜单栏就会多处一个下拉框,如图所示: ? 点击Open Task,就会弹出跟你相关的所有JIRA信息,如图所示: ? 是不是很赞,现在使用Android Studio可以完全替代终端、Git、Bug管理工具,完全成为了一个all in one的集成开发环境了!!!
《系统日报》持续关注分布式系统、AI System,数据库、存储、大数据等相关领域文章。每天以摘要的形式精选不超过三篇系统文章分享给大家。 brooker.co.za/blog/2021/11/16/paxos.html[2] 摘要:本文作者 Marc Brooker,在 AWS Lambda 工作,在其博客中称发现了 Paxos 的一个 Bug 参考资料 [1]任何想法都欢迎来提 issue: https://github.com/DistSysCorp/ArticleListWeekly/issues [2]The Bug in Paxos
从事IT互联网的人都知道,bug是程序员和测试人员最不喜欢面对的东西,很多人对于软件中出现bug这个事情,第一想到的就是测试人员的问题,因为他们都觉得这是测试人员没有测试出软件中存在的bug,导致后续软件上线问题浮出水面 出现bug在所难免,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互相甩锅推卸责任,导致bug一直留在那里造成其他更大的负面影响和损失。 软件中bug的出现还有其他原因:比如产品原型不清楚,有歧义。 那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软件上线后暴露的bug呢? 5、产品上线后,在某种操作系统下出现兼容性的问题,是谁的责任? 主流的系统,比如Win10,有兼容性的问题,肯定是测试的问题,没有覆盖主流的系统。后面应该明确需要兼容的系统并进行测试。 还有可能是软件的问题,没有做保护,检测到是XP系统,就应该停止安装并提示系统版本太旧。而不是一路走到黑,安装完出现一些兼容性的问题。这都是需要后期进行考虑的。
Bug激活率是指什么? 概念就是Bug状态为已解决,然后你回归Bug回归的时候,发现并没有解决或者解决完全,然后又被你激活的,这就是激活的Bug,那激活率就是指只要有被激活的Bug(激活数大于1)/(已解决+已关闭的)Bug, 这个就是Bug激活率; Bug激活率高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出什么呢? ; Bug激活率这个指标应该定为多少合适,简单来说,假如Bug激活率为10%,那就是等于你回归100条已解决的Bug,回归的时候不仅用了100条回归的时间,下次回归还得加上这10条,并且还存在这 所以这个指标,应该是整个项目组都来定义规则,流程,公开,透明,来相互遵守才有用,数据的统计评估才具有参考性;建议至少是10%以下~ 欢迎各位测试小伙伴可以一起来相互交流,提供相关软件测试知识进行相互分享
前几天我在测试苹果系统的一个秒杀页面时发现,“yyyy-MM-dd HH:mm:ss”这种格式的时间在苹果系统中直接用getTime()方法会返回NaN。 我们先来看看在安卓系统中的倒计时写法,实例1:时间格式:2016-12-30 23:59:59 <html lang="zh-CN"> <head> <meta charset="utf-8"> < ({hour:"#hour",minute:"#minute",section:"#second"}); </script> </body> </html> 上述时间处理方法,快捷简单,但是在苹果系统中会返回
尽管软件开发几乎不受任何物理定律的约束,熵(entropy)对我们的影响却很大!熵是一个来自物理学的概念,指的是某个系统中的“无序”的总量。遗憾的是,热力学定律保证了宇宙中的熵倾向于最大化! 熵是一个来自物理学的概念,指的是某个系统中的 “无序” 的总量,遗憾的是,热力学定律保证了宇宙中的熵倾向于最大化,当软件中的无序增长时,程序员们称之为 “软件腐烂(software rot)” 很多元素可以崔进软件腐烂 我们看过整洁、运行良好的系统,一旦窗户开始破裂,就相当于迅速地恶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能够促生软件腐烂,但与其他任何因素相比,置之不理都会更快地加速腐烂的进程。 系统复杂性 表象 代码混乱、新人不易上手 代码高度冗余,复用性低,开发效率低 扩展和修改困难,牵一发动全身 业务数据错乱 程序性能低下 系统难以移置 BUG率居高不下 深层原因 变更放大 认知负荷 未知的未知 单个依赖项或模糊性本身不太可能显着影响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之所以会出现复杂性,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成千上万的小依赖性和模糊性逐渐形成。
by:授客 QQ:1033553122 测试环境: 禅道项目管理软件7.1.stable版本 注:仅适合windows版 步骤1、找到xampp\zentao\module\bug\view目录下的 添加属性 required属性,required='required' 步骤3、找到xampp\zentao\module\bug\view目录下的edit.html.php 进行类似步骤2的编辑
tbCityService.list(queryWrapper); //2 返回结果 return BaseResult.ok("查询成功", list); } bug
但是有时候系统的更新会使得之前的一些方便好用的系统自带软件无法使用,然而大家又想要去使用这些方便的软件,就不得不通过一些系统的软件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系统软件?这些软件应该如何安装? image.png 一、系统软件的具体工作 所谓系统软件,就是指一些可以独立运行的计算机系统。一般情况下,用户是不需要对这些软件的工作进行干预的。这些软件早在计算机被制造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被安装。 这些软件与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密切相关的,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些软件的重要性。 二、系统软件的安装指南 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种安装系统软件的简单方法。 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一些其他的软件进行辅助重装。这种方法对于那些对计算机并不了解的人是十分友好的。那么想要手动安装系统的软件该这么做呢?首先,要找到想要重装的系统软件。 其次,就是将计算机上的重要文件进行备份;最后就要根据有关提示来对系统进行安装,再将重要文件进行导入就完成了。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系统软件简单地介绍,还有系统软件的安装指南。
在被下架之前,该更新已经被安装到了数千名用户的系统中,微软为此付出的声誉、补救和支持成本可想而知。 软件不再仅仅是工作场所(Windows个人电脑和服务器)的专利,也不再是为晦涩难懂的工业控制系统编写的复杂流程。但同时软件缺陷带来的风险,也不再是仅存在于公司的服务器中了。 但这里有个极端的例子,1996年阿丽亚娜5号火箭(Ariane 5) 在发射时发生了爆炸,这是由64位变量转换为16位变量后数量太大导致系统无法容纳引起的,这个bug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亿美元。 如果bug出现在其他软件所依赖的软件或固件中,例如API,那么第三方开发人员可能必须要围绕该bug编写代码。然后这就会出现兼容性问题,因为修复这个bug可能会破坏其他软件。 考虑到软件的巨大和日益增长的重要性,bug的持续肆虐既发人深省又令人不安。实现最小化部署补丁的负担的系统当然是有帮助的,但是从源头上提高软件质量才是最关键的。
前言为什么我们开发的系统会有并发Bug,并发Bug根源到底是什么?在追问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一下一颗剽悍的种子对并发的看法,并发真是一个即熟悉又陌生的课题。 此时我们就得考虑系统的每一个功能在多线程环境下是否是线程安全的。例如我们开发的系统中常遇到有并发Bug场景,例如电商场景下的下单进行购物,出行场景下的火车高铁等抢票等高并发场景。 如果不能防范并发问题,当大量用户同时去抢购,库存就面临超卖现象,也就是并发时有Bug。但是造成系统出现并发Bug只不过是结果,我们要探寻的是造成这些并发Bug的原因。 (但这些并发Bug真是我们软件程序员的锅吗?其实并不一定,下面一颗剽悍种子带你找出真正的“锅”)所以对于这些场景下的多线程不安全问题,我们都有同样的共识,那就是加锁就可以。 为什么在多线程下会出现这些问题,为什么我们开发的系统会有并发Bug?加锁只是答案,为什么加锁才是问题根源!
背景 最近在使用限频器时发现golang辅助系统库中的限频器有bug,分享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在trpc服务场景中使用时每个请求也都会开一个协程进行业务逻辑处理,那在这种场景下岂不是就bug了。 所以这里改一下系统库的代码验证一下,将reserveN的方法修改一下: // reserveN is a helper method for AllowN, ReserveN, and WaitN. / atomic.LoadInt64(&failCount)) } elapsed= 2.009816654s succCount= 21 failCount= 7513617 进展 为此在GitHub上为系统库提了一个
云端获取和启用云服务器,并实时扩展或缩减云计算资源。云服务器 支持按实际使用的资源计费,可以为您节约计算成本。 腾讯云服务器(CVM)为您提供安全可靠的弹性云计算服务。只需几分钟,您就可以在云端获取和启用云服务器,并实时扩展或缩减云计算资源。云服务器 支持按实际使用的资源计费,可以为您节约计算成本。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