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 显示器中的 4K 是说水平方向上像素大概有4000个,目前主要有两个 4K 标准:数字电视(4K UDH 3840 × 2160)与数字电影(4K DCI 4096 × 2160)。
以PCIe上位机访问映射到BAR空间的GPIO为例,在进行地址分配时分别为其分配64K的地址空间: ? 关于地址分配的范围,在ug585的第四章第一节有讲: ? ? 从上图可以看到:总的地址分配空间为4G(2^32个地址空间,每个地址对应8bit的映射空间)。 从0地址开始的1G地址为DDR与256KB的OCM空间,在学习米联客的资料时,总是疑惑为什么在使用PS侧的DDR时要避开前1M的地址空间,当前的理解是该部分地址空间被PS侧的OCM(Onchip Memory 最后说明在对从设备进行地址分配时,每个从设备的地址最小对齐边界为4K,即地址的低12位全为0,这样表示地址范围大小为2^12=4K,4K对齐最大原因是系统中定义一个page大小是4K。 所以,为了更好的设定每个slave的访问attribue,就给一个slave划分4K空间: ? AXI 协议支持地址非对齐的传输,允许突发传输的首字节地址,即起始地址与突发传输位宽不对齐。
想听听你玩转的独门秘籍,更有机械键盘、鹅厂公仔、CODING 定制公仔等你来拿!
虽然是 15 寸的 MBP,但是有时候也会显得不够用,屏幕小,需要外接一台显示器,当然显示器也不能太差,搞个 4k 的吧 hdmi 的转接线可能会输出不到 60hz,所以显示的就不如 MBP 的屏幕,所以我们需要使用到 口 不过在我使用的时候就出现了几次问题,我以为是转接器的问题,可能真是,小米客服没承认 我将笔记本的充电器插在了转接器上,显示器接在 minidp 口上 合上笔记本盖子,进入睡眠以后重新打开,显示器显示无信号输入 ,也就是无法唤醒外接显示器 出现这种情况,先检测连接线(dp 线是不是有问题)或者转接器的问题 经过一番测试发现都没有问题,重新插拔就可以了,但这样治标不治本,很麻烦 也有可能是顺序有问题,比如小米转接头一端先插入 MBP,然后再将另一端接入显示器(如果任意一个拔掉可能需要重复此先后步骤),这个先后顺序很玄学 我没试过,我是将充电器直接插在笔记本上后测试正常了 所以出现睡眠后不能唤醒外接的 4k 显示器有可能是供电不足吧 ,直接将充电器插到笔记本上即可
为了解决此问题,有多个可以选择的方法,在此控件,我选择的是采用 VisualBrush 的方法。 但是在一些 4k 加百分之 200 的 DPI 缩放设备上,看不到某些 GlyphRun 的内容,本文记录此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法 前置要求: 4k 分辨率屏幕 百分之两百 DPI 缩放 使用 GlyphRun 表示我追踪了代码也没有发现更本质的问题,而且此问题只有在我的此图表控件才有偶尔复现,在能复现的设备上,每次都能用相同的图表数据进行复现。 在能复现的设备上,如果变更了图表的内容,也许就又不复现了 如果将我的图表控件放在 demo 上跑,那也不会有啥锅。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应用层挖的坑。 此问题只有在使用特定的图表内容(很复杂)再加上放入到我的某个特定的应用里面才能复现,要调试 WPF 层的话,必须加入到我的应用层才能开始调试此问题。
最近由于公司项目原因,开始学习入手C++的加壳技术壳的编写,参考文献oBuYiSeng的博客里面详细的介绍了加壳的原理和开发步骤。 个人在开发的时候碰到了一些问题,总结一下,希望对在做加壳的朋友有帮助,如果有不足的地方,望大家指出 个人的开发环境:vs2015 问题一 在构建项目加壳代码Stub.DLL的时候出现LNK2001 :无法解析外部符号 __free 和LNK2001:无法解析外部符号 __memove 等错误的问题 原因:在构建dll项目的时候选择win32的时候选择了支持MFC,当时构建项目是基于mfc的项目, 图一.png 解决:在构建的时候默认不要添加支持MFC的支持 问题二: 在解决问题一后,构建项目后,实现加壳代码后,添加了指定程序入口函数 #pragma comment(linker, image.png 以上问题,目前还没有发现其他的解决方法,如果有哪位大神有其他解决方案,欢迎下方留言指导
前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大家最熟悉的Windows操作系统不断发展。现在Windows已经发展到了Windows10版本。 对于老系统,也只是从课本、老师或者其他人的谈论中了解了一些。毕竟谁也没有这么多的功夫去重新装一个系统,只为了体验一下怀旧的感觉。 当时很多没有计算机的顾客也受到宣传的影响而排队购买软件,但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Windows 95 是什么。 [1656eaffa1e0a711? 这个项目在昨天被开源在了Github上,不过一天Star数就已经突破4K,截止现在2018-8-25-9:08 Star数已经有5.3k,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felixrieseberg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Java面试通关手册”,一个有温度的微信公众号。公众号有大量资料,回复关键字“1”你可能看到想要的东西哦! [1646a3d308a8db1c?
更具体地说,在正常观看条件下,8K显示器在感知细节方面是否比4K显示器更有优势? 然后使用Nuke的cubic滤波器将4K片段上采样到8K,该滤波器将每个像素复制四次再进行平滑,所以上采样后的片段虽然装在8K容器中,但是实际为4K的内容。 为什么要将4K版本上采样到8K? 因为这两个版本将以随机的方式在同一个8K显示器上播放,为了无缝播放每个片段的4K和8K版本,并且不会因为切换分辨率导致触发显示器立即显示输入信号的分辨率,两者都必须在显示器上“看起来”为8K。 当我问Michael Zink这个问题时,他回答说:“我相信你看到很多人评价‘4K比8K好’的原因是,他们真的看不到区别,只是在猜测。 这项研究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显示技术是否对8K的识别能力有影响,如果显示器是8K液晶电视而不是OLED,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吗?我不这么认为,但这需要另一个研究来客观地确定。
gem相关 配置代理 gem 代理设置相关的内容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iMac(OS X)日常开发中各种代理设置方法汇总(shell、Android Studio、gem、npm) 子勰的博客](http ://blog.bihe0832.com/proxy.html),里面有关于如何设置gem的代理以及如何修改镜像的方法 安装部分软件提示don’t have write permissions 问题现象 因为此时使用的是系统自带的 ruby, 他会在尝试往系统库中安装内容。有时候即使是使用sudo或许也不可以安装。 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法: 解决方案 切换用户,使用root尝试或者修改 /Library/Ruby/Gems/XXX 的用户组 重新在别的目录再安装一套ruby 切换用户方法很简单,使用sudo 这样我们自定义的和系统的就可以很好的区分开。
JVM 预热是一个非常头疼而又难解决的问题。本文讨论了在运行在 Kubernetes 集群中的 Java 服务如何解决 JVM 预热问题的一些方法和经验。 我们将 Pod 数量增加了近三倍,以便每个 Pod 在峰值处理约 4k RPM 的吞吐量。 我们在预热机制上做了一些调整,比如允许预热脚本和实际流量有一个短暂的重叠期,但也没有看到显著的改进。最后,我们认为预热脚本的收益太小了,决定放弃。 这种解决方案实际上可能比运行更多的 Pod 更糟糕,因为 Kubernetes 会根据 request 调度 Pod,找到具有 3 个空闲 CPU 容量的节点比找到具有 1 个空闲 CPU 的节点要困难得多 节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它证实了具有 Burstable QoS 的解决方案是有效的。 为了使 Burstable QoS 解决方案正常工作,节点上需要有可用的冗余资源。
添加一个escape_data()的函数,该函数已经会自动识别各种PHP配置环境~ 在SAE平台下面,就更加简单,SAE已经为我们封装好了一个escape函数,直接使用即可 但是问题来了,我这段语句,貌似每次都在执行数据库部分卡住 m=register_success"); 搞半天不知道错在那里打印字符串出来,都没有结果,但是echo($sql),就无显示,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我用的 $mysql->escape() 函数用错了? 求解~ PS:刚才发现,居然cloudflare出了中文版,不过翻译很有问题~
1. 下载地址:https://www.kernel.org/pub/software/scm/git/
我们将 Pod 数量增加了近三倍,以便每个 Pod 在峰值处理约 4k RPM 的吞吐量。 这样就解决了问题,尽管我们的运行容量是稳定状态所需容量的 3 倍,但我们能够在我们的服务中或任何相关服务中没有问题地进行部署。 随着后面几个月里更多的迁移服务,我们开始在其他服务中常常看到这个问题。 我们在预热机制上做了一些调整,比如允许预热脚本和实际流量有一个短暂的重叠期,但也没有看到显著的改进。最后,我们认为预热脚本的收益太小了,决定放弃。 这种解决方案实际上可能比运行更多的 Pod 更糟糕,因为 Kubernetes 会根据 request 调度 Pod,找到具有 3 个空闲 CPU 容量的节点比找到具有 1 个空闲 CPU 的节点要困难得多 为了使 Burstable QoS 解决方案正常工作,节点上需要有可用的冗余资源。
显示器内置了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 但是VGA接口的另一个缺点是它支持的分辨率仅有1080p,在高分辨率下字体容易虚。 同样DVI接口也有相应的缺点,就是它支持的分辨率最大是2560*1600(2K),因此对于4K显示器是达不到想要的效果的。 三、HDMI接口 HDMI接口是目前最主流的接口了。 也因为如此,HDMI成为了当今显示器最常见的接口。 4K 60Hz HDMI2.1 2017年 1080p 240Hz 2K 240Hz 4K 120Hz 8K 30Hz 四、DP接口 **DP(Display Port)接口也是一个最新兴起的接口 目前DP接口发展到1.4版本,能传输10bit的4K 120Hz视频,也可以支持8K 60Hz视频。
用户无法继续通过创建/合并/扩展分区的方式,来扩大TF卡上的根分区,这就导致了TF卡上的多余的剩下的空间无法使用了。 在Nano上,当你用DP口和HDMI口同时接了2个显示器的话,登录屏幕只会显示在HDMI的那个显示器。 同时一旦你登录进去后,DP口上开始出现了NVIDIA的绿色标志,这标志还不是居中的,此时剩下的HDMI屏幕上一片空白。也就是登录前是一个显示器显示,登录后是另外一个。 Lady:很好的设计!! Capture at 4K resolutions using Argus (“cooked” instead of raw) is functional 在Nano上,直接用IMX219摄像头模样,捕获 4K的Raw格式帧(Raw格式就是一种不压缩的格式,能最大程度的保留原始画幅),会出现图像损坏。
我在KDE Neon和最新的KDE版本以及运行Cinnamon的Linux Mint上遇到了问题。 但是我只是注意到4K屏幕(我的型号具有FHD屏幕(根据需要)),因此这可能解释了其中的区别。 这是一个有趣的调查方法。 之前,我曾认为显示器的分辨率可能是罪魁祸首,但由于我无法想象1080p和4K之间的差异会产生任何有意义的影响,因此忽略了它。 当然,在13英寸显示器上以100%缩放比例运行4K并非完全理想,因此我开始尝试使用分辨率和缩放因子的不同组合来确定某些组合是否比其他组合多或少。 我最终在2048×1152的适当中间位置上以100%的比例缩放,将UI字体设置为11。当然,这并不能最佳地利用4K显示屏,但是看起来不错,清晰、尺寸正确,并完全可用。
移动HDR专门用于将类似的体验从4K电视带到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再次,这都是关于使用显示器的技能,提供惊人的颜色并控制背光以提供更好的视频性能。 它与亮度有很大关系,因为显示器能够在应该被认为很亮的区域中推动亮度确实会有所不同。许多移动设备的显示器使用不足,HDR可以更好地利用显示器的显示能力。 标志可以应用于所有提供HDR内容(但不一定是4K分辨率)的设备。 显示屏上的自动调光怎么办 电池寿命一直是智能手机用户关注的问题,但是HDR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高的峰值亮度,以提高对比度并充分利用其他10位彩色数据。 电池寿命一直是智能手机用户关注的问题,但是HDR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高的峰值亮度,以提高对比度并充分利用其他10位彩色数据。
也可以在台式机上接两个显示器,台式机只要是独立显卡的,都有多个视频接口(hdmi,dp等)。工作的时候,可以把一些内容拖动到另一个显示器上显示。 我的笔记本是Dell XPS 13的,有雷电3接口(看上去像type-c接口,几乎所有的两年内出品的电脑都带这个接口了),只能再带动一个显示屏。怎么办?有问题,上知乎,看看别的程序员是怎么弄的。 笔记本只需要接一根线即可图中的装备:笔记本买了一个立式架子,只需要插上雷电口即可工作了,图中两台显示器一台是AOC 27寸4k的,一台是Dell 24寸1080p的可以旋转的,用扩展坞的显卡带动。 扩展坞:某宝的Dell WD15(二手价格2xx),如果要带动两台4k 60hz的显示器,那么用Dell TB16(二手价格5xx)。 识别后的公式,可以导出tex或者保存为word文件表格识别一般的OCR软件识别文字都问题不大,但是表格识别却是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这里推荐下腾讯优图的接口,目前每天200次识别免费。
新的架构允许它以每秒60帧的速度输出到最高4K分辨率的显示器上,或者支持最高4K 30 Hz的双显示器。 我非常喜欢能够输出到双显示器上,这是我每天在工作和家里都要做的事情。而且,由于我这些天的日常工作大多是在网络浏览器中进行的,所以我使用Chromium编写、编辑和研究文章都没有问题。 从microSD卡上打开应用程序和标签,与现代的、SSD供电的PC相比,系统显得很迟钝。不过,可以在Raspberry Pi 4上连接一个外部SSD来解决这个问题。 树莓Pi 4上的视频播放 树莓Pi 4具有双HDMI端口,每个端口可以连接到一个单独的显示器或电视,并可以在高达4K(3840 x 2160)分辨率下运行。 如果你有多个4K显示器,你有一个选择:你可以在一个有点迟钝的30赫兹刷新率运行每个屏幕,或者你可以在设置菜单中启用4K模式,将电压提高一点,这样你就可以在4K和60赫兹下运行一个显示器,而另一个显示器在
真正的问题在于,不同的2.4 GHz无线技术满足了同一设备的不同需求,因此必须要在同时运行而不会出现明显的性能退化。 其结果是,这些控制器上低功率无线电的任务周期在不断增加。有效的共存战略必须确保对WiFi和其他无线电协议之间的干扰进行管理,并尽量减少其对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 在提出IEEE 802.11 n 的40 MHz 模式时,Wi-Fi 标准预测到了与其他2.4 GHz ISM 设备的潜在问题。 这样就释放了EFR32上的 GPIO 引脚,并且消除了电路板的痕迹。 此外,随着家庭和智能建筑系统越来越多地增加云连接,越来越多的家庭控制器会将 Wi-Fi添加到现有的低功耗无线设备上。
数字文博采集与建模(DMAM ),基于人工智能视觉识别技术,能快速准确采集实景,自动生成数字3D场景,以微米级精度实现文物三维互动。通过三维数字化技术,能实现720°VR实景漫游、虚拟漫游,为您提供如临现场的空间漫游体验。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