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Linux内核是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也是整个Linux功能体现的核心,就如同发动机 在汽车中的重要性。内核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网络管理等。Linux内核是单内核设计,但却采用了微内核的模块化设计, 支持内核线程以及动态装载内核模块的能力。 Linux作为一个自由软件,在广大爱好者的支持下,内核版本不断更新。新的内核修订了旧内核 的bug,并增加了许多新的特性。如果用户想要使用这些新特性,或想根据自己的系统定制一个更高效,更稳定的内核,就需要手动编译Linux内
Linux内核是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也是整个Linux功能体现的核心,就如同发动机在汽车中的重要性。内核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网络管理等。Linux内核是单内核设计,但却采用了微内核的模块化设计,支持内核线程以及动态装载内核模块的能力。
NXP 会从linux内核官网下载某个版本,然后将其移植到自己的 CPU上,测试成功后就会将其开放给NXP的CPU开发者。开发者下载 NXP 提供的 Linux 内核,然后将其移植到自己的产品上。
大家周末好,本周给大家开始分享Linux内核系列的文章,Uboot的系列文章同时也更新。好了废话就不多说了,开始主题分享。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ithub.com/mengning/linuxkernel/
分别是: 1、Makefile:分布在 Linux 内核源代码根目录及各层目录中,定义 Linux 内核的编译规则; 2、配置文件(config.in):给用户提供配置选择的功能; 3、配置工具:包括配置命令解释器(对配置脚本中使用的配置命令进行解释)和配置用户界面(提供基于字符界面、基于 Ncurses 图形界面以及基于 Xwindows 图形界面的用户配置界面,各自对应于 Make config、Make menuconfig 和 make xconfig)。
最近需要开发一些内核模块,进行探究linux内核的一些特征,现在把一些遇到的比较好的文章和知识点,进行简要记录和备忘;
本篇文章主要讲解嵌入式板卡中Linux系统是如何正确测试、使用的,其中内容包含有U-Boot编译、U-Boot命令和环境变量说明、Linux内核编译、xtra驱动编译、系统信息查询、程序开机自启动说明、NFS使用说明、TFTP使用说明、TFTP + NFS的系统启动测试说明、inux设备驱动说明等,其中案例源码部分公开。
汇编的语法风格分为两种,一种是intel风格,一种是at&t风格,intel风格主要用于windows平台,at&t风格主要用于unix平台。
这种方式调试内核需要两台机器,一台用来运行Linux内核,另一台对内核进行调试。一般有以下三种常用的方案,可以根据电脑的性能或资金状况来选择。可以开两个Linux系统的虚拟机;也可以在物理机系统是linux上面装虚拟机,然后虚拟机运行一个linux;再就是买开发板来调试内核。以下是在windows上开两个虚拟机的流程描述。
Linux内核是一种开源操作系统内核,它是基于Unix系列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原则。与其他操作系统内核相比,Linux内核具有很多特点,例如高度可定制、模块化设计、强大的网络支持、多处理器支持、安全性、稳定性等。
首先了解ARMer9开发系统硬件设计上和三星原装SMDK2410之间的区别。让uboot在ARMer9开发系统上跑起来,目前只需要关注如下的硬件区别,解决了下面这个问题,uboot就可以在ARMer9开发系统上正常地从串口输出,进入提示符。很多命令都可以使用,当然有些命令需要做修改。
本文是“Linux内核分析”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会以内核的核心功能为出发点,描述Linux内核的整体架构,以及架构之下主要的软件子系统。之后,会介绍Linux内核源文件的目录结构,并和各个软件子系统对应。
跟我一起来到故事开始的地方,深入 Linux 系统的启动流程,自己编译内核并制作根文件系统,并使用 QEMU 模拟启动。
本文适用于CentOS 6.4, CentOS 6.5,估计也适用于其他Linux发行版。
一、Linux内核概览 Linux是一个一体化内核(monolithic kernel)系统。 设备驱动程序可以完全访问硬件。 Linux内的设备驱动程序可以方便地以模块化(modularize)的形式设置,并在系统运行期间可直接装载或卸载。 1. linux内核 linux操作系统是一个用来和硬件打交道并为用户程序提供一个有限服务集的低级支撑软件。 一个计算机系统是一个硬件和软件的共生体,它们互相依赖,不可分割。 计算机的硬件,含有外围设备、处理器、内存、硬盘和其他的电子设备组成计算机的发动机。 但是没有软件来操作和控制它,自身是不能工作的。 完成这个控制工作的软件就称为操作系统,在Linux的术语中被称为“内核”,也可以称为“核心”。 Linux内核的主要模块(或组件)分以下几个部分: . 进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 . 定时器(timer) . 中断管理(interrupt management) . 内存管理(memory management) . 模块管理(module management) . 虚拟文件系统接口(VFS layer) . 文件系统(file system) . 设备驱动程序(device driver) . 进程间通信(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 网络管理(network management . 系统启动(system init)等操作系统功能的实现。 2. linux内核版本号 Linux内核使用三种不同的版本编号方式。 . 第一种方式用于1.0版本之前(包括1.0)。 第一个版本是0.01,紧接着是0.02、0.03、0.10、0.11、0.12、0.95、0.96、0.97、0.98、0.99和之后的1.0。 . 第二种方式用于1.0之后到2.6,数字由三部分“A.B.C”,A代表主版本号,B代表次主版本号,C代表较小的末版本号。 只有在内核发生很大变化时(历史上只发生过两次,1994年的1.0,1996年的2.0),A才变化。 可以通过数字B来判断Linux是否稳定,偶数的B代表稳定版,奇数的B代表开发版。C代表一些bug修复,安全更新,新特性和驱动的次数。 以版本2.4.0为例,2代表主版本号,4代表次版本号,0代表改动较小的末版本号。 在版本号中,序号的第二位为偶数的版本表明这是一个可以使用的稳定版本,如2.2.5; 而序号的第二位为奇数的版本一般有一些新的东西加入,是个不一定很稳定的测试版本,如2.3.1。 这样稳定版本来源于上一个测试版升级版本号,而一个稳定版本发展到完全成熟后就不再发展。 . 第三种方式从2004年2.6.0版本开始,使用一种“time-based”的方式。 3.0版本之前,是一种“A.B.C.D”的格式。 七年里,前两个数字A.B即“2.6”保持不变,C随着新版本的发布而增加,D代表一些bug修复,安全更新,添加新特性和驱动的次数。 3.0版本之后是“A.B.C”格式,B随着新版本的发布而增加,C代表一些bug修复,安全更新,新特性和驱动的次数。 第三种方式中不使用偶数代表稳定版,奇数代表开发版这样的命名方式。 举个例子:3.7.0代表的不是开发版,而是稳定版! linux内核升级时间图谱如下:
所谓thread local变量,就是对于同一个变量,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一份,对该变量的访问是线程隔离的,它们之间不会相互影响,所以也就不会有各种多线程问题。
检查我是使用32位还是64位Ubuntu。我查看了如何检查我是否拥有32位或64位操作系统?,发现此答案为uname -a。如果它显示为i386,它将是32位和amd64,它将是64位,但我得到了这个结果:
3.输入fdisk -l查看u盘信息显示信息U盘名字:/dev/sdb1,文件格式: HPFS/NTFS如图3-4.
整个嵌入式系统的加载启动任务完全交给Bootloader完成,它的主要任务是将内核映象从硬盘读到RAM中,然后跳转到内核入口启动内核(操作系统)!通俗来讲,Bootloader的作用就是初始化硬件,启动操作系统。
首先我们都知道,Linux内核如果用O0编译,是无法编译过的,Linux的内核编译,要么是O2,要么是Os,这点从Linux的Makefile里面可以看出:
本文主要讲述,如何编译一个linux内核,使其默认执行我们提供的一个hello world程序。
网上类似标题的文章很多,但大都是从start_kernel讲起,我觉得这是远远不够的。
Linux内核源码文件繁多,搞不清Makefile、Kconfig、.config间的关系,不了解内核编译体系,编译修改内核有问题无从下手,自己写的驱动不知道怎么编进内核,不知道怎么配置内核,这些问题都和Makefile、Kconfig、.config有关,下面简单谈谈Makefile、Kconfig和.config。希望对你有启发。
建议关闭地址随机化,否则会出现gdb中无法在断点处停下来的情况(尤其是qemu中)。可以参考:https://blog.csdn.net/gatieme/article/details/104266966
5、内核源码(网络)阅读:tcp_input.c tcp_out.c tcp_ipv4.c tcp.c
Inline Hook技术能够帮助我们完成函数的动态拦截和跳转,但要实现缺陷函数的自动化热修复则会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本文从一个实际例子出发,阐述了在对二进制形式的Linux固件做自动化安全加固的时遇到的技术难题和解决办法。
上篇文章 编译一个默认输出hello world的linux内核 中,我们已经知道如何编译一个可以自运行的linux内核,这篇文章我们来看下如何对内核进行断点调试。
eBPF代表扩展的伯克利数据包过滤器。在这份全面的技术指南中,了解关于Linux eBPF的所有重要信息。
一、initramfs是什么 在2.6版本的linux内核中,都包含一个压缩过的cpio格式的打包文件。当内核启动时,会从这个打包文件中导出文件到内核的rootfs文件系统,然后内核检查rootfs中是否包含有init文件,如果有则执行它,作为PID为1的第一个进程。这个init进程负责启动系统后续的工作,包括定位、挂载“真正的”根文件系统设备(如果有的话)。如果内核没有在rootfs中找到init文件,则内核会按以前版本的方式定位、挂载根分区,然后执行 /sbin/init程序完成系统的后续初始化工作。 这个压缩过的cpio格式的打包文件就是initramfs。编译2.6版本的linux内核时,编译系统总会创建initramfs,然后把它与编译好的内核连接在一起。内核源代码树中的usr目录就是专门用于构建内核中的initramfs的,其中的initramfs_data.cpio.gz文件就是initramfs。缺省情况下,initramfs是空的,X86架构下的文件大小是134个字节。
Linux内核的作用是将应用程序的请求传递给硬件,并充当底层驱动程序,对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和组件进行寻址。目前支持模块的动态装卸(裁剪)。Linux内核就是基于这个策略实现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u014688145/article/details/50575588
1.从技术层面讲,内核是硬件与软件之间的一个中间层。作用是将应用层序的请求传递给硬件,并充当底层驱动程序,对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和组件进行寻址。
Petalinux可以帮助工程师简化内核模块的创建工作。在petalinux工程目录下,使用命令“petalinux-create -t modules --name --enable”,能创建Linux内核模块,包括c源代码文件、Makefile、Yocto的bb文件。相关文件放在目录“project-spec/meta-user/recipes-modules”,目录结构如下。
System Type arm 占用配置,一般是厂家提供,与第7项代替了原有的Processor type and features
为什么会写这样一篇“无效水文”,我想是由于我的这样一种强迫症,对于任何的学习,在不理解原理,无法把他与我的已知知识架构产生联系的时候,我会本能地拒绝这种知识,所以由于这种偏执,很多情况下拖慢了自己的进度,因为很多时候无法有效收集到有用的资料,软件实训的时候,老师只会丢给一个配置文件,然后在此基础上做一些修改开发,可以除了可以勉强做一个垃圾出来,没有任何意义。就连再去做一个垃圾的能力都没有。这种情况直到毕业我才感觉无法再继续这样的生活了,于是开始大量学习,阅读专业书籍。这次就想对这些原本困扰我的东西进行一次小的抛砖引玉式的总结,当然也是把别人已经写过的一些文章综合一下,让入门的人对此好奇的人产生初步印象。 总之,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五年之前你正在梦想你今天的生活。 还有,当我们在经历冬季的时候,新西兰正被春风吹拂。所以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吧。
GDB(GNU Debugger)是Linux上的调试程序,可用于C/C++、Go、Rust等多种语言。GDB可以让你在被调试程序执行时看到它的”内部“情况,观察程序在特定断点上的状态,并逐行运行代码。
拿到一块YC2440(s3c2440)的开发板,经过几天的学习,我对arm-linux系统开发步骤有了一些认识。就以开发这个开发板为例,arm-linux开发工作大概分4个部分
这两天在友善的tiny210的实验板上移植了linux内核,正好和大家分享,同时也算是做个记录吧!首先介绍一下开发环境吧,这个在做移植的时候还是挺重要的。
倪继利著 2005年8月出版 ISBN 7-121-01518-5 900页 88.00元(估价)
Linux系统启动时使用initramfs (initram file system), initramfs可以在启动早期提供一个用户态环境,借助它可以完成一些内核在启动阶段不易完成的工作。当然initramfs是可选的,Linux中的内核编译选项默认开启initrd。在下面的示例情况中你可能要考虑用initramfs。
Ubuntu20.04linux内核(5.4.0版本)编译准备与实现过程-编译前准备(1)
原文地址:牛客网论坛最具争议的Linux内核成神笔记,GitHub已下载量已过百万
简单来说就是去饭店点菜:Kconfig是菜单,Makefile是做法,.config就是你点的菜
文章涉及的实验环境和代码可以到这个git repo获取: https://github.com/nevermosby/linux-bpf-learning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