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实践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写文章

人工智能智能手机伪AI元年

所以,至少在2017年,我们可能正在经历一个假的智能手机AI元年。 2、为什么说手机人工智能是伪AI 智能手机加持人工智能这件事情,在2016年被手机厂商发掘,并逐渐成为新品发布会上的必备环节。但发布会上宣传的AI是凭空冒出来的吗? 对于这个问题,事实上无法否认人工智能在智能手机上所带来的新体验,但从逻辑上来讲AI现在还是伪需求。 很简单的道理,没了AI智能手机就不智能了吗?用户的体验会大打折扣吗? 4、现阶段智能手机的AI上限 现阶段智能手机所能达到的AI上限到底在哪儿,厂商在发布会上所吹嘘的功能无非也就是语音助手、个性推送、学习用户习惯、优化系统调度等等,新瓶装老酒罢了。 所以说现阶段智能手机的AI上限,这个命题压根儿就不存在。 5、手机对于人工智能的意义 手机对于人工智能的意义,可能不在于能实现多少AI体验的落地。

854100

算法“黑箱”下AI信任存疑,可解释性AI迎来发展“元年

对于AI而言,人们由于不清楚AI是如何对决策进行判断的,某些场景下,“人工智能”到“人工智障”往往也只有一步之遥。 而打破这种问题的关键,在于对AI技术的可解释性。 在现阶段,除了部分领域之外,可解释性现已成为AI的关键要求。 机器学习中的AI算法“黑箱” 随着AI已经成为通用型的技术,人类对AI一直抱有更高的期待。 刚刚过去的2021年,被业内专家公认为是AI的可解释元年,而不仅仅是在学界,产业界也在积极探索让AI更加透明、可解释。 可解释的AI是人工智能 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 AI可解释性问题之所以受到重视,主要因为AI的发展虽然变得越来越强大,但也变得越来越“黑”,再者AI虽然变得越来越实用,其可靠性和应用范围也得到提高。 可解释的AI有助于促进最终用户的信任、模型可审计性和AI的高效使用,同时还降低了使用AI所面临的合规性、法律、安全和声誉风险。

30410
  • 广告
    关闭

    【玩转 GPU】有奖征文

    精美礼品等你拿!

  •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中日两国跨入了5G+AI视频技术发展元年

    ,开始大规模用AI生产技术解决5G时代的内容及图像质量。 而AI技术的加入,可以使信息介质融合互换更快速、更低价、更有效,如前端内容采写可通过AI技术一键生成与之匹配的视频、音频等,改变内容开发整个过程,从内容创造、生成机制、影响力提前预测、观察数据等方面。 首先,AI生成工具提高绘画产业链生产效率。 自动上色 AI 工具的成功商用,让画师的制作进一步简化。 “电影制作过程中,虽然经过AI生成的画面,还需要作画监督进行修正”,担任《FLCL Progressive》第五话监督的末泽慧就表示,“但AI给工作带来的便利超过麻烦,随着AI学会的越多,需要人工修缮的地方就会越来越少 对于动画制作公司来说,AI 的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就是制作成本的降低。

    45810

    【2018将成为AGI元年】13名专家盘点2017最重要AI事件,预测AGI将取代AI

    2018,AI将走向成熟,迎来全球“AI-first”经济突破,可解释性和透明度将得到更多关注。 2017年,围绕AI的社会问题也在延续(升级)。伊隆·马斯克(Elon Musk)认为我们越来越接近杀手AI的观点继续发酵,令许多人感到沮丧。关于AI在未来几年将如何影响工作,也有很多讨论。 2018年将是AI成熟的一年 Ajit Jaokar:主任数据科学家,牛津大学物联网数据科学课程的创建者。 2017年是AI的一年。2018年将是AI成熟的一年。 AI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h2o.ai这类公司则简化了部署AI的复杂性。 AI正越来越多地用于竞争优势,尤其是在工业物联网、零售和医疗领域,这将导致更大的颠覆。 AI也正在迅速地部署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带来许多新的机会,但也将导致更多职业消失)。 我认为AI正在通过嵌入式AI(即跨越企业和物联网的数据科学模型)融合传统的企业和更广泛的供应链。

    59150

    2018:视频标准混战的元年序幕

    文 / 李大龙 距离2013年HEVC标准正式定稿问世已经过去5年,按照视频编码技术10年一个朝代的历史规律,2018年本该是HEVC一统天下、俯视寰宇的黄金时代,然而近年来在AI技术加持下结合感知编码 图 5 浏览器平台上的H.264/AVC与HEVC生态(红色为不支持相应Codec格式) 相比版权结构的基因性缺陷和生态链的不服水土,近年来AI技术导向下的感知编码(以下简称CAE)则让HEVC有点走天时的背运 CAE的技术细节不属于本文讨论范畴,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AI辅助编码,例如常见的Per-Title或者Per-Scene/Per-Segment架构,对Codec的改造并非in-loop方式的,这带来了天然的码流兼容性优势 ,同时也使得其大规模部署几乎完全解耦于具体Codec,而仅是AI参数的业务属性fine-tuning。

    36320

    硅谷AI人才7位薪酬时代开启,甲骨文600万美元年薪挖AI专家

    AI人才抢夺战的激烈程度。 Oracle为挖人,给AI专家开出600万美元高薪 有消息称,甲骨文至少为一名候选人提供了600万美元的一揽子计划,其中包括薪资和股权激励措施,以说服他们加入公司。 去年10月,《纽约时报》刊登调查报道,表示博士毕业的AI人才工资加股权通常在30万到50万美元之间,一些有名的大牛更是高达几千万美元(不过股票行权时间有4到5年)。 国内AI人才争夺大战更火爆 在国内,人工智能人才供需不平衡比国外更严重。 据业内人士介绍,北美地区人工智能开发相关职位的供求比例接近1:3,而国内这个数字则仅为1:10。 看来短时间内,这场AI人才争夺战恐怕很难降温。

    34500

    2021年,隐私计算进入商业落地元年

    隐私计算进入商业落地元年 从技术角度看,隐私计算最大的特点是实现数据的“可用不可见”。目前隐私计算领域主流的技术路线包括三类,即多方安全计算(MPC)、联邦学习、可信执行环境(TEE)。 隐私计算能够有效助力医学影像识别、疾病筛查、AI辅助诊疗、智能问诊咨询等。例如多家医疗机构可以通过横向联邦学习联合构建目标检测模型,用于辅助通过医疗图像的疾病检查(如肺部X光片检查等)。 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在保护数据隐私的背景下,2020年成为隐私计算的技术元年,2021年则是隐私计算的商业落地年。 隐私计算发展仍面临挑战 虽然市场潜力巨大,但隐私计算整体还处于初期阶段。

    25720

    提升研发质量,元年科技是怎么做的?

    本文整理自元年科技研发流程总监周晓芳在TAPD思享汇上的分享,为大家分享元年科技如何通过TAPD标准化、规范化研发流程,如何通过TAPD量化质量管理,高效交付业务价值。 Part 1 元年科技敏捷项目管理背景和管理思路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逐渐深化发展,元年科技的客户规模越来越大,对团队持续交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元年科技开始在研发流程上面临以下痛点:  · 时间紧、任务重 Part 2 元年科技基于TAPD的项目管理实践 (一)TAPD助力开发全流程规范化、标准化 1、元年科技开发流程特点:IPD+敏捷 元年科技的开发流程,实际上是IPD加敏捷开发的研发模式。 可以说IPD加敏捷的开发流程模式,是我们元年科技本身的开发流程模式的重要特点。 总之,研发流程的改进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元年科技比起以前有很大的进步,我们的研发效率和质量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9740

    提升研发质量,元年科技是怎么做的?

    本文整理自元年科技研发流程总监周晓芳在TAPD思享汇上的分享,为大家分享元年科技如何通过TAPD标准化、规范化研发流程,如何通过TAPD量化质量管理,高效交付业务价值。 Part 1 元年科技敏捷项目管理背景和管理思路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逐渐深化发展,元年科技的客户规模越来越大,对团队持续交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元年科技开始在研发流程上面临以下痛点:  · 时间紧、任务重 Part 2 元年科技基于TAPD的项目管理实践 (一)TAPD助力开发全流程规范化、标准化 1、元年科技开发流程特点:IPD+敏捷 元年科技的开发流程,实际上是IPD加敏捷开发的研发模式。 可以说IPD加敏捷的开发流程模式,是我们元年科技本身的开发流程模式的重要特点。 3、多角色协同的复杂需求管理实践 元年的产品实际上是财务管理软件,通常会涉及到一些人机交互界面,因此会涉及到UI、UX的设计。

    12440

    关注

    腾讯云开发者公众号
    10元无门槛代金券
    洞察腾讯核心技术
    剖析业界实践案例
    腾讯云开发者公众号二维码

    相关产品

    • 人脸融合

      人脸融合

      腾讯云神图·人脸融合通过快速精准地定位人脸关键点,将用户上传的照片与特定形象进行面部层面融合,使生成的图片同时具备用户与特定形象的外貌特征,支持单脸、多脸、选脸融合,满足不同的营销活动需求……

    相关资讯

    热门标签

    活动推荐

      运营活动

      活动名称
      广告关闭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