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它是一种通过网络实现存储目的的设备。 SAN和NAS长得很像,连字母都是一样的,SAN(Storage Area Network)是存储区域网络。 SAN SAN的特性弥补了DAS的不足。 SAN(存储区域网络)是一种网状通道(简称FC)技术,可通过FC交换机连接存储阵列和服务器主机,以建立专用于数据存储的区域网络。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专用于企业级应用的存储方式。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计算机和存储系统之间提供数据传输的高级网络。 SAN理论上支持数百个磁盘,提供海量存储空间,解决了大容量存储问题。 解决只需要小容量存储的问题。 可以说,SAN的出现顺应了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它将计算与存储分离开来,增强了存储扩展的灵活性。毕竟现在的联网设备越来越多,数据量越来越大,我们的存储需求也越来越大。 SAN的“协同”功能使存储更灵活,更方便扩容。 同时,由于独特的存储结构,SAN需要通过光纤交换机连接存储阵列和服务器,建立专用的数据存储网络。 NAS NAS具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和自己的存储空间。
在目前的私有云中,大部分小型云喜欢使用FC-SAN,主要原因是性能好、架构简单、小规模环境投资小。 但随着视频等业务的出现,采用FC-SAN难以保证未来的可扩展性,开始出现了分布式存储,而且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 一、传统的SAN架构存在很多问题。 传统的SAN存储都有机头,而机头永远存在性能瓶颈(如目前采用SSD存储后,机头瓶颈很快出现)及单点故障点(即使机头有双机备份机制,仍可能出现全阻)。 另外,传统的SAN存储无法很好的支持水平容量扩展,存储空间的上限永远是一个固定的值。 还有,SAN存储不同机头管辖内的存储很难实现共享,多机头管理复杂。 三、不同的使用场景使用不同的存储设备 我们没有强调分布式存储比FC-SAN存储好。
一站式解决数据备份、共享、大数据处理、线上数据托管的云端存储服务,新用户享四重好礼
存储技术基础 存储系统架构 什么是存储? 用于存放数据信息的设备或者系统 等同与计算机系统中的外部存储 存储是一个系统 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结果 ? iSCSI是将来的存储形式,这里不做讨论 存储系统架构—三种架构介绍 DAS ( 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挂接存储 SAN ( Storage Area Network )存储区域网络 当服务器在地理上比较分散,很难通过远程连接进行互连时,直接连接存储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甚至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存储系统架构—SAN SAN- Storage Area Network ? SAN技术中最具深远意义的并给SAN技术带来最大好处的,即它由从前采用面向总线的存储结构,转而采用现在的面向网络的存储结构。 存储系统架构—NAS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
存储的功能也可以实现SAN存储的功能,企业通过部署融合存储可以大大降低整体TCO成本,现阶段融合存储在各个行业均大规模部署使用。 融合存储部分大概会介绍到软硬件架构、协议、增值特性、常用技术等多方面内容。本期主要介绍存储架构的发展历程,存储架构主要有4个发展阶段。 1)硬盘在服务器内部阶段:硬盘位于服务器内部,该架构优势在于:可以基本满足普通用户的存储需求。 该架构容量上得到了扩展,但是数据无法并行存储(数据只能逐盘进行存储),即一块存储硬盘数据满了再存储下一块盘,同时第一块盘不能坏,若发生故障后面的盘无法读取数据。 但该架构目前也有在用,主要因为组网简单、灵活、成本低,小型存储网络中用的较多。 4)SAN和NAS:该架构是融合存储即SAN和NAS一体化的存储产品。
架构师在做架构设计时一定绕不开存储的设计,本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存储的相关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存储使用方式、常见协议、链接方式以及分布式存储架构中的典型架构案例。 存储分类 存储架构 从架构角度分类存储一般可以分为:集中式存储和分布式存储。 「针对数据块存储。」 存储链接方式 从存储链接角度分类存储可以分为DAS、NAS、SAN三类。 NAS架构 「SAN(Storage Area Network):」 SAN是一种以网络为中心的存储结构,不同于普通以太网,SAN是位于服务器的后端,为连接服务器、磁盘阵列、带库等存储设备而建立的高性能 SAN 架构 主流存储厂商及产品 商业存储厂商有:EMC、NetApp、DELL、Huawei、曙光等 开源的存储产品有: FastDFS(对象) Swift(对象) HDFS(对象) Lustre(块
一、NVR存储 NVR是网络硬盘录像机的缩写。NVR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网络接收IPC(网络摄像机)设备传输的数字视频码流,并进行存储、管理,从而实现网络化带来的分布式架构优势。 通道配置页面拥有录像开启和保存时间配置选项,根据自身计划选择对应录像时间。 ? NVR框架 现在市场上面也有少量的128路的NVR,因为NVR是x86架构储存+监控软件,他本身也有磁盘阵列功能。 二、IP-SAN存储 IP-SAN,即基于IP以太网络的SAN存储架构,它使用iSCSI协议传输数据,直接在IP网络上进行存储,iSCSI协议就是把SCSI命令包在TCP/IP包中传输,即为SCSI over 三、CVR存储 海康CVR存储模式可支持视频流经编码器直接写入存储设备,省去存储服务器成本,避免服务器形成单点故障和性能瓶颈,独特的数据结构确保监控服务的高稳定和高性能,不需要存储服务器,简化网络结构, 存储框架 海康CVR存储模式采用磁盘预分配与延迟分配技术相结合,首先查找空闲空间区域并用于存储新数据的过程,最大程度地提高系统性能和避免磁盘碎片。
Google, Amazon (通用硬件+软件定义) IT基础架构变迁 ,互联网融合架构成为未来趋势。 也正因如此,很多企业将目光投向Server SAN存储基础架构,不仅可以获得很多与云技术相同的好处,同时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而定。那么为什么选择Server SAN? 近几年来,新的通用硬件技术改变了存储架构,使得软件定义存储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在这些通用硬件技术的推动下,软件定义存储(包括Server SAN)将成为发展趋势。 Wikibon强烈建议企业CIO/CTO现在就要开始试用Server SAN,特别是对那些要求低成本或高性能的应用。这也验证了前面说到的企业IT基础架构变迁,企业选型尝试Server SAN。
DAS:服务器直接后挂存储设备,最经济的一种结构。 NAS:网络上直接挂接的存储设备,其实就是处于以太网上的一台利用NFS、CIFS等网络文件系统的文件共享服务器。 PC中的磁盘或只有一个外部SCSI接口的JBOD都属于DAS架构。 扩展性上: FC和iSCSI采用SAN的架构,扩展性最好,在存储网络中,易于增加用户或增加存储模块。 服务器本身带有千兆网口,即使增加一个网卡也就是500元,采用普通的超五类线就可以,价格可以忽略不计; 市场定位: FC占据高端,iSCSI处于中高端,NAS和DAS处于低端 随着越来越多机构对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改造 -- 对于企业或者机构核心业务、关键业务中,其稳定性、性能、对技术的成熟度要求高,建议采用FC SAN,这样企业和机构的主要业务系统将更有保障 其他方面 兼容性:目前IP SAN主要完成的是Windows
简单来说NAS就是一台在网络上提供文档共享服务的的网络存储服务器。 NAS的网络结构 NAS存储使用以太网接口直接接入现有以太网网络实现数据的共享。部署灵活,不会对现有网络结构产生变化。 稳定性优势: 功能单纯并且移除了许多不必要的连接器、控制晶片、电子回路,如键盘、鼠标、VGA等;所以架构上相比常见计算机有了简化。 SAN:存储区域网络 先看下下图的SAN存储的网络拓扑图 SAN存储通过光纤交换机将磁盘空间分配给不同的服务器,服务器通过以太网对外提供服务,存储区域与用户的应用区域隔离。 高带宽:SAN的结构允许任何服务器连接到任何存储阵列,这样不管数据置放在那里,服务器都可直接存取所需的数据。因为采用了光纤接口,SAN还具有更高的带宽。 因此SAN存储多应用于企业级的存储部署中。
它一般是将本地的存储空间共享给其他主机使用,一般通过C/S架构实现通信。它实现的是文件级别的共享,计算机通常将共享的设备识别为一个文件系统,其文件服务器会管理锁以实现并发访问。 三、存储区域网(SAN) 定义 SAN指Storage Area Network,即存储区域网络,工作于内核层。 特点 SAN实际是一种专门为存储建立的独立于TCP/IP网络之外的专用网络。 目前一般的SAN提供2Gb/S到4Gb/S的传输速率,同时SAN网络独立于数据网络存在,因此存取速度很快,另外SAN一般采用高端的RAID阵列,使SAN的性能在几种专业网络存储技术中傲视群雄。 SAN由于其基础是一个专用网络,因此扩展性很强,不管是在一个SAN系统中增加一定的存储空间还是增加几台使用存储空间的服务器都非常方便。 缺点 (1) 需要单独建立光纤网络,异地扩展比较困难。
Ta就是PowerEdge MX 在之前的系列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PowerEdge MX的超融合实现和未来支持的“可组合架构”,作为融合主流架构之一,SAN网络存储优点多多,部署起来却并不容易。 今天我们来探讨,如何通过PowerEdge MX部署SAN,实现传统的融合架构。这个实现的重点在网络部分。 ? 外部存储扩展 对于希望连接到现有FC SAN的客户,可选的冗余FC交换机支持高达32Gb/s的连接速度,并且可以不打折扣地集成到现有SAN结构中。 下图以Unity为例进行介绍,戴尔易安信SC系列存储同样如此。 ? ? SAN应用场景二 使用MX5108n连接光纤存储,同样有两种方式——利用戴尔网络S4148U来实现F-port和NPG。 ?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实现最多10个机箱(80个两路或者40个四路模块化服务器)共享这台SAN存储,将大大节省成本,提高存储的利用率。
存储区域网络 iSCSI SAN 是一个基于 IP 的系统,允许 SAN 连接到常规的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和 IP 路由器,一般没有额外的硬件要求。 这极大地简化了存储结构,消除了对日益繁琐的 IT 环境的需求,从而减轻了 IT 人员的负担。 2.更好的性能和可靠性:iSCSI SAN 消除了传统上由服务器磁盘执行的繁重数据存储工作。 4.节约成本:使用iSCSI SAN,组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立即降低成本:1) 通过简化网络架构并消除对昂贵存储扩展硬件的持续需求,2) 减轻管理网络的 IT 人员的人力成本,3) 通过性能更高的系统提高整个组织的生产力 目前主要的 iSCSI SAN 产品包括 Equallogic、Compellent等。EqualLogic建立在虚拟化对等存储架构之上,为小型到大型组织简化和自动化数据存储。 Compellent是基于可扩展 SAN 架构和虚拟化的企业级存储解决方案,使用强大的数据移动引擎,帮助组织更有效地管理数据。 另外,国产创新产品HBlock也是通过 iSCSI 为用户提供服务的。
(1)SAN SAN是一种储存技术,也是是千兆位速率的网络,它依托光纤通道为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的连接提供更高的吞吐能力、支持更远的距离和更可靠的连通,SAN可以是交换式网络,也可以是共享式网络,以目前的技术 DAS:也可以是SOA架构中的Data Access Sevices. 它是用来创建Data Graph的, 而SOA中的关键(SDO)则是依赖于Data Graph存在的。 NAS产品能通过SAN连接到存储设备 NAS是功能单一的精简型电脑,因此在架构上不像个人电脑那么复杂,像键盘、鼠标、荧幕、音效卡、喇叭、扩充漕、各式连接口等都不需要;在外观上就像家电产品,只需电源与简单的控制钮 NAS在架构上与个人电脑相似,但因功能单纯,可移除许多不必要的连接器、控制晶片、电子回路,如键盘、鼠标、USB、VGA等。 NAS存储也通常被称为附加存储,顾名思义,就是存储设备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例如以太网)添加到一群计算机上,NAS是文件级的存储方法,它的重点在于帮助工作组和部门级机构解决迅速增加存储容量的需求,如今用户采用
这极大地简化了存储结构,消除了对日益繁琐的 IT 环境的需求,从而减轻了 IT 人员的负担。 2.更好的性能和可靠性:iSCSI SAN 消除了传统上由服务器磁盘执行的繁重数据存储工作。 4.节约成本:使用iSCSI SAN,组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立即降低成本:1) 通过简化网络架构并消除对昂贵存储扩展硬件的持续需求,2) 减轻管理网络的 IT 人员的人力成本,3) 通过性能更高的系统提高整个组织的生产力 EqualLogic建立在虚拟化对等存储架构之上,为小型到大型组织简化和自动化数据存储;Compellent是基于可扩展 SAN 架构和虚拟化的企业级存储解决方案,使用强大的数据移动引擎,帮助组织更有效地管理数据 它能够安装在任意Linux服务器上,可以把各服务器中分散的磁盘整合成高性能的存储资源池,通过分布式双控制器架构保证了低延迟、高可用、易拓展的特性;通过完善的控制台、命令行与API来统一调度管理所有存储资源 ;通过强大的兼容性和独特的硬件异构特性充分利用全部存储资源。
摘要 VMware vSAN 通过 vSphere 原生的高性能体系结构支持业界领先的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vSAN是 Software-Defined Data Center 的核心构造块。 借助 VMware 支持的超融合基础架构,您能够安全发展、降低 TCO 以及根据未来发展需求扩展规模。 vSAN概述 SDDC概述 在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内,整个基础架构都实现了虚拟化,并且数据中心完全由软件自动控制。vSphere是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基础。 但是并不是vSAN集群中的每个节点都需要本地存储,没有本地存储的主机仍可利用分布式数据存储。 vSAN组件及架构介绍 vSAN集群 VirtualSAN是一种集群功能。 vSAN的常见使用场景 带有Virtual SAN的vSphere支持多种使用情形,包括关键业务应用、虚拟桌面基础架构、测试和开发、第2层/第3层应用、备份和灾难恢复、管理集群、DMZ/隔离区、远程办公室
二、解决了计算虚拟化,接下来是存储虚拟化的技术选择,一般在私有云都会采用集中式的存储,极少数会采用计算存储合一的超融合架构。 如果私有云存储规模小,可以采用超融合架构;但为提高架构的稳定性,一般会采用fc-san或server san等分布式的存储技术。 建议在小规模(低于100TB)的存储情况下,直接采用fc-san方式,以节约成本;而规模超过100TB,且有高性能、一般性能要求的多业务场景时,可采用server san+ fc san两种方式。 另外业务网络、存储网络一般会采用万兆,而管理网络、IPMI网络一般采用千万。 ? 四、最后在虚拟化管理平台方面,目前主流为vmware、ucloud、openstack等。
要理解对象存储所提供的好处,必须首先了解文件存储和块存储的旧概念,因为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文件、块和对象存储之间的区别 文件存储和块存储是在NAS和SAN存储系统上存储数据的方法。 块存储的工作方式与此类似,但与在文件级管理数据的文件存储不同,数据存储在数据块中。几个块(例如在SAN系统中)构建一个文件。 一个块由一个地址组成,如果SAN应用程序对这个地址发出scsi请求,那么它将获得这个块。存储应用程序然后决定数据块是否存储在系统中,以及存储在什么特定的磁盘或存储介质上。 最后如何组合这些块以及如何访问它们决定了存储应用程序。SAN中的块没有与存储系统或应用程序相关的元数据。换句话说:块是没有描述、关联和存储解决方案所有者的数据段。一切都由SAN软件处理和控制。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产生的大部分数据是“固定的”或非结构化数据。内容或材料不会再改变。这就是对象存储发挥作用的地方: 对象存储中的对象是与相应元数据“绑定的数据”(即文件)。
一、简单介绍 SAN,即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 and SAN protocols),它是一种高速网络实现计算机与存储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iSCSI是一种基于TCP/IP 的协议,用来建立和管理IP存储设备、主机和客户机等之间的相互连接,并创建存储区域网络(SAN)。 基于iSCSI建立的存储区域网(SAN)与基于光纤的FC-SAN相比,具有很好的性价比。 为了不浪费阿里云上的这几台机器资源,打算将这其中的5台机器做成IP SAN共享存储,另一台机器共享这5台的SAN存储,然后跟自己的磁盘一起做成LVM逻辑卷,最后统一作为备份磁盘使用! 存储的服务端,第6个node节点作为客户端,用来共享前5个节点的IP-SAN存储,然后第6个node节点利用这5个共享过来的IP-SAN存储和 自己的100G存储做lvm逻辑卷,最终组成一个大的存储池来使用
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简称SAN)采用网状通道(Fibre Channel ,简称FC,区别与Fiber Channel光纤通道)技术,通过FC交换机连接存储阵列和服务器主机 ,建立专用于数据存储的区域网络。 比如一台SAN交换机,不可拆分,有一个WWNN,它有一堆端口,每个端口有一个WWPN。 但主机就没有WWNN,因为卡和主机是可以分离的,单纯一个主机本身并不一定是SAN环境中的设备。
腾讯云归档存储(Cloud Archive Storage, CAS)是面向企业和个人开发者提供的低成本、高可靠且易于管理的云端离线存储服务,适用于海量、非结构化数据长时间备份,实现数据的容灾和c。归档存储采用分布式云端存储,您可以通过 RESTful API 对存储的数据进行访问。归档存储易于管理,您无需关心硬件维护及容量扩展;按实际使用量付费,为您节省额外成本。
扫码关注云+社区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