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sleep一种强大的电源管理方法,只要在系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的时候,整个系统就睡眠下去。此机制在android手机上非常有效,同时也能阻止不良应用程序一直保持系统唤醒,浪费电池。
前言之前说过Google为了在user space阻止系统suspend,为Android设计出一套新的电源管理: wakelocks, early_suspend等。 此机制修改了Linux原生的susupend流程,定义子自己的休眠接口。起初Android为了合入此patch和Linux内核开发者有一段时间的讨论。 比如此地址:http:lwn.netArticles318611但是在Linux合入wakeup event framework,提出了wakeup source概念,同时解决suspend和wakeup Android也随之抛弃了自己的wakelocks机制,重新利用Linux中wakeup source,设计了全新的wakelock。
领8888元新春采购礼包,抢爆款2核2G云服务器95元/年起,个人开发者加享折上折
如何能做到手机待机时间长久,而且用户还能玩的尽兴,这时候就必须对设备进行省电管理。那用什么省电方式呢? 比如在手机听音乐的时候关闭屏幕,在看电影的时候调节屏幕亮度等都可以用来省电。 这些方法在linux操作系统中已经做了统一的实现: suspend/resume机制。本节就简单认识下linux下的电源管理。 电源状态 On (on) S0-Working Standby (standby) S1- CPU and 如果你用的是linux,就可以直接通过命令行操作,以我的系统Ubuntu为例子: 1.
前言 根据上一节linux电源管理-概述可知,linux电源管理存在的几种方式,如何查看这几种方式,以及最后的如何睡眠唤醒等。
Runtime PM (Runtime Power Management)翻译过来就是运行时电源管理。主要的作用是: 每个设备处理好自己的电源管理,在不需要工作时进入低功耗状态。 Runtime PM数据段 在每个device结构中都存在dev_pm_info的结构,此结构中通过CONFIG_PM_RUNTIME配置字段代码了Runtime PM的信息。 /power/control接口在运行时对该设备进行电源管理。 .no_callbacks: 表明该设备不是有Runtime PM callbacks。 Runtime PM举例 写了一个简单的测试runtime测试例子,如下: #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 <linux/kernel.h> #include <linux /fs.h> #include <linux/cdev.h> #include <linux/platform_device.h> #include <linux/types.h> #include <
Linux 电源管理非常复杂,牵扯到系统级的待机、频率电压变换、系统空闲时的处理以及每个设备驱动对系统待机的支持和每个设备的运行时(Runtime)电源管理,可以说它和系统中的每个设备驱动都息息相关。 对于消费电子产品来说,电源管理相当重要。因此,这部分工作往往在开发周期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下图呈现了 Linux 内核电源管理的整体架构。 对于 Intel 系列笔记本计算机而言,支持 ACPI(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高级配置和电源接口),一般有 4 个不同的 C 状态 (其中 6、Regulator 驱动 Regulator是Linux系统中电源管理的基础设施之一,用于稳压电源的管理,是各种驱动子系统中设置电压的标准接口。 另外,在实际工程中,尤其是在消费电子的领域,可能有超过半数的bug都属于电源管理。这个时候,电源管理的很多工作就是在搞定鲁棒性和健壮性,可以说,在很多时候,这就是个体力活,需要工程师有足够的耐性。
那Linux内核到底是如何记录这两个变量呢? linux中使用一个原子变量,高16位记录系统所有的wakeup event总数,低16位记录是否有wakeup events在处理中。 那接着再用linux中的实现方法回答上述的问题: wakeup event framework是如何保存当前系统中所有的wakeup event?
一般电源管理芯片(Power Management IC)中会包含一个甚至多个regulator。 2. regulator有什么作用? 通常的作用是给电子设备供电。 如果一个regulator控制多个设备,而每个设备的电压或电流需求方式不同,linux regulator framework会怎么管理这些设备? 3. 有些设备只需要enable/disable电源即可,而有些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动态的改变voltage或者current,Linux regulator Framework会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regulator的错误配置可能也会对硬件有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需要小心设计regulaor,同时也要规范的使用regulator。 Linux Regulator Framework 1. .uV_offset: consumer看到的电源和实际电源之间的偏移值,用于电源补偿。 .min_uA/max_uA: 最小/最大的输出电流。
目录: 一、电源管理框架 1.1 电源状态管理 1.2 省电管理 1.3 电源管理质量 二、睡眠与休眠 2.1 冻结进程 2.2 睡眠流程 但是当硬件运行起来之后,软件就可以对硬件的电源状态进行管理了。电源管理的内容包括电源状态管理和省电管理。电源状态管理是对整个系统的供电状态进行管理,内容包括睡眠、休眠、关机、重启等操作。 6.2 设备级约束 暂略 linux-src/drivers/base/power/qos.c 七、总结回顾 通过本文我们对计算机的电源管理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下面我们再看图回忆一下: 电源管理分为电源状态管理和省电管理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电源状态管理是对计算机的电源状态进行管理,包括睡眠、休眠、关机、重启等。省电管理是内核中的一些省电机制,可以很好的帮我们节省电力。 光一味地省电也不行,还得考虑计算机的性能,所以电源管理中还有PM QoS来保证电源管理的服务质量,使得计算机的运行还要满足一定的性能需求。
对于嵌入式设备来说,合适的电源管理,不仅可以延长电池的寿命,而且可以省电,延长设备运行时间,在提高用户体验方面有很大的好处。所以,各个soc厂家在这方面花了很多的功夫。 下面,我们可以看看linux是如何处理电源管理驱动的。 framework is designed to provide a generic interface to voltage and current regulators within the Linux
1、Linux 电源管理的组成 电源管理(Power Management)在 Linux Kernel 中,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子系统,涉及到供电(Power Supply)、充电(Charger)、时钟 注3:Runtime PM 是 Linux Kernel 亲生的运行时电源管理机制,Wakelock 是由 Android 提出的机制。这两种机制的目的是一样的,因此只需要支持一种即可。 通过 QOS 参数,可以分析、改善系统的性能 2、电源管理源码目录 kernel/power/ drivers/power/ drivers/base/power/ drivers/cpuidle/ drivers /xxx.txt 电源管理的东西很多,大家没必要每个都学一遍,用到的时候去研究即可。 研究了一下 Linux 电源管理子系统,发现 Qos 有接口可以使用:在某一段时间内拉 Qos,可以让 CPU 在这段时间不进入 idle,使用完毕再去掉 Qos,让 CPU 可以进入 idle,这样满足了性能需求
Linux系统中的电源管理一般是冷睡眠,而Android系统却将linux系统中的睡眠作为通常待机使用,显然Linux中的电源管理不符合Android系统。 Android说既然不符合,我就给你改到符合,早期Android就提出了"wakelocks"机制,这种机制将Linux原生的睡眠唤醒流程改变,增加Android自己的处理函数,在一段时间这种机制可以解决 所以Linux在2.6.36中引入了wakeup events framework机制,用来解决suspend和wakeup events之间的同步问题。 .entry: 用来将唤醒源挂到链表上,用于管理。 .lock: 同步机制,用于访问链表时使用。 .timer: 定时器,用于设置该唤醒源的超时时间。 在linux系统中,只有具有唤醒系统的设备才叫做“wakeup source”。 既然只有设备才能唤醒系统,那设备结构体struce device中就应该有某种标志代表此设备是否具有唤醒的能力。
同时,该补丁集更改了Linux kernel原生的电源管理执行过程(kernel/power/main.c中的state_show和state_store),转而执行自定义的state_show、state_store 以阻止睡眠、注销wakelock以允许睡眠:已经由“Linux电源管理(7)_Wakeup events framework”所描述的wakeup source取代。 3.2 Kernel wakelocks在电源管理中的位置 相比Android wakelocks,Kernel wakelocks的实现非常简单(简单的才是最好的),就是在PM core中增加一个wakelock 注1:上面有关wakeup source的操作接口,可参考“Linux电源管理(7)_Wakeup events framework”。 30: } 31: wakelocks_gc_count = 0; 32: } 1)如果当前wakelocks的数目小于最大值(由WL_GC_COUNT_MAX配置
Runtime PM (Runtime Power Management)翻译过来就是运行时电源管理。主要的作用是: 每个设备处理好自己的电源管理,在不需要工作时进入低功耗状态。 改变设备的电源状态需要整个平台的支持。 当设备处于低功耗模式时,wakeup signal常常需要platform或者bus的支持。 Runtime PM数据段 在每个device结构中都存在dev_pm_info的结构,此结构中通过CONFIG_PM_RUNTIME配置字段代码了Runtime PM的信息。 /power/control接口在运行时对该设备进行电源管理。 unsigned int no_callbacks:1; //表明该设备不是有Runtime PM callbacks。 <linux/kernel.h> #include <linux/fs.h> #include <linux/cdev.h> #include <linux/platform_device.h> #include
#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 <linux/kernel.h> #include <linux/err.h> #include <linux/export.h> #include <linux/platform_device.h> #include <linux/regulator/driver.h> #include <linux/regulator/machine.h 在注册的时候需要设置regulator的静态配置regulator_desc和动态配置regulator_config。 regulator的作用就是管理consumer设备,给consumer设备提供voltage, current。 所以必须实现一个consumer设备,代码如下: #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 <linux/kernel.h> #include <linux/err.h> #
Operating Performance Points Library OPP library提供了一系列辅助函数去管理和查询设备的OPP信息。 OPP library的源代码路径在drivers/base/power/opp.c,头文件路径在include/linux/pm_opp.h中。 用户为设备(比如CPU)配置/注册一些默认的opp信息。 b. Soc会根据具体的运行情况,通过opp层去改变/查询设备的opp信息。 数据结构 Linux系统使用struct dev_pm_opp结构表示一个opp描述结构 struct dev_pm_opp { struct list_head node; bool available Linux系统使用struct device_opp结构表示opp设备。
前言 本文继续“Linux电源管理(6)_Generic PM之Suspend功能”中有关suspend同步以及PM wakeup的话题。 但事实上,该同步问题牵涉到了另外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日常的电源管理机制。是否要基于suspend实现?系统何时进入低功耗状态,应该由谁决定?kernel还是用户空间程序? 2)wakeup events framework sysfs,将设备的wakeup信息,以sysfs的形式提供到用户空间,供用户空间程序查询、配置。 而在运行时的电源管理过程中,系统何时进入低功耗状态,也不是用户空间程序能决定的(auto sleep中枪了)。 这表现在suspend过程中频繁调用pm_wakeup_pending接口上(可参考“Linux电源管理(6)_Generic PM之Suspend功能”)。
/module.h> #include <linux/init.h> #include <linux/fs.h> #include <linux/interrupt.h> #include <linux /irq.h> #include <linux/sched.h> #include <linux/pm.h> #include <linux/slab.h> #include <linux/sysctl.h > #include <linux/proc_fs.h> #include <linux/delay.h> #include <linux/platform_device.h> #include <linux /input.h> #include <linux/gpio_keys.h> #include <linux/workqueue.h> #include <linux/gpio.h> #include <linux/of_platform.h> #include <linux/of_gpio.h> #include <linux/spinlock.h> #include <soc/gpio.h>
云端获取和启用云服务器,并实时扩展或缩减云计算资源。云服务器 支持按实际使用的资源计费,可以为您节约计算成本。 腾讯云服务器(CVM)为您提供安全可靠的弹性云计算服务。只需几分钟,您就可以在云端获取和启用云服务器,并实时扩展或缩减云计算资源。云服务器 支持按实际使用的资源计费,可以为您节约计算成本。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