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一个python中的小技巧:and-or 看下面这段代码: a = "heaven" b = "hell" c = True and a or b print c d = False and 所以,and-or真正的技巧在于,确保a的值不会为假。 在两个常量值进行选择时,and-or会让你的代码更简单。但如果你觉得这个技巧带来的副作用已经让你头大了,没关系,用if-else可以做相同的事情。 不过在python的某些情况下,你可能没法使用if语句,比如lambda函数中,这时候你可能就需要and-or的帮助了。 什么是lambda函数?
前言 python的and、or逻辑运算是非常基础的应用,但是你真的明白它们组合起来运算的本质吗,有的人说and-or是python里面的三元运算符,这种说法正确吗? 目录 一、and、or、and-or高级应用 1.1 多个and并列 1.2 多个or并列 1.3 and-or并列 1.4 总结 一、and、or、and-or高级应用 此即为所谓的逻辑运算符,我们在判断条件的时候 所以下面来分析一下and-or的本质 In [1]: a="hello" In [2]: b="world" In [3]: c=1 and a or b #等价于 True and a or b ,也就不会为False,也就保证了and-or中间的部分为True,如下所示: cond_expr1 and [cond_expr2] or cond_expr3 #将and-or中间的表达式用列表包装 和1.2里面所说的内容,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and-or的本质依旧是逻辑运算,把握本质,怎么变化都不怕!
精美礼品等你拿!
论文 AOGNets: Deep AND-OR Grammar Networks for Visual Recognition 链接 https://www.paperweekly.site/papers 模型介绍 整个模型概览图如下: 中间有 4 个 AOG 构建块,每个 AOG 块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AOG 的全称叫 AND-OR graph,是一种语法模型(grammer model)。
如果有一个值为真,or 立刻返回该值 如果所有的值都为假,or 返回最后一个假值 注意 or 在布尔上下文中会一直进行表达式演算直到找到第一个真值,然后就会忽略剩余的比较值 and-or: and-or and-or主要是用来模仿 三目运算符 bool?a:b的,即当表达式bool为真,则取a否则取b。 and-or 技巧,bool and a or b 表达式,当 a 在布尔上下文中的值为假时,不会像 C 语言表达式 bool ? a : b 那样工作。 安全使用and-or 代码如下: a="" b="second" (1 and [a] or [b]) [''] (1 and [a] or [b])[0] '' 一个负责的程序员应该将 and-or 技巧封装成一个函数: 代码如下: def choose(bool,a,b): return (bool and [a] or [b])[0] print choose
Introduction 此篇文章总结python一些常见的技术问题,每一个都是简短的解释,篇幅不大,不断更新中… 解释一下python的 and-or 语法 python的and-or常常被用来实现类 return "middle" else: return "small" a > 5 and "big" or a > 3 and "middle" or "small" 但是要注意and-or
false_part a,b=2,3 c=a if a>b else b >>> print c 3 a,b=2,1 c=a if a>b else b >>> print c 2 2》利用and-or >>> 'python' or [3,4] or () 'python' >>> '' or [] or () () 然后,我们利用and-or条件判断的特性来实现三元条件判断: a,b=2,1
在该算法中: 明确地将有关反应的信息保存为“AND-OR”树中的节点,其中“AND”类型的节点对应于反应,而“OR”类型的节点对应于分子。 基于AND-OR树表示,作者提出了一种类A*的规划算法,该算法由从过去的逆合成设计经验中学习到的神经网络指导。 图1 Retro* 算法 搜索树T是AND-OR树,其中分子节点为“OR”节点,反应节点为“AND”节点。它以单个根分子节点(即目标分子t)开始搜索树T。 然后用单步模型B(u)扩展u,并用一个AND-OR树桩增长T。最终,对u有潜在依赖性的节点将被更新。 ? 图2 Retro *算法框架 ?
for method in methodList]) 用可选和命名参数定义和调用函数 用str强制转换任意值为字符串形式 用getattr动态得到函数和其它属性的引用 扩展列表解析语法实现列表过滤 识别and-or
and-or 用于条件选择的问题 以上的投票事件发生在 2004 年 3 月,但是,在 PEP 被拒绝后,相关话题的讨论并未平息,因为大家总想找一种简洁的方式来替换“if-else“。 在没有更好的方案前,“and-or”是比较常见的条件选择写法,PEP-308 也提及了它,也指出了当“expression1”为假的情况,还认为这种方案是丑陋和令人费解的。 以我现在的视角分析,其实就是开发者们不满足于“if-else”的现状,但是当时流行的“and-or”写法并不够好,因此,大家期望 Python 设计出新的规范性语法,来解决这个痛点。 其次,为了验证X if C else Y 的有效性,Guido 排查了标准库中所有“and-or”组合的写法,发现那些C and X or Y 写法都可以被X if C else Y 替换掉。 最后采用**X if C else Y** 这种设计,主要的意图其实是消除“and-or”写法的隐患,这种设计简明易读,非常好用。
更高级的用法就是用and-or c = (a > b and [a] or [b])[0] 这种方法如果你第一眼没看懂,那就是和我一样,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如果你了解and和or的机制,瞬间会恍然大悟的,
在布尔上下文中从左到右演算值,就像and一样,如果有一个值为真, or立即返回该值 2 如果所有的值都为假,or返回最后一个假值 3 注意or在布尔上下文中会一直进行表示式演算直到找到一个真值 ,然后就会忽略 剩余的比较值 and-or
I propose my own solution --- the spatial, temporal and causal and-or graph (STC-AOG) as a unifying representation
SR锁存器真值表 SR NAND 锁存器的符号 SR AND-OR 锁存器 一个 SR AND-OR 锁存器。浅绿色表示逻辑“1”,深绿色表示逻辑“0”。锁存器当前处于保持模式(无变化)。 SR AND-OR 锁存器真值表 请注意,SR AND-OR 锁存器具有明确定义 S = 1、R = 1 的优点。在上述版本的 SR AND-OR 锁存器中,它优先于 R 信号而不是 S 信号。 SR AND-OR 锁存器更容易理解,因为两个门都可以单独解释。当 S 或 R 均未设置时,或门和与门都处于“保持模式”,即它们的输出是来自反馈回路的输入。 请注意,SR AND-OR 锁存器可以使用逻辑转换转换为 SR NOR 锁存器:将 OR 门的输出和 AND 门的第二个输入反相,并在这两个添加的反相器之间连接反相 Q 输出;根据德摩根定律,两个输入反转的与门等效于或非门
A Causal And-Or Graph Model for Visibility Fluent Reasoning in Tracking Interacting Objects(用于跟踪交互对象可见性的一种因果关系图模型 We introduce a Causal And-Or Graph (C-AOG) to represent the causal-effect relations between an object's
http://www.kuqin.com/diveinto_python_document/apihelper_lambda.html 解释一下python的 and-or 语法 http://www.kuqin.com
现在有了能存 0 和 1 的电路,为了做出有用的存储 (memory) , 我们把两个电路结合起来,这叫 "AND-OR 锁存器",它有两个输入, "设置"输入, 把输出变成 1, "复位"输入,把输出变成
因为它后面跟着一个NOR门,所以可以将这两个门重新映射到一个AND-OR门加上一个反向器,所以高活动性网络就值存在模块内部。现在,高活动性节点(与栅的输出)驱动更小的电容,降低了动态功耗。
AND-OR graphs.
用户可以选择其中几个参数more/equal而另外的选择less/equal,也可以假如AND-OR 参数。这些可以马上知道结果例如“哪些节点有高中介性值和高stress同时低离心值?”
AND-OR AND 和OR 可在 WHERE 子语句中把两个或多个条件结合起来。 如果第一个条件和第二个条件都成立,则 AND 运算符显示一条记录。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