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从“小透明”到“黑马”,赛力斯为何让市场刮目相看?

“华为这是真的要下场亲自造车了?”

“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

在华为“造车”还是“不造车”的罗生门事件中,赛力斯被送上“风口”。

事实是,从早期的智选SF5到最新的问界M7,华为和赛力斯的关系最长,也最铁,一旦华为造车战略有风吹草动,赛力斯第一个受关注。

更重要的是,通过二者的“联姻”,赛力斯确实实现了跃层。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

具体到赛力斯,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9132辆、135054辆,同比分别增长233.64%%、225.90%,增速远快于行业增速;公司预计2022年营收为335亿元-350亿元,同比增长约100.38%-109.36%。

其中,和华为共同打造的问界系列功不可没,全年交付超过7.5万辆。

这在外界看来,正是有华为的光环,赛力斯才能成为“黑马”。

其实不尽然,作为一家有着近20多年造车经验的企业,赛力斯始终视技术为底层逻辑,6年时间以超100亿元的创新研发投入,坚持核心技术自持自研。目前,赛力斯汽车已经掌握了领先的汽车整车平台技术、核心三电技术及智能制造能力,且拥有增程+纯电双重技术路径。

而在创始人张兴海看来,“赛力斯模式”之所以能在群雄逐鹿的市场闯出名堂,主要源于它的原点底蕴: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车企提供制造业基础能力,科技公司拿出智能化、数字化、网联化等技术,然后双方强强联合,把各自在汽车、科技领域沉淀的经验和实践,碰撞、迭代,从而造出能被用户认可,有竞争力的车。

或许就像余承东说的:“在众多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中,赛力斯是一个低调、务实、又追求极致的存在,我们希望用来自全球的顶级自主技术服务中国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断发酵的华为“造车”风波中,于3月30日,赛力斯正式发布了它的一款全新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蓝电,并上市首款产品蓝电E5。

该举动,结合当时当下的特殊性,市场难免猜测:赛力斯这是要甩出自己的 “王炸”?

作者:七公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30410A05PF0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