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实践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写文章

GMV飞升,有赞的亏损病仍然无解?

从三季度财报来看,有赞无论是GMV还是都表现亮眼。但是从盈利能力来看,其长期以来存在的亏损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另外高度依赖微信生态,也让外界对有赞能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存有顾虑。 GMV双增长 据财报数据显示,有赞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13.07亿元,同比增长65.4%;有赞服务商家的GMV达到723亿元,同比增长达90%;新增付费商家数量为45328家,同比增长22%。 从财报来看,无论是GMV还是的增长,有赞均表现亮眼。 有赞的业绩之所以能保持高增长前三季度入驻有赞的付费商家以及接入的流量平台增多不无关系。 正是这种数字化的优势,帮助有赞在本季度实现了GMV的快速上涨。 数字化驱动成效显著 在疫情倒逼下,商家在经营上存在的诸如业绩增长难、顾客留存难、协同管理难等痛点问题一一显现。 有赞作为一种工具型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它既不负责获取流量又不负责直接运营,只是为商家提供技术支持借助软件赚取服务费,单一的变现方式也是导致其亏损难止的原因。

25150

图森未来:增长亏损扩大并行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第二季图森未来实现148.2万美元,同比增长463.5%,环比上一季度增长57%。对此,图森未来方面表示:“主要由于自营车队合作伙伴车队的商业利用率显著提升。” 财报发布当日,图森未来股价下跌9.91%,报收于33.91美元/股,总市值达70.89亿美元,上市首日40美元股价、84.8亿美元市值相比,回落了不少。 图森未来的特制的L4自动驾驶卡车预定数量总计为6775辆,较一季度新增预订1000辆;在行驶里程方面,图森未来第二季度道路行驶里程为460万英里,环比增长26%;地图映射英里总计达8500英里,环比增长70%;英里数为 正在Navistar合作研发L4自动驾驶卡车,目标在2024年实现量产。” 不过成本重压摆在图森未来眼前,能否撑过“成本高于”的初始阶段未可知。 另外,8月3日自动驾驶卡车技术运营公司嬴彻科技宣布完成2.7亿美元B轮股权融资; 嬴彻科技东风商用车、中国重汽分别联合研发的两款搭载轩辕系统的L3重卡,预计于2021年底量产交付;小马智行成立卡车事业部

18310
  • 广告
    关闭

    【玩转 GPU】有奖征文

    精美礼品等你拿!

  •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ToB月报|8月融资金融超66亿,多家企业半年财报显示ToB业务呈增长

    其中,云服务软件业务实现收入35.11亿元,同比增长19.0%。云服务业务(不含金融类云服务)收入22.99亿元,同比增长52.6%,保持高增长势头。 财报显示,腾讯2022年上半年为2695亿元(40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 腾讯2022年第二季度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为422亿元,同比增长1%,金融科技服务收入占腾讯比例为32% 微盟公布上半年财报,上半年9亿,毛利达到5.98亿 8月15日,微盟(2013.HK)披露2022年上半年财报。财报显示,微盟2022年上半年9亿,毛利达到5.98亿。 有赞发布半年报:GMV同比基本持平,二季度亏损窄 8月9日晚间,中国有赞(08083.HK)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 2022年上半年,中国有赞的GMV约为人民币479亿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来自非快手渠道的GMV同比增长约25%。门店SaaS业务GMV约为人民币194亿元,占比提升至41%。

    18020

    拼多多越来越赚钱了?

    拼多多和利润之所以能在第三季度依旧维持正增长,与其各项业务的亮眼表现不无关系。众所周知,拼多多的业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在线营销服务和其他、交易服务、商品销售。 而截止目前,多多买菜在社区团购领域已经在规模上的总单量、GMV,以及利润端UE单位经济上成功实现了全面领先。拼多多和利润的高增长,还有赖于其成本控制能力的进一步增强。 财报显示,拼多多2022年Q3运营成本达到176.54亿元,去年同期的128.078亿元相比虽然增长了38%,但这一增速远低于的同比增速;而且其占收入的比例也从上年同期的59.6%下降至本季度的49.7 一是,拼多多三季度和利润大幅超预期增长的态势,要想长期保持下去仍有一定难度。拼多多三季度能取得如此成绩虽然有其实力的影响,但也同样存在偶发性。 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在海外的发展势头虽然很好,但毕竟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即便是用户规模和成交量有所提升,早期阶段也很难产生太多

    17330

    达达,不能只做京东的达达

    财报显示,达达集团2021年第四季度实现总为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2021年全年实现总69亿元,同比增长78%。 财报显示,达达快送2021年第四季度实现7亿元,同比增长81%;2021年全年实现28亿元,同比增长83%。而达达快送2021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大增,则多方面因素有关。 其次,高增长达达快送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有一定关系。比如,达达优拣提升了商家拣货的能力和效率,这使得达达优拣覆盖的门店数得到持续扩张。据悉截至2021年底,达达优拣服务已覆盖约500个商超门店。 财报显示,京东到家2021年第四季度为13亿元,2021年全年为41亿元,同比增长了80%,京东到家平台的GMV也上升到了431亿元。而京东到家的业绩之所以增长如此迅猛,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 对达达集团来说,京东集团合作能让其扩大业务,更好地应对行业竞争。无论是从、盈利、和市占率,还是从订单密度、配送单价、活跃用户数等方面来看,达达集团在即时配送和本地生活领域并没有太大的竞争力。

    17620

    京东落地“新长期主义”

    财报数据显示:京东在第三季度2435.35亿元,同比增长11.4%;毛利润361.96亿元,毛利率14.9%,去年同期的这两个财务指标分别为310.92亿元和14.2%;经营利润87.28亿元,经营利润率则达到了 京东各板块除了物流以外,其他的增长力度都偏孱弱;但相对的,京东在本季度87.28亿元的经营利润,不仅大大超过了市场预期,也创下了历史新高,经营利润率相较去年同期,改善幅度大约为2.4个百分点。 随着美团优选、美团闪购、多多买菜、兴盛优选这些竞争对手将“本地生活服务”的商业模式进一步跑通,它们的GMV也随之增长,于是挤压了京东的生存空间。 总的来说,京东数码家电和一般商品的增速在放缓是毋庸置疑的,但究其根本,其实环境和竞争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局部实现高增长在整体增长放缓的另一头,是京东物流在第三季度“局部地”产生了高增长。 具体表现为增长的同时,整体费用不增反降(290.99亿元→286.97亿元)。

    13530

    藏在达达财报里的稳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达达集团的当季总为20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了74%。 具体到业务来看,达达快送为6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则为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了40%;京东到家为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80%。 相较于达达快送,京东到家对整个集团的影响似乎更大。单从构成来看,京东到家已经贡献了近7成的,而京东到家的能够保持高增长,则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在盈利方面,达达集团实现了亏损窄。随着消费者对即时零售接受度的不断提高,即时零售的市场规模也持续扩大,达达集团的也维持着较高的增长态势,然而与之相伴的还有亏损居高不下的问题。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尽管目前达达集团并未摆脱亏损困局,但其亏损有所窄。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达达集团的净亏损为6.04亿元,2021年同期的净亏损7.1亿元相比有所窄。

    12010

    盈利财报背后,唯品会的一省再省

    虽然,净利润双双出现下降,但当时唯品会对接下来的业绩表现持有乐观的态度,“服饰需求的回暖是很明显的”。 在GMV方面,唯品会第二季度实现了9%的同比增长,从上一年的人民币227亿元增长至2020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241亿元;在订单总数方面,同比增长15%,从上一年同期的1.478亿增长至1.705亿;在活跃用户方面 在2020年第二季度唯品会的增速为6%,在接入了腾讯以及京东之后,也没有使唯品会的增速得到保证。 今年第二季度京东营增速为33.8%,而唯品会的增速不到两位数,对接下来第三季度的增速预测也仅在5%-10%之间。 由此,尽管目前唯品会还保持着净利润的双双增长,但是仅仅靠着“降本”“特卖”唯品会还能走多长时间,是否还存有更高增长空间,才是资本市场所关注的。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23930

    美国三大云厂正在拉大中国同行的差距

    美元升值、电价高涨,云厂商、利润率本该下滑。然而,美国云厂商仍然交出了一份高增长、高利润的业绩报告。微软云、谷歌云利润水平相比2021年甚至还有小幅改善。 微软云分成两部分,智能云(云、企业服务)2022年818亿美元,同比增长21.1%,营业利润率42.0%;生产力业务流程(企业软件)年194亿美元,同比增长59.0%,营业利润率未公布。 以微软云为例,其公有云Azure增速约为30%-40%,软件业务增速约为50%-60%,AI算力增速超过100%。 2021年微软云是阿里云的6.6倍。2022年前三季度,这一数据扩大为8.7倍。 亚马逊AWS、微软云、谷歌云虽然面临挑战,但依靠高增长、高利润形成了良性循环。 亚马逊后劲不足,微软处于攻势 2022年,微软云在亚马逊AWS的竞争中逐渐处于优势。增速、利润率均高于亚马逊AWS。谷歌云作为行业第三,正在依靠差异化竞争缩小亚马逊AWS的差距。

    21040

    解读乐享集团财报:“等风者”第二次穿越周期

    在中概股最为动荡的日子里,乐享集团凭借高增长业绩守住了基本盘。 把三份业绩报告做个横向比较的话,乐享集团并非没有受到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增速的微弱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在宏观表现上,高增长可以说是一种主旋律,整体的业绩情况可谓相当强劲。至于保持稳健增长的操盘秘诀,或可以从乐享集团过去两年里结构的变化中窥探一二。 2021年上半年的报告中,乐享集团的电商SKU已经有231款,电商产品的的GMV达到6.47亿港元,同比增长264.08%;电商产品效果营销服务的营业收入为1.29亿港元,同比增长2.85倍,已经可以看到 乐享集团更像是一家技术企业,技术人员在员工结构中的占比超过70%,每年研发投入的增速也远高于,在审视短视频电商的风口时,习惯性秉持了技术派的思维。 在时间的作用下,市场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利润率、收入结构都将继续保持逆势增长,向外界证明互联网产业仍然可以向上生长。

    9840

    洞察|十张图看清BAT之间的实力对比

    从2015年开始,腾讯的基本名列三者首位,除了在2015年四季度阿里飙升了一下(估计是双十一的神助攻);但总地来说,阿里和腾讯的都在平稳上升,而百度跟另外两者的差距却在拉大。 ? 股价涨跌幅市值 从2015年年初开始至今,腾讯股价涨了约70%;阿里股价跌了约10%;百度股价跌了约30%。 ? 阿里从今年三季度开始不再公布GMV,也说明了其去电商化的决心。 ? 腾讯游戏比重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下降,三季度网络游戏收入仅占总的45%。 ? 阿里的数字媒体和娱乐今年三季度36.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2%;二季度31.35亿元,同比增长286%。阿里云则连续六个月保持三位数增速。 ? 腾讯支付与腾讯云等其他业务今年三季度49.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8%;二季度34.79亿元,增速275%。 内容来源:36kr

    66660

    三连降,云集的2020年没有看头?

    不过转变过程中,云集一降再降,并不被资本市场看好。 三连降 云集收下降已成常态,本季度依旧维系下滑态势。 但是目前商场业务收入仅占总约10%,斩断商品销售业务支持的风险很大。 而且,云集将资源倾斜于商城业务,虽然进一步提高平台上商城业务的运营效率,增加了平台上的知名品牌和商家数量,以及其他平台不同销售渠道的销售额,但也会相应影响商品销售相关的GMV,进而影响整体。 很明显,云集目前还是没能摆脱商品销售收入决定整体高低的局面。由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商品销售不断降低,云集也就随之下降。 其中,商城业务相关的GMV为73亿元(合11亿美元),而2019年同期为3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28%。 云集首席财务官陈晨先生也表示:“我们第三季度的财务业绩证明了我们成本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20520

    科大讯飞年报解析:日进5000万,连续10年涨幅25%,连续13年分红

    Q1实现35.06亿元,同比增长40.18%。扣非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37.73%。 值得一提的是,科大讯飞已经连续十年增长超过25%。 其中教育贡献连续两年在30%以上,2021年总额也超过了60亿。 “双减”之下,其中的教育产品和服务业务是分产品贡献的NO.1,占比达32.82%;增速上虽受客观环境影响有所回落但仍保持较高增长率,为49.47%。 2021年,科大讯飞AI学习机销量增长150%,京东天猫GMV及销量同比增长200%。用户推荐NPS值以近40%的成绩位居行业第一。 之同行的,还有累计293万开发者的开放平台。 它助推AI开拓到更多行业当中去,如今已经累计开发应用数达137万,去年占比达到16.31%。 第二,AI驱动力不再单一。

    13930

    刘强东解读京东Q2财报(电话会议全文)

    报告显示,京东Q2的GMV(交易总额)为人民币630亿元,同比增长107%。净为人民币286亿元,同比增长64%。 瑞银分析师:能否公布具体这些商品品类的GMV? 黄宣德:目前我们不会公布这些具体数据。 奥本海默分析师:关于总GMV,有多少来自自身的增长,多少来自腾讯的合作? 黄宣德:正如我之前所说,关于总GMV,如果排除来自拍拍网和QQ网购的销售,那么GMV将同比增长85%。 Cowen & Company分析师:能否谈谈第三季度GMV的主要增长动力?第二个问题关于驱动资本支出的因素,从长期来看,资本支出之比的趋势如何? 黄宣德:正如我此前谈到的,尽管第三季度的GMV增长将较快,但从环比来看增长将很有限。这主要是由于季节性因素,第三季度通常是季节性疲软的一个季度。

    34370

    苏宁易购推员工持股计划,意味新一轮高速发展到来

    唯品会一季度净总额为199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的160亿元增长24.6%,最近7个季度的同比增速出现下滑,净利润也连续4个季度负增长,总订单数量为9020万份,同比增长25%;京东一季度净 100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1%,GMV为3302亿元,同比增速达到30.4%。 从数据来看,苏宁易购2017年为1879亿元,同比增长26%;净利为42亿元,同比增长497.66%。 今年如果要实现30%增长就要有加速度,从一季度32.76%的增长率来看,开局不错,接下来几个季度只要保持这个增长率就可以超出预期完成业绩考核目标。 此外苏宁物流、金融、第三方平台业务保持高增长,其中苏宁物流社会化营业收入(不含天天快递)同比增长84.84%。 ?

    42350

    从不同方面分析四大射频巨头的专利

    四家主要大厂在经营方向上有明显的不同,其中SkyworksQorvo主要收来自于前端射频模组,属于产品类型集中厂商;Broadcom产品组合相当多元,除前端模组外还包含交换机芯片、 Wi-Fi SoC 通讯IC,近期积极朝向企业软体发展,有逐渐淡出前端射频市场趋势;Murata主力则在SAW滤波器被动元件、陶瓷元件等,此外通讯模组封装也占很大一部分。 倾向,2019年SkyworksQorvo分别为33亿美元31.4亿美元。 Murata平均每销货收入为3656.3亿日圆(约33.6亿美元),2019年销货收入为1.5兆日圆(约140.4亿美元),不过Murata产品线相当多元,通讯模组相关销货收入为4255亿日圆(约39.1 虽缺乏相关半导体技术,但投入的导波器耦合器技术同样也被大量应用于军事基础设施等市场。

    29420

    拼多多2022Q1财报的三个看点和三大挑战

    、看用户、看投入 在当前防疫常态化和实体商家经营压力较大的宏观经济下,作为开放平台模式的电商平台,拼多多的结构变得备受关注。 三大挑战 从2022Q1的财报数据来看,拼多多和京东、阿里的共同挑战都处于用户增长放缓的阶段,如何实现更高增长。 区别在于,拼多多同比29%的增长率远高于京东和阿里,京东集团2022Q1财报数据显示,2397亿元,同比增长18%;阿里集团2022Q1的财报数据显示,2041亿元,同比增长仅9%,单季增长率首次跌至个位数 但是,在「庄帅零售电商频道」看来,拼多多仍然面临着三大挑战,分别是:生态体系建设的挑战、不断提升用户粘性的挑战和竞争消费分级的挑战。 竞争消费分级的挑战 一是来自传统综合电商平台和新平台、新模式的长期竞争,二是消费分级带来的品牌和商家规模提升的挑战。

    16420

    蘑菇街财报:短暂“盈利”惹众嘲

    最新财报显示,2021财年第三财季,蘑菇街为1.465亿元,同比减少45.6%;归母净亏损3670万元,上年同期归母净亏损16.346亿元。不过,蘑菇街盈利了。 在此情景下,阿里、京东、拼多多吸收电商红利,、净利双的时候,蘑菇街因假货问题、服务不到位、物流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导致亏损。 财报数据显示,2017财年至2020财年,蘑菇街录得净亏损9.39亿元、5.58亿元、4.86亿元22.236亿元。 财报显示,2021财年第三季度,蘑菇街佣金收入为9918万元,在总中的占比已升至67.7%;营销服务收入减至1743万元,占总的比例下降至11.9%。 另外,蘑菇街的“主播效应”带动了直播业务GMV的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财年第三季度末,蘑菇街直播GMV已连续20个季度保持增长,直播GMV在平台总GMV中的占比已稳步提升至80.28%。

    18530

    从Q2财报看百度的转型三部曲

    财报显示,其Q2总为人民币182.64亿元(约合27.48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净利润为人民币24.14亿元(约合3.632亿美元),同比利润有所下滑。 这些动作对百度和利润造成显著影响,导致百度Q2增长放缓、利润短期下滑,这一点,各界在很早之前就预测到了。 ? 尽管百度金融业务收入还没体现在百度财报之中,但在前期布局完成之后,百度金融很快就会给百度带来真金白银——金融是离钱最近的业务,相信不久之后百度财报会有百度金融数据。 人工智能才是百度更长远的未来 如果说服务交易类业务和互联网金融类业务能给百度带来立竿见影的增长,那么人工智能技术则给百度带来明天。 从Q2财报可看出百度在经历波折的二季度之后的转型三部曲:第一步,坚守用户体验,修复信任关系,哪怕降低和利润都在所不惜,可谓刮骨疗伤;第二步,积极在搜索业务之外寻求新的收来源,例如互联网金融、服务交易类业务

    51190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