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Linux系统中同时运行多个comcat

vi /etc/profile   在其中加入   ##########first tomcat###########   CATALINA_BASE=/usr/local/tomcat   CATALINA_HOME=/usr/local/tomcat   TOMCAT_HOME=/usr/local/tomcat   export CATALINA_BASE CATALINA_HOME TOMCAT_HOME   ##########first tomcat############   ##########second tomcat##########   CATALINA_2_BASE=/usr/local/tomcat_2   CATALINA_2_HOME=/usr/local/tomcat_2   TOMCAT_2_HOME=/usr/local/tomcat_2   export CATALINA_2_BASE CATALINA_2_HOME TOMCAT_2_HOME   ##########second tomcat##########   保存退出。   #source /etc/profile   来到第二个tomcat的bin目录下   在catalina.sh中加入   export CATALINA_BASE=$CATALINA_2_BASE   export CATALINA_HOME=$CATALINA_2_HOME   最后把tomcat_2/conf下的server.xml打开 修改shudown端口与启动端口。 <Server port="8005" shutdown="SHUTDOWN"> <Connector port="8080" protocol="HTTP/1.1" connectionTimeout="20000" redirectPort="8443" /> <Connector port="8009" protocol="AJP/1.3" redirectPort="8443" /> 这样就可以在linux下同时运行两个tomcat了。运行更多tomcat方法是一样的。 要点就是tomcat启动的时候会去查找tomat 的根目录,而这是通过查询系统环境变量CATALINA_HOME 以及 CATALINA_BASE 来做到的,于是我们只需要设置这两个变量即可。 现在我们把tomcat拷贝成2份,分别为 tomcat1 和 tomcat2,tomcat1 我们使用之前配置好的默认配置(CATALINA_HOME 以及 CATALINA_BASE 均指向 tomca1 目录),但tomcat2 我们不能再使用系统上配置的这两个变量了,那么我们就在 tomcat2的bin目录下面的 catalina.sh 临时修改设置 CATALINA_HOME 和 CATALINA_BASE 为tomcat2的根目录即可,如果再加tomcat 以此类推即可。

00

简述 Tomcat

Tomcat 最初是由 Sun 的软件架构师詹姆斯·邓肯·戴维森开发的。后来他帮助将其变为开源项目,并由 Sun 贡献给 Apache 软件基金会。由于大部分开源项目 O’Reilly 都会出一本相关的书,并且将其封面设计成某个动物的素描,因此他希望将此项目以一个动物的名字命名。因为他希望这种动物能够自己照顾自己,最终,他将其命名为 Tomcat。而 O’Reilly 出版的介绍 Tomcat 的书籍的封面也被设计成了一个公猫的形象。进而 Tomcat 的 Logo 兼吉祥物也被设计为一只公猫。   Tomcat 服务器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 Web 应用服务器,属于轻量级应用服务器,在中小型系统和并发访问用户不是很多的场合下被普遍使用,是开发和调试 JSP 程序的首选。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可以这样认为,在一台机器上配置好 Apache 服务器,可利用它响应 HTML 页面的访问请求。实际上 Tomcat 是 Apache 服务器的扩展,但运行时它是独立运行的,所以当你运行 Tomcat 时,它实际上作为一个与 Apache 独立的进程单独运行的。   Apache 为 HTML 页面服务,而 Tomcat 实际上运行 JSP 页面和 Servlet。另外,Tomcat 和 IIS 等 Web 服务器一样,具有处理 HTML 页面的功能,另外它还是一个 Servlet 和 JSP 容器,独立的 Servlet 容器是 Tomcat 的默认模式。不过,Tomcat 处理静态 HTML 的能力不如 Apache 服务器。

02

CentOS5.8 x86_64系统手动释放内存

线上集群后端某台Web服务器例行检查时,我观察到+buffers/cache值(即Linux内存的实际使用情况)一直都是5365左右,就算停掉Nginx+FastCGI程序和其它程序也是一样,考虑到这台机器经常在使用rsync+inotify,肯定会存在着频繁存取文件的情况。而Linux系统有一个特性:在Linux下频繁存取文件时,就会占用物理内存。当程序结束时并不会自动释放被占用的内存,而是一直作为Cache存在。实际上内核结束一个程序后,它是会释放内存的,但是内核并没有立刻将这部分收集到free当中,而是存在在cached或者buffer当中,提高系统的io效率,cache和buffered的内存是由内核进行动态的配置管理,如果系统的free大小不够的时候,系统会自动释放cache buffer的内存给程序使用(因此如果是看到used很多,来手动释放内存其实是不需要的,我前面的文章及书籍其实也说明了我们应该如何观察Linux系统的实际内存使用情况,这里就不再多描述了)。

02

MySQL如何避免使用swap

对于DBA来说Linux比较让人头疼的一个地方是,它不会因为MySQL很重要就避免将分配给MySQL的地址空间映射到swap上。对于频繁进行读写操作的系统而言,数据看似在内存而实际上在磁盘是非常糟糕的,响应时间的增长很可能直接拖垮整个系统。这篇blog主要讲讲我们作为DBA,怎样尽量避免MySQL惨遭swap的毒手。 首先我们要了解点基础的东西,比如说为什么会产生swap。假设我们的物理内存是16G,swap是4G。如果MySQL本身已经占用了12G物理内存,而同时其他程序或者系统模块又需要6G内存,这时候操作系统就可能把MySQL所拥有的一部分地址空间映射到swap上去。 cp一个大文件,或用mysqldump导出一个很大的数据库的时候,文件系统往往会向Linux申请大量的内存作为cache,一不小心就会导致L使用swap。

04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