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用Python实现Zabbix-API

做运维的朋友应该知道,公司IDC机房经常有上架、下架、报修和报废的服务器。如果服务器数量很多的时候很容易造成监控遗漏。        大的互联网公司把监控系统和CMDB(资产管理系统|配置管理数据库系统)集成在一起,当上架一台新机器的时候CMDB里面会记录相关的信息,Zabbix根据CMDB里面信息自动Link相关的模块,添加|删除监控。很多小的公司没有资产管理系统,但作为监控的负责人应该每天知道上架了哪些新的机器,确保能添加到Zabbix监控里面。       首先给大家说一下脚本思路: 1)通过Nmap工具扫描网段,扫描出已经使用的IP地址。 2)通过Nmap检测已经扫描IP的3389或者22端口是否开放,可以判断那些事windows机器,那些是Linux机器。 3)Linux下面通过ssh + hostname命令找出Linux主机名。 4)Windows下面通过nmblookup -A 命令找出Windows主机名。 5)用Python脚本读扫描结果文件,把主机名写到列表里面。 6)用Zabbix python API 调用已经监控的主机名,写到列表里面。 7)两个列表取交集,用for循环判断哪些主机名没有监控。 8)发邮件通知监控负责人。

01

浅谈Centos用户权限管理 原

一.用户与组的概念 1.理解linux多用户,多任务的特性 Linux是一个真实的、完整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多用户多任务就是可以在系统上建立多个用户,而多个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间内登录同一个系统执行各自不同的任务,而互不影响,例如某台linux服务器上有4个用户,分别是root、www、ftp和mysql,在同一时间内,root用户可能在查看系统日志,管理维护系统,www用户可能在修改自己的网页程序,ftp用户可能在上传软件到服务器,mysql用户可能在执行自己的SQL查询,每个用户互不干扰,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自己的工作,而每个用户之间不能越权访问,比如www用户不能执行mysql用户的SQL查询操作,ftp用户也不能修改www用户的网页程序,因此可知,不同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每个用户是在权限允许的范围内完成不同的任务,linux正是通过这种权限的划分与管理,实现了多用户多任务的运行机制。 2.linux下用户的角色分类  在linux下用户是根据角色定义的,具体分为三种角色:  超级用户:拥有对系统的最高管理权限,默认是root用户。  普通用户:只能对自己目录下的文件进行访问和修改,具有登录系统的权限,例如上面提到的www用户、ftp用户等。  虚拟用户:也叫“伪”用户,这类用户最大的特点是不能登录系统,它们的存在主要是方便系统管理,满足相应的系统进程对文件属主的要求。例如系统默认的bin、adm、nobody用户等,一般运行的web服务,默认就是使用的nobody用户,但是nobody用户是不能登录系统的。 3.用户和组的概念  我们知道,Linux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如果要使用系统资源,就必须向系统管理员申请一个账户,然后通过这个账户进入系统。这个账户和用户是一个概念,通过建立不同属性的用户,一方面,可以合理的利用和控制系统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用户组织文件,提供对用户文件的安全性保护。  每个用户都用一个唯一的用户名和用户口令,在登录系统时,只有正确输入了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进入系统和自己的主目录。  用户组是具有相同特征用户的逻辑集合,有时我们需要让多个用户具有相同的权限,比如查看、修改某一个文件的权限,一种方法是分别对多个用户进行文件访问授权,如果有10个用户的话,就需要授权10次,显然这种方法不太合理;另一种方法是建立一个组,让这个组具有查看、修改此文件的权限,然后将所有需要访问此文件的用户放入这个组中,那么所有用户就具有了和组一样的权限。这就是用户组,将用户分组是Linux 系统中对用户进行管理及控制访问权限的一种手段,通过定义用户组,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管理工作。 4.用户和组的关系: 用户和用户组的对应关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下图展示了这种关系:

02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