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吸猫遛狗都out了,2018流行当“科长”!

什么?这世上还有比猫咪和二哈更吸引人的?“科长”是什么?今天,表姐要和大家分享一个激(qian)动(zai)人(nan)心(feng)的机会,引领2018新时尚的任务,就交给它了!

究竟是什么机会?耐心往下看。

视频展示的是地球上参差多态的自然环境和形形色色的动植物,这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有的家园。

往前追溯,地球诞生于46亿多年前,经过十多亿年的演化,出现了原始生命,其不断演化,产生了更多高级生命。

学界认为,地球上曾发生过五次大的集群灭绝事件,其中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使得统治地球1.4亿年之久的恐龙灭绝了,这是最为大众熟知的大灭绝事件。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开始在历史舞台上活跃起来。

而人类的出现,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人类和其他物种一样,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如果现在主宰地球的物种不是人类,也一定会有其他物种来代替。从这个维度来说,无论人还是其他生物,都拥有生命平等的权利,拥有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权利,拥有繁衍下一代的权利。

但是,由于人类活动对资源的获取、对环境的破坏,导致其他物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灭绝。据国际组织统计,共有15589种物种濒临灭绝,其中包括12%的鸟类,23%的兽类,32%的两栖类,25%的裸子植物,52%苏铁类,42%龟鳖类。长此以往,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将会急剧下降!第六次生命大灭绝正在发生!

面对这种情况,人类应该怎么办?除了关注自身发展,除了向自然索取,也应该考虑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与其他物种共享家园。具体来说,可以做些什么?

在回答上述问题前,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了解大数据在人类历史大发现上的重要作用。1869年,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从理论上计算出尚未发现的元素与邻近元素的关系。几年后,镓被发现,充分说明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的一条客观规律,为后续新元素的研究、新材料的寻找,提供了一条可遵循的规律。

1846年,天文学家根据物理学的定律和一系列的计算,最终发现了海王星,这也是唯一利用数学预测而非有计划观测发现的行星。

以上两个重大发现,大数据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生命科学领域,是否也有一些新的规律,需要我们借助大数据去挖掘?

在生命科学领域,比较权威且为大众熟知的理论是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其本质也是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推理和演绎。但由于时代和技术所限,达尔文的大数据仅基于对性状、表型的观察分析。如今,借助更强大的工具和数据分析方法,我们能不能通过基因组学的方法,在分子的层面进行更多分析和挖掘,发现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生命背后的规律?

于是,我们推出了"生命周期表"计划,旨在通过基因测序对物种进行数据挖掘,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生命规律,最终实现“数字化动植物,数字化地球”的宏伟目标。目前,全球已发表超过500种高等动植物,“生命周期表”在此基础上,拟完成5600多种哺乳动物的测序,其后将逐步完成物种数字化计划。

同时,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持续发展的条件,“生命周期表”计划的实施,也必将利于保护濒危动植物,维持生态平衡,维护其多样性。

“生命周期表”计划第一期测序对象选择了哺乳纲,整个哺乳纲现存27目157科,包括偶蹄目、啮齿目、翼手目、灵长目、食肉目、鲸目、食虫目等。

啮齿类动物约占哺乳纲的40%。它们都有2对门牙,繁殖力惊人;当群体数量过剩时,旅鼠结伴长途跋涉投海自尽的场景更是令人震撼;它们分布范围极广,空中有鼯鼠,水中有水䶄,荒漠中有跳鼠,森林中有睡鼠,洞穴中有鼢鼠。假如有下一次地质灾变,地球会不会就是它们的天下?

具体到物种自身,也存在许多不为大众熟知的区别。例如,鼠兔到底是鼠还是兔?豚鼠是豚还是鼠?飞虎是虎吗?豪猪是猪吗?跳兔是兔吗?袋鼠是鼠吗?很多人认为是,但答案未必。

所以,除了从科学的维度去探讨这些答案外,“生命周期表”还肩负另一个责任,就是如何通过科普,让更多公众关注生命、关爱生命。

总之,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和其他生物、生命密不可分。个体的生命有限,有没有可能通过一些特别的项目,在人类发展史上,特别是在动植物的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这是有可能的,这也是历史留给我们为数不多的窗口期!现在,“生命周期表”计划正式对外招募“科长”,共同来推动物种基因组的分析和解读。

怎么样,高档大气上档次吧,这样千载难逢的项目,您愿不愿意参与,愿不愿意贡献智慧,愿不愿意贡献力量?

问题来了,都有哪些科在招募“科长”?表姐随手分享几个——

眼镜猴科

小熊猫科

鹿科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71228G0P8N4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