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乍一看可能有些奇怪,因为一个是集群NAS存储,一个是对象存储,没什么相同的地方,为啥还要比较? 而实际上,在考察两种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时,我们会发现,两种技术都是用来存储海量的文件。 对NAS和集群NAS 的描述: “Network-attached storage (NAS) is afile-level computer data storage server connected 集群NAS性能和扩展性好,但价格较高,一般运行在一个数据中心内。所以适合客户自建数据中心内需要高带宽、大容量的业务。如高性能计算、流媒体等。 此外由于对象存储对读访问的支持要好于写访问,因此对象存储更适合于“冷数据“的存放。 同时需要指出,两类技术会有重叠之处,例如有些分布式文件系统可以同时支持集群NAS和对象存储。 而现在有些较为先进的对象存储产品也开始支持集群NAS功能,以实现和用户已有应用的集成。 从长远来看,两类技术都将会有用武之地。
) 支持基本文件夹操作(非根目录):重命名、删除、上传文件夹、下载文件夹 (2) 支持基本文件操作: 重命名、删除、上传文件、下载文件、打开播放文件 (3) 支持在线编辑txt,自动保存 (4) 收藏和分享 (5) 在线预览和播放 附录: (1)可通过端口映射在外地访问家里电脑 windows10环境下进行端口映射连接内网_tf-center的博客-CSDN博客 (2)可配置Webdav提供给不同用户使用
一站式解决数据备份、共享、大数据处理、线上数据托管的云端存储服务,新用户享四重好礼
项目介绍 oss-server是针对项目开发时提供的小型对象存储系统,开发者在针对文件上传时业务剥离,同时方便文件迁移,为满足单个项目,多个系统的情况下,提供统一的oss服务 oss-server主要提供功能 文件在线管理功能(包括文件的预览、内部上传、删除、更名) 3、权限管理(上传api权限用户维护、oss-server登录系统维护) oss-server使用tomcat+nginx的方式,tomcat提供上传对象存储的能力
tfcenter安装包https://share.weiyun.com/tFAN6x5p
业务中需要保存大量的图片、视频和文件,借助于云厂商的能力,我们不需要自己开发实现和维护。但是如何正确的使用,以保证节省资源和安全的目的呢?
10.5.3 对象接口 对象存储系统(Object-BasedStorage System)是综合了NAS和SAN的优点,同时具有SAN的高速直接访问和NAS的数据共享等优势,提供了高可用性、跨平台性及安全性的数据共享的存储体系结构 对象存储系统包含两种数据描述:容器(Bucket)和对象(Object)。容器和对象都有一个全局唯一的ID。 对象存储以对象ID为基础,扁平化地管理所有对象和桶,根据对象ID便可直接访问数据,解决了NAS复杂的目录树结构在海量数据情况下的数据查找耗时长的问题。 对象存储系统一般通过连续后台数据扫描、数据完整性校验、自动化对象修复等技术,大大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对象存储的主要应用场景 对象存储系统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满足数据归档和云服务两大需求,下面对这两种场景进行进一步的细化。
DAS、NAS和SAN特点和区别是什么?加上iSCIS? NAS采用网络技术(TCP/IP、ATM、FDDI),通过网络交换机连接存储系统和服务器主机来建立存储私网。其主要特征是把存储设备、网络接口和以太网技术集成在一起,直接通过以太网网络存取数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NAS和SAN两种模式。 NAS:通过TCP/IP协议访问数据,采用业界标准文件共享协议,如果NFS、HTTP、CIFS实现共享。 NAS和SAN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文件管理系统在哪里。如图1所示,SAN结构中,文件管理系统(FS)分别在每一个应用服务器上面,而NAS则是每个应用服务器通过网络共享协议,使用同一个文件管理系统。 即NAS和SAN存储系统的区别就是NAS有自已的文件管理系统。
外挂存储根据连接的方式分为:直连式存储(Direct Attached Storage—DAS)和网络存储(NAS);网络化存储根据传输协议又分为网络接入存储(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对象存储系统(Object-Based Storage System—OBS)是综合了NAS和SAN的优点,同时具有SAN的高速直接访问和 NAS的数据共享等优势,提供了高可靠性、跨平台性以及安全的数据共享的存储体系构 对象存储系统,可以在一个持久稳固且高度可用的系统中存储任意的对象,且独立于虚拟机实例之外。 应用和用户可以在对象存储中使用简单的API访问数据;这些通常都基于表属性状态转移(REST)架构,但是也有向编程语言的界。 ? 对象存储提供了数据上受限操作的访问控制。 传统的网络存储系统采用集中的存储服务器存放所有数据,存储服务器成为系统性能的瓶颈,也是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焦点,不能满足大规模存储应用的需要。
也就是说,NAS从文件系统层面解决存储的扩容问题。 NAS和SAN本质的不同在文件管理系统的不同。 可用性 可靠性 可扩展性 一致性 存储引擎是存储系统中的发动机,直接决定存储系统的性能和功能,实现了存储系统的增/删/改/查,在数据库系统中广泛采用。 分布式存储系统应用——云服务 分布式存储系统一般采用可扩展的系统结构,利用多台存储服务器分担存储负载,利用位置服务器定位存储信息,不但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存取效率,而且易于扩展。 分布式存储的应用场景一般分为三种: 对象存储: 也就是通常的键值存储,其接口就是简单的GET,PUT,DEL和其他扩展 块存储: 通常以QEMU Driver或者Kernel Module的方式存在,需要实现 幸运的是,分布式存储系统已经成为了云服务的基础能力,尤其是对象存储,如七牛、S3、OSS、BOS 等等, 已经是标配了。
本文将重点讲述腾讯TBDS套件如何与cos对象系统相结合,让cos对象存储系统充当TBDS中的sprak、hive等数据分析组件的底层文件系统,实现spark、hive访问cos对象系统像访问本地的HDFS TBDS组件集成cos对象系统的配置流程如下: 第一步:在cos对象存储系统官网下载hadoop-cos插件工具,下载地址如下:https://cloud.tencent.com/document/product 利用下面的命令,将cos_hadoop_api-5.2.5.jar和hadoop-cos-2.7.2.jar同步到TBDS集群的所有机器的/usr/hdp/2.2.0.0-2041/hadoop/lib 5.png 第五步:待重启HDFS完成后,测试hadoop命令行访问cos对象系统是否成功。能够正常访问到cos对象中的文件,即代表hdfs已经配置成功。 6.png 第六步:使用spark访问cos对象中的文件对象--在提交spark任务时使用—jars指定cos插件提交指定的任务即可。 提交示例如下: .
js内置对象是ECMAScript规范中要求实现的一些函数和对象,具体包括Object,Function,Number,Boolean,Array, String,RegExp,Error,Date,Global 这些对象(函数) 在js引擎初始化时就已经定义完毕,可以直接在程序中或者函数上下文使用。 原生对象包括内置对象,也包括运行时创建的对象,比如用户类等。 而宿主对象则是js代码所在运行环境提供的对象,运行在浏览器上的js,其宿主环境是浏览器,而不同浏览器提供了不同的 宿主对象,这些对象是ECMAScript规范之外自主定义并注入到js引擎中,诸如常见的window
---- title: 事务对象和命令对象 tags: [OLEDB, 数据库编程, VC++, 数据库] date: 2018-01-21 09:22:10 categories: windows 数据库编程 keywords: OLEDB, 数据库编程, VC++, 数据库 --- 上次说到数据源对象,这次接着说事务对象和命令对象。 ::commit ITransaction::Abort OLEDB中定义事务和回话对象的接口如下: CoType TSession { [mandatory] interface IGetDataSource 与会话对象相似,一个会话对象可以创建多个命令对象,但是从上面会话对象的定义可以看出IDBCreateCommand接口是一个可选接口,并不是所有的数据库都支持,因此在创建命令对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判断是否支持 接着调用IDBCreateCommand接口来创建一个命令对象并尝试query命令对象的其他接口,得出数据源支持哪些接口。 这个例子非常简单,只是为了演示如何创建会话对象和数据源对象罢了。
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 分布式:在hdfs中由多个服务器组成,每个服务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HDFS适用于一次写入多次读出,不支持文件修改 优点 1高容错性 一台宕机没有什么问题,不会造成一个数据整体丢失。
一 Date对象 四种创建方法 1. getDay() 从 Date 对象返回一周中的某一天 (0 ~ 6)。 getFullYear() 从 Date 对象以四位数字返回年份。 getMinutes() 返回 Date 对象的分钟 (0 ~ 59)。 getMonth() 从 Date 对象返回月份 (0 ~ 11)。 floor(x) 对数向下取整 round(x) 把数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数 3 随机数 random() 返回0-1之间的随机数,不包括0和1 5 其他方法 max(x,y) 返回 x 和 y 中的最高值。 min(x,y) 返回 x 和 y 中的最低值。
文件、块和对象存储之间的区别 文件存储和块存储是在NAS和SAN存储系统上存储数据的方法。 在NAS系统上,它将其存储作为网络文件系统公开。 当设备附加到NAS(网络附加存储)系统时,将显示一个挂载文件系统,用户可以使用适当的访问权限访问其文件。因为NAS系统必须管理用户权限、文件锁定和其他安全措施,以便多个用户可以访问文件。 对NAS的访问通过NFS和SMB/CIFS协议进行处理。与任何服务器或存储解决方案一样,文件系统负责在NAS中定位文件。这对于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文件非常有效,但对于数十亿的文件就不行了。 SAN中的块没有与存储系统或应用程序相关的元数据。换句话说:块是没有描述、关联和存储解决方案所有者的数据段。一切都由SAN软件处理和控制。 对象存储系统中的许多对象都存储在给定的存储磁盘上。在纯形式的对象存储中,“只能”保存一个文件(对象)的一个版本。如果用户进行了更改,相同文件的另一个版本将存储为新对象。
C++类和对象 C++中对象的类型称为类,类代表了某一批对象的共性和特征,类是对象的抽象,而对象是类的具体实例, 类是抽象的,不占用内存,而对象是具体的,占用 存储空间,这点很重要,读者需要牢记。 C++对类类型的声明,一般形式如下 class 类名 { private:私有的数据和成员函数; public:公用的数据和成员函数; }; private和public称为成员访问限定符,除了private 和public之外,还有一种成员访问限定符protected,用protected声明的成员称为受保护的成员,它不能被类外访问,但可以被派生类的成员函数访问。 name<<endl; cout<<sex<<endl; cout<<address<<endl; } }; Student stu1,stu2;//定义了两个Student类的对象 stu1与stu2 C++类和对象 | 类和对象 更多案例可以go公众号:C语言入门到精通
当数据被写入存储时,通过复制每个对象或对象的子段的擦除编码来将数据分布在节点上。 将CAP应用到NAS和对象存储(云存储) 考虑迁移到云端的本地应用程序通常使用网络附属存储(NAS)。 网络附属存储(NAS)系统受到其他存储系统的一致性的影响:高成本、有限的规模和有限的可用性。虽然大多数网络附属存储(NAS)系统提供复制以进行灾难恢复,但是这种复制是异步完成的(最终会变得一致)。 即使是需要一致性的网络附属存储(NAS)上的数据集,通常也有一部分数据更适合于可用性模型。 最常见的可用性存储系统类型是对象存储,这是所有云计算提供商为其负担得起的存储层所使用的设计。 对象存储成本低,可扩展到数千个节点。在广泛的地理区域分布数据也很容易,使数据更易于访问和恢复。
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分为外部存储和内部存储,这里我们谈存储主要指计算机系统中的外部存储。 ? 如果再把概念收缩一下,一般来讲我们谈存储是指存储系统,并不是简单的谈硬盘、软盘等。 SCSI/ATA FC/iSCSI RAID/JBOD DAS/NAS/SAN ? SCSI/ATA是存储系统中最基本的技术,其中SCSI是最重要的. NAS (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网络挂接存储 存储系统架构—DAS 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存储设备(通常为磁盘或磁带)通过电缆直接与计算机相连 ; 系统存取访问I/O请求(又称为协议或命令)直接在计算机和存储设备间进行. ? 存储系统架构—NAS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
MinIO除了可以作为对象存储服务外,还可以作为网关,也就说MinIO的后端可以NAS系统、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或者S3、Google对象存储这样的第三方云存储系统。 有了MinIO网关,就可以为Google对象存储这些后端系统添加S3兼容的API,便于管理和移植,因为S3 API已经是对象存储界事实上的标准。 MinIO网关 MInIO网关的出现也是类似的原因,它可以让你的旧存储系统可以很方便的具备S3 兼容API,这样你的旧存储系统就不用再多余开发,就有了标准的对象存储API,便于迁移以及使用方入门。 除了自建的存储系统外,如果你们以前使用Google对象存储这类第三方对象存储服务,那么也可以使用MinIO作为网关,一来可以统一S3 API,二来可以用MinIO做缓存,减少第三方对象存储的访问,节约成本 这个图有点旧,目前MinIO支持的网关和图中的不一样,目前支持的网关如下: AWS S3 Google Cloud Storage NAS HDFS Microsoft Azure Blob Storage
基于分布式架构的高性能并行文件存储一体机,用于HPC高性能计算、AI训练等场景
扫码关注云+社区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