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Linux】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协议

1. (1)IP提供了将数据包跨网络发送的能力,这种能力实际上是通过子网划分+目的ip+查询节点的路由表来实现的,但实际上数据包要先能够在局域网内部进行转发到目的主机,只有有了这个能力之后,数据包才能跨过一个个的局域网,最终将数据包发送到目的主机。 所以跨网络传输的本质就是跨无数个局域网内数据包转发的结果,离理解整个数据包在网络中转发的过程,我们只差理解局域网数据包转发这临门一脚了。 (2)而现在最常见的局域网通信技术就是以太网,无线LAN,令牌环网(这三种技术在数据链路层使用的都是MAC地址),早在1970年代IBM公司就发明了局域网通信技术令牌环网,但后来在1980年代,局域网通信技术进入了以太网大潮,原来提供令牌网设备的厂商多数也退出了市场,在目前的局域网种令牌环网早已江河日下,明日黄花了,等到后面进入移动设备时代时,在1990年,国外的一位博士带领自己的团队发明了无线LAN技术,也就是wifi这项技术,实现了与有线网一样快速和稳定的传输,并在1996年在美国申请了无线网技术专利。 今天学习的正是以太网技术。

02

TCP协议细节学习

TCP协议中可选的MSS(Maximum Segment Size,最大报文长度))参数,一般使用MTU代替,值为1460。这个值是怎么来的呢? 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缩写MTU,中文名是:最大传输单元。 假设MTU值和IP数据包大小一致,一个IP数据包的大小是:65535,那么加上以太网帧头和为,一个以太网帧的大小就是:65535 + 14 + 4 = 65553,看起来似乎很完美,发送方也不需要拆包,接收方也不需要重组。 那么假设我们现在的带宽是:100Mbps,因为以太网帧是传输中的最小可识别单元,再往下就是0101所对应的光信号了,所以我们的一条带宽同时只能发送一个以太网帧。如果同时发送多个,那么对端就无法重组成一个以太网帧了,在100Mbps的带宽中(假设中间没有损耗),我们计算一下发送这一帧需要的时间:

04

以太网不可用于机器人控制?来看看我们的测试结果

以太网是世界上最普及的通信标准。然而,由于其假定的非确定性行为,很少应用在机器人上。在本文中,我们将展示以太网的确定性一面,它可以为机器人通信提供灵活可靠的解决方案。 用于控制机器人系统的网络拓扑和流量模式跟传统网络又很大的不同,后者专注于大型、自组织网络。下面,我们介绍了一些测试和基准测试的结果,涉及超过1亿个传输数据包。在我们的所有测试过程中,没有丢弃或接收无序的数据包。由于文章比较长,我们将分多篇发布。 __技术背景__ 机器人工程师在考虑实时控制技术时,主要关注点之一是延迟的可预测性。最坏的情况

04

五(七)层互联网协议(计算机网络)深入浅出,看完必懂【图文一】

我们每天使用互联网,你是否想过,它是如何实现的? 全世界几十亿台电脑,连接在一起,两两通信。上海的某一块网卡送出信号,洛杉矶的另一块网卡居然就收到了,两者实际上根本不知道对方的物理位置,你不觉得这是很神奇的事情吗? 互联网的核心是一系列协议,总称为”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Suite)。它们对电脑如何连接和组网,做出了详尽的规定。理解了这些协议,就理解了互联网的原理。 下面就是我的学习笔记。因为这些协议实在太复杂、太庞大,我想整理一个简洁的框架,帮助自己从总体上把握它们。为了保证简

05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