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CentOS 7搭建SMB服务「建议收藏」

第一步:安装samba服务 》yum install samba 第二步:启动samba服务 》systemctl start smb 查看samba的状态 》systemctl status smb 看到Active就说明在运行中了 第三步:关闭防火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停止服务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关闭开机启动 同时还有这一步 设置SELINUX=disabled(需要重启电脑) # vi /etc/selinux/config文件中设置SELINUX=disabled ,然后重启服务器。 第四步:需要添加一个用户来访问文件 》useradd lcd //添加用户 》passwd lcd //修改密码 创建samba用户 》smbpasswd -a lcd 第五步:修改samba的配置文件 》vi /etc/samba/smb.conf //进入配置文件 5.1将global中进行一下全局配置更改: workgroup = WORKGROUP//定义工作组,也就是windows中的工作组概念 security = user //安全认证方式采用user方式 ntlm auth = yes //否则windows7访问用户会认证失败 5.2在conf中添加新的用户配置(让4的配置生效) [lcd] path = /cloud/lcd //共享目录 browsable =yes writable = yes //目录可读可写 read only = no 修改后的smb.conf如下: [global] workgroup = WORKGROUP security = user passdb backend = tdbsam printing = cups printcap name = cups load printers = yes cups options = raw ntlm auth = yes [homes] comment = Home Directories valid users = %S, %D%w%S browseable = No read only = No inherit acls = Yes [printers] comment = All Printers path = /var/tmp printable = Yes create mask = 0600 browseable = No [print$] comment = Printer Drivers path = /var/lib/samba/drivers write list = @printadmin root force group = @printadmin create mask = 0664 directory mask = 0775 [lcd] path = /cloud/lcd browsable =yes writable = yes read only = no 第六步:设置想要共享目录的文件权限 给共享目录添加写权限,这样可以从windows向linux中写入文件。比如我这里设置\home为共享目录,那在终端输入以下命令即可 chmod -R 777 /cloud/lcd (可写 w=4 可读 r=2 可执行 x=1 ) 第七步:重启samba服务 》systemctl restart smb

03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samba服务器搭建+权限设置

Linux 系统的诞生主要源于林纳斯个人,而 Linux 系统的成长则更多得益于所采用的开源模式。林纳斯12岁开始接触计算机和编程,并从此狂热地爱上了编程。因为这份热爱,林纳斯自学了大量的编程知识,并不断地将学到的新知识进行练习。这些学习和练习为 Linux 系统储备了足够的知识弹药。而在开发过程中,林纳斯也不免遇到很多困难,但是他身上永不言弃的精神,让 Linux 系统最终诞生。在 Linux 系统诞生之后,它所采用的开源模式,令全世界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的人都能参与进来。在世界各地优秀程序员的帮助下,Linux 系统不断走向完善,最终大获成功。在 Linux 系统获得广泛认可之后,林纳斯收获了名气,却并没有收获大量的财富。究其原因,是因为林纳斯希望 Linux 系统保持自由,不被商业因素所左右,所以他拒绝了很多公司抛来的巨额财富。开放源代码运动脱胎于自由软件运动,而自由软件运动又是继承早期的黑客文化而产生的。在最初的时候,软件是自由且不收费的,当时商业公司主要是销售硬件卖钱,软件则作为硬件的附属品免费赠送。当时的软件不掺杂商业利益,大家出于兴趣等原因编写程序并且分享给别人。这就是早期的黑客文化。打破黑客文化的人就是我们熟知的比尔·盖茨,他率先开始售卖软件,并且关闭软件的源代码。在他的影响下,软件便由最初的免费且自由模式发展成了现在的收费模式。而对此提出反对意见的是老牌黑客理查德·斯托曼,他发起了以源代码必须可以被自由获得为核心点的自由软件运动。但由于他提出的 Copyleft 概念有着很强烈的反商业感,自由软件运动下的 GPL 许可证又强制性要求修改后的软件,其被修改的那部分源代码也必须对外开放,这种对商业文化的不友好,令自由软件运动受到商业公司的排挤。当时Linux系统也是采用 GPL 许可证,所以也被称为自由软件。但是因为大家对自由“free”这个单词的总是产生歧义,认为那是免费的意思,于是林纳斯等人便提出了开放源代码这个概念,Linux 系统也就成了开源软件。源软件的条件比自由软件更宽松,对商业文化也更包容,于是伴随着 Linux 系统的成功,开源理念也就逐步被世界各地所接受。

03

Linux上Samba服务的搭建和访问

在早期的网络世界中,档案数据在不同主机之间的传输大多是使用FTP服务,但是FTP服务传输档案有一些小小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无法直接修改主机上面的档案数据,也就是说我们如果想要修改某个档案的数据时,就必须将该档案的服务器下载后才能修改,这样就很麻烦了。其实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NFS服务就很好的解决档案数据不能直接修改的问题,因为NFS服务是直接将共享目录挂载到客户端的机器上,那么共享目录就好像成了自己的目录一样,共享数据的使用自然就很方便,但是,NFS也有一些小小的问题,它仅能使Unix Like的机器相互分享。那么我要是需要Windows与Unix-Like这两个不同的平台相互分享呢?那该怎么办?也就是说,FTP服务实现了跨平台分享,却无法修改共享数据;NFS解决了共享数据的修改问题,却没办法实现跨平台的共享。所以,SAMBA服务也就随着需要产生了。 它综合了FTP和NFS的有点,既实现了跨平台的传输,还满足了修改数据的功能。

03

samba共享服务安装,开发可用映射

1987年,微软公司和英特尔公司共同制定了SMB(Server Messages Block,服务器消息块)协议,旨在解决局域网内的文件或打印机等资源的共享问题,这也使得在多个主机之间共享文件变得越来越简单。到了1991年,当时还在读大学的Tridgwell为了解决Linux系统与Windows系统之间的文件共享问题,基于SMB协议开发出了SMBServer服务程序。这是一款开源的文件共享软件,经过简单配置就能够实现Linux系统与Windows系统之间的文件共享工作。当时,Tridgwell想把这款软件的名字SMBServer注册成为商标,但却被商标局以SMB是没有意义的字符而拒绝了申请。后来Tridgwell不断翻看词典,突然看到一个拉丁舞蹈的名字—Samba,而且这个热情洋溢的舞蹈名字中又恰好包含了“SMB”,于是Samba服务程序的名字由此诞生(见图所示)。Samba服务程序现在已经成为在Linux系统与Windows系统之间共享文件的最佳选择。

03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