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有人留言说,技术博客是程序员的标配,但据我所知绝大部分技术同学到现在仍然没有自己的技术博客。 但其实更多程序员是不知道如何去搭建一个博客,其实如今搭建一个个人技术博客非常简单,其中最简单搭建方式莫属使用 GitHub Pages + Jekyll 了,我的博客就是使用这种技术。 使用 Github Pages 搭建博客有以下几个优点: 完全免费,其中服务器、流量、域名什么的都需要管,完全零费用搭建一个技术博客 写博客就是提交代码,让写作和编程的体验保持一致 支持绑定自己的域名 之前也写过几篇关于技术博客的文章,如下: 千里追踪博客之殇 历时25天,我的博客(www.ityouknow.com)终于又活了过来 技术博客那些事儿 使用 Github Pages + Jekyll 快速构建一个博客 以我的博客为例,介绍如何最快搭建一个博客。这也是我博客经历的第一个阶段。
Vite学习指南,基于腾讯云Webify部署项目。
存在问题: 手游越来越火了,听听业内人士的分析,他山之石,多多借鉴,那么手游的服务器到底如何搭建的? 解决方案: 从事游戏服务器开发差不多两年时间,两年间参与了不少项目,学到了很多游戏服务器开发技术,参与过几个不同架构的服务器开发,就随便聊聊游戏服务器开发需要的技术。 二.开发一个游戏服务器需要掌握的开源技术 1.libevent,boost.asio等网络库,网上有很多开源网络库,与其自己造轮子,不如就用开源网络库作为自己服务器的通讯库。 当然还有很多:比如云风写的skynet(c + lua),陈硕写的muduo(c++)。都写得很好,云风写的东西简单好用,陈硕在秀他的c++技术。 基于http协议的通信用memcached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是tcp长链接,直接维护一个在线的内存对象就可以了。 类似的技术还有redis等。
雷锋网授权转载 网站: http://www.leiphone.com/ 微信: leiphone-sz 导读:你可能认为量子计算机还属于科幻范畴,但近几十年它就有可能变成现实,而其超强的计算机能力也会对现有的加密技术构成威胁 那有没有加密方法能抵御量子计算机攻击呢?连线的这篇文章就对此做了科普,并指出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需要安全与效率的平衡。 这一创造性的发明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而在此前,密码技术基本就是政府和间谍之间的比赛。通常而言,参与信息传递的人,例如一个人和他的对接人之间如果想要偷偷交流的话,要事先约定一个暗号或者“钥匙”。 而公共密钥的技术则可以让任何人给其他人发送一组加密信息,不管是否有人在偷听,只有指定的接受人可以解密,即使参与的人一开始并没有串通好。 用研究人员的话来说,似乎想要把这些技术转化成有效的方案还有一些技术上的难题,需要更深的研究。 就安全和效率的对称性而言,密码学家过于倾向效率这一边。
,如:开发流程,项目流程,发布流程,监控告警流程,代码规范等等; 系统:系统化建设,上面的流程需要有系统来保证,如:规范发布流程的发布系统,代码管理系统等等; 结合以上的的 4 个层面的内容,整个后台技术栈的结构如图 2 所示: 图2 后台技术栈结构 以上的这些内容都需要我们从零开始搭建,在创业公司,没有大公司那些完善的基础设施,需要我们从开源界,从云服务商甚至有些需要自己去组合,去拼装,去开发一个适合自己的组件或系统以达成我们的目标 咱们一个个系统和组件的做选型,最终形成我们的后台技术栈。 技术栈要做根本性的改变吗?如果组织发展很快,在 200 人,500 人时,现有的技术栈是否需要大动? 基于云的创业公司后台技术架构 结合上面内容的考量,在对一个个系统和组件的做选型之后,以云服务为基础,一个创业公司的后台技术架构如图10所示: 图 10,后台技术架构 好,以上就是全部内容,能坚持看到这里
言归正传,本文聊一个硬核的话题:如何搭建一支拖垮公司的技术团队? 你没看错,是搭建一支拖垮公司的技术团队。 仔细研究后发现,这太有技术含量了:老板不傻、业务方猴精似的,想在他们眼皮底下使坏,没点真本事还真不行。 搞技术的,最喜欢做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就像鲨鱼闻到了血腥、干柴遇上烈火。 ? 中小型公司资源匮乏,非要按照1:5:1的配比来配置产品、开发、测试人员,除了浪费成本之外,对研发效率没有任何帮助。 四、狠抓技术管理。二三十号人,你搞个屁技术管理啊?如果Leader有闲工夫做技术管理,就说明他没在干活。 如果老板连这点智商都没有,你也别跟着瞎折腾了,前面是死路一条。 最后,奉劝各位中小型公司的技术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了,不要伤心不要放弃,因为明天生活还会继续诈骗你。
架构师虽好,却不是人人都能当的,除了聪明绝顶,还要有扎实的技术功底,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做到了一点,我已经绝顶了。 一名架构师,必须身经百战,经历过无数重大宕机事故。 因为神枪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身上的每一块肥肉都是你亲口吃出来的,无他,唯手熟尔。 我作为技术Leader中最懂架构的骑手,不仅送得一手好外卖,还搞宕过不少大型系统。 下面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谈:如何搭建一个拖垮公司的技术架构? 1.系统主链路尽可能单点 单点系统,就像苏伊士运河一样,一旦航道出故障,整个运输系统都瘫痪,非常酸爽。 7.不控制流量 让流量来得猛烈一些吧,千万别限流,什么漏桶算法、令牌桶算法,那都不如啤酒桶算法----喝完就睡,爱谁谁。 还控制啥流量啊?你连体重都控制不了,趁早放弃吧。 ·················END················· 你好,我是findyi,毕业于华科、清华, 一位大厂的业务负责人, 做过大厂技术总监, 也做过小厂CTO的产品技术人, 同时,
学习本教程的先决条件 尽管我会尽量减少数学术语的使用,但本文希望读者熟悉一些概念,如矩阵分解、嵌入空间以及基本的机器学习术语。这篇文章并不是推荐系统的介绍,而是对它们的增量变体的介绍。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应用几个技巧来实现更高的目标。 快速增量矩阵分解 我们将要实现的算法使用隐式的、仅为正的反馈。让我们试着解开这两个关键字的神秘面纱。 隐式反馈意味着用户从来没有对他们交互的项目表达过直接的意见,比如评级。隐式反馈的一个例子是,一个顾客买了多少次某个产品,或者花了多少分钟看了某个电影。 因此,我们将把 5 分作为正反馈,并放弃其他任何评分。我们希望用 1 表示喜欢,用 0 表示不喜欢,并创建一个名为 preference 的新列来保留它们。 如果用户是未知的,只需使用此用户项交互以增量方式训练算法。 为此,让我们获取前 20% 的数据,创建数据加载器并批量拟合模型。 然后,我们得到剩余的数据并创建一个不同的数据集。
欧盟已经拨款14亿美元的量子技术资金,甚至电子商务大平台阿里巴巴也建立了自己的量子计算研究实验室。 后量子V** 目前,面向消费者和企业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虚拟专用网络(V**),V**使用加密技术在用户和开放Internet之间建立安全的隧道。 迎接挑战 最好的灭火方法是以火灭火,量子计算和网络安全也是如此。尽管面临一些严重的问题,但也有一些令人鼓舞的有效解决方案和对策建议。 网络安全的主要目标是防止数据泄露并保持数据完整性。 当前的加密技术依靠非对称加密,该加密使用公钥和私钥系统授予数据库访问权限。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虚拟“密钥”的公共部分来存放信息,但是只有持有私有密钥的人才能访问它。 截至目前,量子系统只能解决传统计算机技术无法解决的四种算法。目标是使用诸如区块链,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之类的技术来创建不可破解的加密标准,这些标准将成为后量子世界的行业现状。
言归正传,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参与了几次技术雷达的构建。在这之前我曾疑惑于一个问题——“技术雷达是如何建立的?” 每个人有三张不同颜色的牌子:绿色表示“是,我希望将其纳入雷达”;红色表示“不,不可能将其纳入雷达”;黄色则表示他们有疑问或意见。这四天会议上将大量用到这些牌子。 ? 红牌用完后,用橙牌表示新的红牌。 这次我们从技术象限开始——不仅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方式,也因为这样讨论将更加细致。如此一来,下一期技术雷达就有了起点。 即便如此,我们还有大量的条目。现在的讨论就变得激烈了。技术雷达诞生于全球充满热情的技术人员所组成的ThoughtsWorks社区。它基于我们的客户工作经验。我们认为这是我们的优势之一。 这种剔除过程非常艰难,好几次我们不得不停下来问自己:团队有没有什么建议?如果团队对某个条目没有明确的建议或一致的意见,那这个条目便不会被纳入雷达。
对于直播软件开发的底层搭建技术,可能还有很多人不太了解。其实对于直播来讲,底层的搭建也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就像我们现实生活中盖楼一样,要先打好地基才可以继续搭建。 但是对于运营级的服务平台来说,如果没有了稳定性和性能方面的保障,那么你会发现运营成本会越来越高,效率越来越低,最终因为用户体验差。 4. 用户鉴权系统 随着国家对直播行业的监管加强,平台要为用户提供一个真实可靠的权限控制机制,任何人都不能越权发布违规的内容,也不能假借第三方的名义来发布违规的内容。 内容审核系统 当前,国家对内容的合规性审核要求越来越严格,各大直播运营平台都建立了自己的直播业务内容审核团队,由于审核的内容数据庞大,单独依靠人眼去做内容审核的压力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帮助我们做初步的内容合法性识别 由此可见,要想进行直播软件开发,不仅需要底层搭建技术的支持,后期还需要应用层的系统搭建。如果你对这类的内容感兴趣的话,欢迎关注我,日后我会不定时更新相关内容。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本文会对可能用到的相关技术进行技术选型的说明,以及技术的架构介绍。 技术指标 说一下一些技术指标的计算过程可以作为其他同学的参考 QPS, 如果是5万日活,使用集中在每天的4小时,每个用户大概产生100的请求,那么平均下来,我们系统大概应该支撑的请求为:50000 * 100 / (4 * 60 * 60) = 350 qps/s 业务数据 业务量,我们自己是新闻业务,可能会有其他的业务,比如游戏,商城等等,基本每天新增的业务数据都会在同一个量级, 每日10000, 大概每天3个G左右 这些数据需要运维人员的估算, 技术架构 ? 我们基于阿里云来搭建,对图中的内容和技术选型进行一下说明: 负载均衡 可选方案:SLB, Nginx. 建议:SLB + Nginx, SLB绑定域名作为统一的入口,然后每个服务器上再搭建Nginx. 建议:SLB + Nginx, SLB绑定域名作为统一的入口,然后每个服务器上再搭建Nginx.
本文会对可能用到的相关技术进行技术选型的说明,以及技术的架构介绍。 技术指标 说一下一些技术指标的计算过程可以作为其他同学的参考 QPS, 如果是5万日活,使用集中在每天的4小时,每个用户大概产生100的请求,那么平均下来,我们系统大概应该支撑的请求为:50000 * 100 / (4 * 60 * 60) = 350 qps/s 业务数据 业务量,我们自己是新闻业务,可能会有其他的业务,比如游戏,商城等等,基本每天新增的业务数据都会在同一个量级, 每日10000, 大概每天3个G左右 技术架构 ? 整体架构因为是小公司,我们基于阿里云来搭建,对图中的内容和技术选型进行一下说明: 负载均衡 可选方案:SLB, Nginx. 建议:SLB + Nginx, SLB绑定域名作为统一的入口,然后每个服务器上再搭建Nginx. CDN 用于缓存静态文件等等。七牛和阿里的都还可以。
比如,我这样的个人开发者,有个几台服务器,就需要一个一个点开查看: [服务器多的情况下] 探针功能 这个时候,我们的探针搭建好,就可以直观地查看了: [探针] 这个时候是不是看到我两台服务器CPU爆满呢 CDN解析 考虑到用CDN的小伙伴,没有服务器人那么多,这里介绍如何使用腾讯云的CDN解析。 首先我们需要申请一个Oauth,之后才可以正式搭建面板,该服务器作为面板所在服务器并提供探针。 [创建完成] 远程连接 这里我们使用SSH远程连接我们的服务器: [远程连接成功] 这里我服务器使用了oh-my-zsh,如果你也想使用,文章:Linux/Mac如何配置ZSH并使用Oh-my-zsh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安装Ngixn,参考:一篇文章、三种方法在Debian上轻松安装Nginx 这里解析的域名为上文提到的面板对外域名(可使用CDN),也就是上文假设的ops.mintimate.cn。
在网络磁盘大战中,为了拉动用户音量,每个家庭都开始登录发送网络磁盘容量,30G .... 50G ....... 1T .....无限空间。 2016网盘关闭一览 事实上,不管是个人网盘还是企业网盘,不一定要购买,自己都可以搭建。很多不懂技术的人以为自己去搭建一个企业级别的网盘,花费的成本可能非常高。其实错了,自建搭建的成本很低。 国内外都有网盘开源系统,只要熟悉电脑操作的人,按照教程很容易搭建成功。 今天介绍可道云kodexplorer开源网盘系统的搭建教程,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本文只提供linux和window系统安装教程,因为本人没有mac系统的电脑)。 点击Apache上的admin,出现如下页面,则表示环境搭建成功。
针对这个痛点,阿里高级技术专家张建飞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思路,希望能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一、为什么需要技术KPI? 在业务技术团队,有一个不好的趋势就是团队越来越业务,越来越没有技术味道。 如果一个TL从来不关注系统架构和设计,从来不写Code,对技术没有热情也不学习,甚至其本身技术就很烂,那么在这个TL领导下的技术团队,又怎么会有技术味道,团队成员又怎么能进步和成长? 二、技术KPI的量化 提升技术氛围,打造工程师文化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可搭配一定的强制手段,比如和技术人员的利益绑定。这种绑定就需要我们能对技术贡献进行一个相对公平的分解和量化。 你做了哪些提升应用质量分的工作。 设计重构: 我在客户通项目中,对CRM销售域进行了领域建模和设计,并且抽象合理。 关于技术童鞋的量化考核,你有哪些好的建议或想法,欢迎在留言区交流,一起探讨。
对于HTML5直播来说,直播流程大体分为三个部分: 视频采集:这个部分分为也分为PC端和手机端,包括电脑上的音视频输入设备,比如摄像头录像、手机的摄像头麦克风等,由于移动直播队伍的壮大,目前主要的采集还是以移动端手机视频为主 对于H5视频录制,可以使用强大的WebRTC技术。Webrtc我们之前也介绍过,是一个支持网页浏览器进行实时语音对话或视频对话的技术,缺点是只在PC的Chrome上支持较好,移动端支持不太理想。 H5播放视频也有需要我们进一步突破的地方,首先就是播放HLS视频时的卡顿问题,server端可以做好分片策略,将ts文件放在CDN上,前端可尽量做到DNS缓存,此外,为了能够更好实现实时互动,也可以采用 RTMP协议,通过video.js播放,比如TSINGSEE青犀视频EasyPlayer.JS播放器。
趁着周末有空拜读下,结合自己所涉及的量子光学领域,谈一谈对这些量子技术的认识。 量子技术主要分为四类: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模拟、量子精密测量, 如下图所示。 文献中分别介绍了这几类量子技术的最新进展、存在问题和未来努力的方向。 ? (图片来自文献1) 一. 量子通信 量子通信是已经实用化的量子技术。 目前基于卫星的量子通信已经实现,只是相关的技术指标有待进一步提高。实现长距离量子通信的另外一种方案是基于量子中继器,其技术难点是量子存储。目前还处于原理验证阶段。 基于这一点,人们已经实现了更高精度的相位测量、光钟、量子成像等的原理验证。由于量子退相干的问题,如何有效避免损耗,达到测量极限,是量子精密测量最主要的问题。 总体说来,量子通信目前已经相对成熟,其他三个方向需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多,最首要的问题是比特数太少,人们对量子系统的操控能力还没有那么强大。 文章中如果有任何错误和不严谨之处,还望大家不吝指出!
腾讯云抗量子签名服务(PQSS)是一项能够抵抗量子计算攻击和传统计算攻击的签名服务。其是一款面向量子时代的安全产品,具备更高计算效率和更低资源消耗。
扫码关注云+社区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