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Jmeter(七) - 从入门到精通 - 建立数据库测试计划实战<MySQL数据库>(详解教程)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数据库的性能和稳定性等等,这些有时候也需要测试工程师去评估和测试,上一篇文章宏哥主要介绍了jmeter连接和创建数据库测试计划的过程,宏哥在文中通过示例和代码非常详细地介绍给大家,希望对各位小伙伴和童鞋们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学习价值,遇到类似的问题脑子一片空白的童鞋们可以参考一下。这一篇宏哥就以MySQL数据为例结合上一篇的理论知识在这里带领小伙伴和童鞋们实战一下。这里宏哥为了增加小伙伴们的学习兴趣和便于记忆理解,因此列举了一个谍战剧中执行刺杀任务的场景,首先组成刺杀任务的小队,然后通过接头暗号建立联系,其次就开始执行刺杀任务,期间有核查组员的人物背景、其他组员支援、以及自己组员的牺牲、任务的变更等等,最后确认暗杀任务是否执行成功。

05

利用SQLServer2005复制功能实现与Oracle数据库同步

在项目中经常会遇到一个项目操作几个数据库的情况,若是同种类型的数据库也还好说,可以直接链接两个数据库,也可以用数据库的同步功能。若我们的项目使用SQLServer2005进行开发,而且项目中要用到Oracle数据库中的数据,那么又该怎么实现拉?一般来说方案有以下几种。 1.分别建立链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SQLServer可以用ADO.NET,操作Oracle可以用OLEDB或者用System.Data.OracleClient(需要添加引用才能用) 这种方案的优点就是简单,各自写各自的数据库操作代码,缺点就是不能将两个数据库中的表直接进行联合查询,链接Oracle的每台机器必须安装OracleClient才可以使用。 2.使用同义词操作Oracle数据库。 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经写清楚了,这样做一来可以进行表的联合查询二来不需要每台机器都安装OracleClient,但是还是有一个缺点:效率低,比如对同义词使用like去查找需要的数据,如果是直接连Oracle数据库也许只要0.1秒就可以找到答案,但是用同义词可能就要等10秒20秒或更久。原来SQLServer并不是直接把查询语句传递给Oracle,让Oracle执行操作,而是将所有数据都取到SQLServer服务器上,边取数据边分析,直到满足查询条件为止。其实这种数据放在两个服务器上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一旦Oracle服务器宕机,即使我们这边的所有服务器都是好的,那么我们的程序中用到Oracle数据的地方就无法使用。 3.直接链接Oracle数据库+同义词+作业+异常跳转 方式。 这种方法具体讲就是我们的程序直接用OLEDB(OracleClient)链接Oracle数据库,同时SQLServer服务器也建立了同义词指向Oracle,在SQLServer上建立作业,将同义词中的数据拷贝到SQLServer服务器的表中。一旦Oracle宕机,程序中就会捕捉到异常,于是就使用SQLServer中的数据。这样做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编程,效率也不是特别高,但是优点也是明细的,平时链接Oralce服务器,异常情况下链接SQLServer中的备份数据,保证了程序的正常运行。 4.直接编写一个程序,以服务或自启动方式一直运行,每隔一段时间将Oracle数据库中的数据写到SQLServer数据库中。 这种方法就是编程复杂,具有很大难度。 5.利用SQLServer2005的复制功能将Oracle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到SQLServer服务器中,程序只操作SQLServer,不链接Oracle数据库。 这种方法不需要编写任何代码,由于只对SQLServer进行查询,所以查询效率高可以做多表链接,开发人员也不需要再装OracleClient,也不用害怕Oracle服务器宕机导致我们的相关程序无法使用。优点倒是很多,那么有没有缺点拉?缺点还是有的,主要是取得的数据不是实时的数据,Oracle那边的数据更新了,我们这边还有可能是老数据。 前面的四种方法我就不用多讲了,这次主要是讲第五种方法的具体实现:

01

等保测评之Oracle关系型数据库安全加固实践指南

select ‘bgdrac’ database,t11.username,t11.default_tablespace tablespace_name,segment_size_in_GB,datafile_size_in_gb,tablespace_free_size_in_gb from (select username,default_tablespace from dba_users) t11 left join ( select nvl(t1.tablespace_name,t2.tablespace_name) tablespace_name,t1.size_in_GB datafile_size_in_GB,t2.size_in_GB segment_size_in_GB,t1.size_in_GB-t2.size_in_GB tablespace_free_size_in_GB from (select tablespace_name,sum(bytes)/1024/1024/1024 size_in_GB from dba_data_files group by tablespace_name) t1 full join (select tablespace_name,sum(bytes)/1024/1024/1024 size_in_GB from dba_segments group by tablespace_name) t2 on t2.tablespace_name=t1.tablespace_name) t22 on t22.tablespace_name=t11.default_tablespace where t11.default_tablespace<>’zlbfxt’;

03

oracle11g数据库导入导出方法教程[通俗易懂]

①:传统方式——exp(导出)和(imp)导入: ②:数据泵方式——expdp导出和(impdp)导入; ③:第三方工具——PL/sql Developer; 一、什么是数据库导入导出? oracle11g数据库的导入/导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oracle数据的还原/备份。 数据库导入:把.dmp 格式文件从本地导入到数据库服务器中(本地oracle测试数据库中); 数据库导出:把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数据(本地oracle测试数据库中的数据),导出到本地生成.dmp格式文件。 .dmp 格式文件:就是oracle数据的文件格式(比如视频是.mp4 格式,音乐是.mp3 格式); 二、二者优缺点描述: 1.exp/imp: 优点:代码书写简单易懂,从本地即可直接导入,不用在服务器中操作,降低难度,减少服务器上的操作也就 保证了服务器上数据文件的安全性。 缺点:这种导入导出的速度相对较慢,合适数据库数据较少的时候。如果文件超过几个G,大众性能的电 脑,至少需要4~5个小时左右。 2.expdp/impdp: 优点:导入导出速度相对较快,几个G的数据文件一般在1~2小时左右。 缺点:代码相对不易理解,要想实现导入导出的操作,必须在服务器上创建逻辑目录(不是真正的目录)。我们 都知道数据库服务器的重要性,所以在上面的操作必须慎重。所以这种方式一般由专业的程序人员来完 成(不一定是DBA(数据库管理员)来干,中小公司可能没有DBA)。 3.PL/sql Develpoer: 优点:封装了导入导出命令,无需每次都手动输入命令。方便快捷,提高效率。 缺点:长时间应用会对其产生依赖,降低对代码执行原理的理解。 三、特别强调: 目标数据库:数据即将导入的数据库(一般是项目上正式数据库); 源数据库:数据导出的数据库(一般是项目上的测试数据库); 1.目标数据库要与源数据库有着名称相同的表空间。 2.目标数据在进行导入时,用户名尽量相同(这样保证用户的权限级别相同)。 3.目标数据库每次在进行数据导入前,应做好数据备份,以防数据丢失。 4.使用数据泵时,一定要现在服务器端建立可用的逻辑目录,并检查是否可用。 5.弄清是导入导出到相同版本还是不同版本(oracle10g版本与oracle11g版本)。 6.目标数据导入前,弄清楚是数据覆盖(替换),还是仅插入新数据或替换部分数据表。 7.确定目标数据库磁盘空间是否足够容纳新数据,是否需要扩充表空间。 8.导入导出时注意字符集是否相同,一般Oracle数据库的字符集只有一个,并且固定,一般不改变。 9.导出格式介绍:    Dmp格式:.dmp是二进制文件,可跨平台,还能包含权限,效率好;    Sql格式:.sql格式的文件,可用文本编辑器查看,通用性比较好,效率不如第一种, 适合小数据量导入导出。尤其注意的是表中不能有大字段 (blob,clob,long),如果有,会报错;    Pde格式:.pde格式的文件,.pde为PL/SQL Developer自有的文件格式,只能用PL/SQL Developer工具 导入导出,不能用文本编辑器查看; 10.确定操作者的账号权限。 四、二者的导入导出方法: 1、传统方法: 通用命令:exp(imp) username/password@SERVICENAME:1521 file=”e:\temp.dmp” full = y; 数据库导出举例:

04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