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Kubernetes的一些组件概念

Kubectl:客户端命令行工具,作为整个系统的操作入口。 kube-apiserver:以REST API服务形式提供接口,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入口。 kube-controller-manager:控制器管理器,用来检测控制器健康状态,检查pod的健康状态,比如故障检测,自动扩展,滚动更新,包括节点状态状况、Pod个数、Pods和Service的关联等。 kube-scheduler:负责节点资源管理,接收来自kube-apiserver创建Pods任务,并分配到某个节点。 etcd:是一个key/value形式的键值存储,保存整个k8s集群状态,在k8s中使用etcd时,需要对etcd做备份,保证高可用,整个k8s系统中一共有两个服务需要 用到etcd用来协同和存储配置 分别是: 1.网络插件calico,对于其他网络插件也需要用到etcd存储网络的配置信息 2.k8s本身,包括各种对象的状态和元信息配置 注意:网络插件操作etcd使用的是v2的API,而k8s操作etcd使用的v3的API,所以在下面我们执行etcdctl的时候需要设置ETCDCTL_API环境变量,该变量默认值为2,表示使用v2版本的etcd api,v3表示使用v3的版本etcd api kube-proxy:运行在每个计算节点上,负责Pod网络代理。定时从etcd获取到service信息来做相应的策略。 Kubelet:运行在每个计算节点上,作为agent,接收分配该节点的Pods任务及管理容器,周期性获取容器状态,反馈给kube-apiserver。 Fluentd:主要负责日志收集、存储与查询。 Calico:是一个纯三层的网络插件,calico的bgp模式类似flannel的host-gw,calico在kubernetes中可提供网络功能和网络策略 三种网络模式: Flannel 常见采取 UDP Overlay 方案,VxLAN 性能比 TUN 强一点,一个是内核态一个是用户态 Calico 是一个纯三层的方案,不需要 Overlay,基于 Etcd 维护网络准确性,也基于 Iptables 增加了策略配置 Cilium 就厉害了,基于 eBPF 和 XDP 的方案,eBPF/XDP 处理数据包的速度可以和 DPDK 媲美,零拷贝直接内核态处理,缺点就是用户不太容易进行配置,而 cilium 解决了这个问题,毕竟 yaml 开发工程师都会写 yaml。。。可以支持 L3/L4/L7 的策略 Coredns:k8s1.11之前使用的是kube dns,1.11之后才有coredns是一个DNS服务器,能够为kubernetes services提供DNS记录

01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走进k8s」Kubernetes基本概念和组件(13)

k8s为每个pod分配了唯一的IP地址,一个pod里的多个容器共享pod IP。 pod其实有两种类型:普通的pod和静态pod,后者比较特殊,它并不存放在etcd存储中,而是存放在某个具体的Node上的一个具体文件中,并且只在此Node上启动运行。而普通的pod一旦被创建,就会被放入etcd中存储。随后被master调度到某个具体的Node上并进行绑定,随后该pod被对应的Node上的kubelet进程实例化成一组相关的docker容器并启动起来。 每个pod都可以对其使用的服务器上的计算资源设置限额,当前可以设置限额的源有CPU和memory两种。其中CPU的资源单位为CPU的数量。 一般而言,一个CPU的配额已经算是相当大的一个资源配额,所以在k8s中,通常以千分之一的CPU配额为最小单位,以m来表示,通常一个容器的CPU配额为100-300m,即占用0.1-0.3个CPU。这个配额是个绝对值,不是占比。 在k8s中,一个计算资源进行配额限定需要设定两个参数: requests,资源的最小申请量,系统必须满足要求 limits,资源最大允许使用的量。

01

《两地书》--Kubernetes(K8s)基础知识(docker容器技术)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有段佳话叫“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这么美,却也抵不过多情女儿薄情郎。   司马相如因一首《子虚赋》得汉武帝赏识,飞黄腾达之后便要与卓文君“故来相决绝”,寄来给家乡留守的妻子一封《两地书》,上面只有一行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意义是:无亿,我已经无意于你啦。   卓文君看了这封信也不示弱,回了一首《怨郎诗》,司马相如看了发现虽然我是靠写诗吃饭的。要说写诗还是我媳妇厉害,于是亲自将卓文君迎回长安。   卓文君其实是个二婚。头婚的丈夫结婚不久就死了

04

【重识云原生】第六章容器6.2.2节——K8S架构剖析

Kubernetes 最初源于谷歌内部的 Borg,提供了面向应用的容器集群部署和管理系统。Kubernetes 的目标旨在消除编排物理/虚拟计算、网络和存储等基础设施资源的负担,并使应用程序运营商和开发人员完全将重点放在以容器为中心的原语上进行自助运营。Kubernetes 也提供稳定、兼容的基础(平台),用于构建定制化的 workflows 和更高级的自动化任务。 Kubernetes 具备完善的集群管理能力,包括多层次的安全防护和准入机制、多租户应用支撑能力、透明的服务注册和服务发现机制、内建负载均衡器、故障发现和自我修复能力、服务滚动升级和在线扩容、可扩展的资源自动调度机制、多粒度的资源配额管理能力。 Kubernetes 还提供完善的管理工具,涵盖开发、部署测试、运维监控等各个环节。

03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