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c语言大一基本理解笔记1

笔记// /*所谓程序,就是一组计算机能识别和执行的指令,计算机的本质是程序的机器;计算机工作基于二进制,从根本上说,计算机只能识别和接受0和1组成的指令,这种计算机能识别和接受的二进制代码称为机器指令;机器指令的集合就是该计算机的机器语言; / /#include <stdio.h> //这是编译预处理指令int main() //定义主函数 { //主函数开始的标志 printf(“this is a Cprogram.\n”); //输入所指定的一行信息 return 0; //函数执行完毕的时返回函数值0 } / //函数结束的标志 // /**/表注释; /#include <stdio.h> //这是编译预处理指令int main() //这是编译预处理指令{ //函数开始 int a,b,sum; //程序声明部分,定义a,b,sum为整形变量 a=123; //对变量a进行赋值 b=456; //进行a加b的运算,并将结果存放在变量sum sum=a+b; //进行a+b的运算,并把结果存放在变量sum printf(“sum is %d\n”,sum) //输出结果 ,d表示用“十进制输出”, //在执行printf函数时,将sum变量的值取代双撇号中的%d return 0; //使函数返回值为 0 } */ //函数结束 /*c语言的程序结构 1一个程序由一个或多个源程序文件组成; &1.预处理指令 #include<stdio.h>,#define; 对于#include <stdio.h>来说;就是将stdio.h文件内容读取进来; 由预处理得到的结果与程序其他部分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可以用来编译的最后的源程序;最后由编译器正式编译,才得到目标程序 &2.全局声明 int a,b,sum; 放到main函数前面,这就是全局声明;在函数外面的声明变量叫全局变量。 如果在程序开头(定义函数之前)声明的变量,在整个源程序文件范围内有效, 在函数中声明的变量叫局部变量;只在函数范围内有效 &3.函数定义 max函数,要指定每个函数的功能。在调用这些函数时,会完成函数定义中指定的功能 2函数是c程序的主要的组成部分。&1一个c语言程序由一个或多个函数组成,必须包含一个main函数(且只能有一个main函数) &2一个小程序只包含一个源程序文件,在一个源程序文件中包含若干个函数(其中有一个main函数); 当函数规模大的时候,包含函数的数量多,放在一个文件中显的太大,不便于调试和编译, 为了方便 可以将一个源程序分为若干个源程序,若干源个程序又包含若干个函数 &3在进行编译的时是以源程序文件为对象进行的,在分别对各源程序文件进行编译并得到相应的目标程序后, 再将这些目标程序连接为一个统一的二进制的可执行编程 &4 c语言的这种特点使得容易实现程序模块化 ,在程序中调用函数可以是系统提供的函数库(printf.scanf)也可以自己设计,(max。min) 3.一个函数包括两个部分 &1函数首部。即函数的第一行,包括函数名(max),函数类型(int),函数属性(int),函数参数(形式参数)名(x.y) .参数类型(int) &2函数体。即函数首部下面的花括号内的部分。如果一个函数中包括有多层话括号,则最外层的一对花括号是函数体的范围 函数体一般包括以下部分 *1声明部分,包括定义在本函数中用到的变量,在上面例子的main函数中的定义变量“int a,b,sum”,在本函数所调用函数进行声明 *2执行部分。由若干个语句组成,指定在函数中进行的操作。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没有声明部分;甚至可以既无声明部分也无执行部分,如。void dump(){}是一个空函数,什么也不做,但这是合法的

03

6-基本数据类型

本文目录 一、取值范围 二、char 三、说明符 四、强制类型转换 C语言有丰富的数据类型,因此它很适合用来编写数据库,如DB2、Oracle等大型数据库都是C语言写的。其中,提供了4种最常用的基本数据类型:char、int、float、double,使用这些数据类型,我们就可以定义相应的变量来存储数据。这讲就来深入研究一下基本数据类型的一些使用细节。 一、取值范围 我们已经知道,不同数据类型所占的存储空间是不一样的。比如在64bit编译器环境下,char类型占用1个字节,int类型占用4个字节。字节长度不一样,包含的二进制位数就不一样,能表示的数据范围也就不一样。因此,int类型能表示的数据范围肯定比char类型大。下面来简单算算64bit编译器环境下int类型的取值范围。 1.推算int类型的取值范围 int类型占用4个字节,所以一共32位,那么按理来说,取值范围应该是: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也就是10进制的0 ~ 232 - 1。但是int类型是有正负之分的,包括了正数和负数,那怎么表示负数呢?就是拿最高位来当符号位,当最高位为0就是正数,最高位为1则是负数。即:1000 0000 1001 1011 1000 0000 1001 1011就是一个负数,0000 1001 0000 1101 0000 1001 0000 1101是一个正数。由于最高位是0才代表正数,因此最大的正数是0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也就是231 - 1。而最小的负数就是1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也就是-231(为什么是这个值呢?可以根据前面章节提到的负数的二进制形式,自己去换算一下,看看1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是不是-231。算不出也不用去纠结,不影响写代码,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完了)。因此,int类型的取值范围是-231 ~ 231 - 1。 注意:这个推算过程是不用掌握的,大致知道过程就行了,而且这个结论也不用去记,大致知道范围就行了。 2.各种数据类型的取值范围 int类型的取值范围已经会算了,那么其他数据类型的取值范围就能够以此类推。 (注:float和double由于是小数,它们的存储方式是特别不一样的,所以它们取值范围的算法也很不一样,这里不做介绍,也不用去掌握。e38表示乘以10的38次方,e-38表示乘以10的负38次方。) 上面表格中列出的只是64bit编译器环境下的情况。如果你的编译器是16bit或者32bit,这些数据类型的取值范围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int类型,在16bit编译器环境下是占用2个字节的,共16bit,所以int类型的取值范围是:-215 ~ 215 - 1。 3.数值越界 1> 例子演示 前面已经看到,每种数据类型都有自己的取值范围。如果给一个变量赋值了一个超出取值范围的数值,那后果会不堪设想。

01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