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结构MRI和fNIRS结合:老年人双任务行走多模态神经成像研究

由美国耶希瓦大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格鲁斯磁共振研究中心团队主导的一项双任务行走的多模态神经影像研究发表在NeuroImage期刊上。该研究通过结合从55名相对健康的老年人样本上收集到的灰质体积和从单任务到双任务行走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变化以期阐明步态的神经生理学基础,从而来弥合该领域结构-功能的研究缺口。利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在控制了包括任务表现在内的协变量的基础上,发现灰质体积在从单任务行走到双任务行走中对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变化上具有调节作用。还发现额叶灰质体积与任务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交互作用,具体来说,与单任务行走相比,双任务行走期间氧合血红蛋白浓度的增加与额叶灰质体积的减少有关。局部分析证明双侧额上回和喙中回对该结果贡献较大。这些发现为老年人大脑激活中的神经低效性的概念提供了支持,并可能对于确定用于预测未来移动能力低下和跌倒风险的有效临床生物学标记具有实质性意义。

03

分段长度对EEG功能连接和脑网络组织的影响

图论和网络科学工具揭示了静息状态脑电分析中脑功能组织的基本机制。然而,仍不清楚几个方法学方面如何可能使重构的功能网络的拓扑产生偏差。在此背景下,文献显示所选分段的长度不一致,阻碍了不同研究结果之间的有意义的比较。本研究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受分段长度对功能连通性和网络重建影响的网络方法。采用不同时间间隔(1、2、4、6、8、10、12、14和16s)对18名健康志愿者的静息状态脑电图进行相位滞后指数(PLI)和振幅包络相关(AEC)测量。通过计算加权聚类系数(CCw)、加权特征路径长度(Lw)和最小生成树参数(MST)对网络拓扑进行评估。分析在电极和源空间数据上进行。电极分析结果显示,PLI和AEC的平均值都随着分段长度的增加而降低,PLI在12s和AEC在6s有稳定的趋势。此外,CCw和Lw表现出非常相似的行为,基于AEC的指标在稳定性方面更可靠。一般来说,MST参数在短时间内稳定,特别是基于PLI的MST (1-6 s,而AEC为4-8 s)。在源水平,结果更加可靠,基于PLI的MST的结果稳定可以达到1 s。这表明,PLI和AEC都依赖于分段长度,这对重建的网络拓扑结构有影响,特别是在电极上。源水平的MST拓扑对分段长度的差异不敏感,因此可以对不同研究的脑网络拓扑进行比较。本文发表在Journal of Neural Engineering杂志。

02

Nature medicine:基于可穿戴运动追踪数据早期识别帕金森疾病

摘要:帕金森病是一种具有长期潜伏期的神经退行性运动障碍,目前尚无治疗方法。可靠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可能会改变开发神经保护治疗的努力,但仍有待确定。利用UK Biobank,我们研究了加速度计在普通人群中识别前驱帕金森病的预测价值,并将这种数字生物标志物与基于遗传、生活方式、血液生化或前驱症状数据的模型进行了比较。使用加速度计数据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在区分临床诊断的帕金森病和诊断前7年的前驱帕金森病与普通人群方面的测试性能优于所有其他测试模。加速度计是一种潜在的重要、低成本的筛查工具,用于确定有患帕金森病风险的人,并确定神经保护治疗临床试验的参与者。

02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