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IBM WebSphere MQ 系列(一)基础知识

一、中间件    中间件处于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之间,是一种以自己的复杂换取企业应用简单化的可复用的基础软件。    在中间件产生以前,应用软件直接使用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和数据库等开发,开发者不得不面临许多很棘手的问题,如操作系统的多样性,繁杂的网络程序设计和管理,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数据分散处理带来的不一致性,性能和效率、安全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与用户的业务没有直接关系,但又必须解决,耗费了大量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于是,有人提出将应用软件所要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提炼、抽象,在操作系统之上再形成一个可复用的部分,供

05

NRF24L01多通道通讯

nRF24L01 是一款工作在 2.4~2.5GHz 世界通用 ISM 频段的单片无线收发器芯片。 NRF24L01 单通道实现通讯很简单,只要收发方地址设置正确,就能正常通讯。 但是 NRF24L01 多通道通信,有很多误区。官网的数据手册描述的也是模糊不清,经过我 不断的调试和收集资料,有了点小成果。 一: NRF24L01 支持多通道收发 对于这个多通道有很多理解,(特别和啊海的理解冲突), 现在实验证明: NRF24L01 只有通道 0 可以发射数据和接收,通道 12345 只能接收数据。 而且通道 2345 的高字节 bit39~8 和地址 1 共用。设置为发送模式时不需要选择通道,因为 硬件默认设置发送模式下为通道 0 发送。 正常通讯的结构是 6 个发射机发数据给 1 个接收机接收。 二: RX --TX 地址设置 一个芯片最多可以设置 6 个接收地址。 所以多对一发送比较简单。 但是想要一对多发送的话 就只能一个一个发送了。 nRF24L01 配置为接收模式时可以接收 6 路不同地址,相同频率 的数据 每个数据通道拥有自己的地址, 并且可以通过寄存器来进行分别配置-。 每一个数据 通道的地址是通过寄存器 RX_ADDR_Px 来配置的,正常通讯情况下不允许不同的数据通 道设置完全相同的地址。 u8 TX_ADDRESS0[TX_ADR_WIDTH]={0x00,0xc2,0xc2,0xc2,0xc2}; //发送地址(地址要和接收通道地址一致) u8 RX_ADDRESS0[RX_ADR_WIDTH]={0x00,0xc2,0xc2,0xc2,0xc2}; //接收0 通道地址(地址要和发射地址一致) u8 RX_ADDRESS1[RX_ADR_WIDTH]={0x01,0xc2,0xc2,0xc2,0xc2};//接收1 通道地址 u8 RX_ADDRESS2[RX_ADR_WIDTH]={0x02,0xc2,0xc2,0xc2,0xc2,};//接收2 通道地址 u8 RX_ADDRESS3[RX_ADR_WIDTH]={0x03,0xc2,0xc2,0xc2,0xc2,};//接收3 通道地址 u8 RX_ADDRESS4[RX_ADR_WIDTH]={0x04,0xc2,0xc2,0xc2,0xc2,};//接收4 通道地址 u8 RX_ADDRESS5[RX_ADR_WIDTH]={0x05,0xc2,0xc2,0xc2,0xc2}; //接收5 通道地址 上面地址标记为蓝色的可以可以随便修改, 其他的被固化了, 不能修改, 写地址时是低位先 写 要想成功通讯的条件: 1 接收地址和发射地址必须一致 2 无线模块 0x05 寄存器的值必须一致(发射/接收这2 模块) 3 无线模块从 0x00 寄存器往后的(各个 bit 位的功能)去看下手册 三:多个 NRF24L01 组网 正常情况下, NRF24L01 只能一对 6 进行通信, 如果超过 6 个模块进行通信就无法实现。 但是可以通过轮询来区分: 比如一个空间内要实现 100 个温度实时监测,就可以主机用轮询的方式来进行通信, 从机地址都可以设置一样, 通过主机给从机发命令, 让指定从机发送数据回来。 在同一 时间内只能是一个从机和主机进行通信,因为多个节点同时发数据有问题,会造成 24L01 芯片死机(我调试时碰到过)。 在用 STM32F103ZET6 板子调试时,发现 24L01 的几个问题: 1. 作为发送时,和容易出现发送-----但是不判断返回值强行发送却 能发送成功。 2、无论发送与接收,数据传输速率很低,实时性很差,反应很迟钝。 3、无论发送与接收,稳定性很差,模块时而检测到时而检测不到;时而接受到数据 ,时而 接收不到数据----不清楚是代码问题还是硬件问题,个人觉得是硬件问题。

01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