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专栏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Tonii老师精益讲堂,接下来Tonii老师将带领大家进入,“每天5分钟,精益伴你行”系列课程。
今天我们来学习质量统计表的相关内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了过程控制的概念与实施过程监控的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形成统计过程控制理论,即SPC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它是应用统计方法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从而达到保证与改进质量的目的。SPC强调全过程预防为主,SPC的精髓是全系统的,要求全员参加,人人有责,强调用科学方法来保证达到目的。质量统计表是SPC在现场应用过程中所采用的重要的统计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有排列图、因果图、散点图、直方图、检查表、流程图、控制图,统称为质量控制的七大工具。
在SPC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是控制图理论。控制图可用来直接监控过程,是七种工具的核心。SPC理论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产品质量的统计观点
产品质量的统计观点是现代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它包括两部分内容:(1)产品质量是具有变异性的。(2)产品质量的变异具有统计规律性。认识了统计规律的特点和性质,我们就可以用来保证与改进产品质量。控制图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提出来的。
2. 抓住异常因素就是抓住主要矛盾
将质量因素分为偶然因素和异常因素。偶然因素对产品质量影响微小,随生产过程始终存在。难以去除。反之,异常因素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在生产过程中有时存在,又不难去除。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异常因素,一旦发生,要尽快把它找出来,并采取措施消除,这就是主要矛盾。控制图是发现异常因素的主要工具。
3.稳定状态是生产过程追求的目标
在生产过程中,只存在偶然因素而没有异常因素的状态称为稳定状态,简称为稳态,也叫作统计控制状态。在稳态下生产,我们对产品的质量有完全的把握,同时,生产过程也是最经济的,所生产的不合格品最少,因此,稳定状态是生产过程追求的目标,一道工序稳定称为稳定工序,道道工序稳定的生产线称为全稳生产线。建立全稳生产线是建立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
4.预防为主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原则
SPC中的控制图和其他经常采用的统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遵循预防为主这一质量管理的重要原则。
因果图&排列图
在SPC的进行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的步骤,即确定关键变量,(关键质量因素),要完成这一工作,要对生产过程中每道工序进行分析,此时我们常用的是因果图。
因果图是日本质量管理专家首先提出的。在发生质量问题后,为了找出其原因,分析与研究诸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而采用的一种树状图,或鱼刺图,就是因果图。它把影响产品质量的诸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清楚地表现出来,使人们一目了然,便于采取措施解决,因此,因果图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中。
当要找出对最终产品影响最大的关键变量时,我们常采用排列图。
一般说来,任何事物都遵循“少数关键,多数次要”的客观规律。例如,大多数废品由少数人员造成,大部分设备停顿时间由少数故障引起。排列图即是一种能够反映出这种规律的图。此图是将各种问题按原因或状况分类,把数据从大到小排列后所作出的累计柱形图。
排列图是一种频数分布图,用于找出少数关键,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因此,对于排列图应注意观察以下几点:(1)哪一项是最主要的,前多少项是包含60%以上内容?(2)哪些项目采取措施后,可使存在的问题减少百分之几?(3)对照采取措施前后的排列图,研究各个组成项目的变化。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