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只有一种垄断是有害的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法经研塾]点击右上角[•••]点击[设为星标☆]

垄断——按经典的教科书解释:市场上单一厂商——形成的“市场权力”(market power)使得垄断商可以通过控制产出的数量,来提高价格,获取垄断利润。其恶果是:垄断带来的独家控制市场,使得技术创新的动力丧失,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这种解释其实并没有清楚地区分垄断的形成类型,也没有区分不同的垄断类型对经济行为和经济效率的不同影响。在真实的市场过程中,保护产权所产生的垄断,与侵犯他人产权的垄断,行为和效果是不一样的。

1、仅仅拥有独特的资源,并不能持续控制价格,从而获取垄断利润。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独特资源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都可能有替代的产品和服务。市场规律是,独特资源要是身价太高,等于为各种替代品提供市场。技术进步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就是不断发现替代。

龙井、普洱的替代品既包括毛尖、乌龙,也包括咖啡、可乐,本身类别化的商品还有不同的品牌。庞大者如中石油、中石化或者其他更大的油气跨国大鳄,不仅面临天然气、可燃冰等化石能源的竞争,还有一众新能源的替代。只要成本空间足够,水变油、或者沙变金在理论上都是可以实现的。

2、创新的垄断,也不能持久。对于创新的专利,只要没有剥夺别人创新的权利,创新带来的垄断,通常不能持久。胜利者赢得市场优势之后就减量提价,是可能的。但是,正如弗里德曼指出过的,这样一来,垄断商等于在补贴他所有的潜在竞争对手。靠创新获取垄断利润吗?等于动员天下英雄好汉加快发明替代,竞争始终是非常激烈的。教科书列举的“垄断行为”,就将面临淘汰。

3、所谓“自然垄断”。过去的分析认为,巨大的沉没成本提升了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壁垒”,从而构成在位者的垄断优势。只要进入壁垒真的只是“自然”形成--即没有通过行政权力、暴力手段等进行非市场化的干预,技术发明寻求替代的竞争压力就无时不在。比如经常出现的被跨行业消灭的案例:柯达VS数码相机、短信VS微信、银行转账VS移动支付、报纸VS新媒体。在位商受潜在竞争压力的作用,行为不能太离谱的。

所有垄断的类型当中,只有强制地限制了市场准入,才真正妨碍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率。因为,对市场机会的强制性禁止和限制,才可能完全地或部分地消除替代,也就是消除潜在的竞争。

理想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当保护产权,市场上发生的各种垄断只要是未曾侵犯他人产权的“垄断”,无伤大雅。

独到的资源和独到的资源利用方式,是垄断;成功的市场竞争者拥有定价权,是垄断;专利在有效时期内,是法律保护鼓励创新的垄断。这些垄断,有的本身就是排他性产权的同义词,有的是市场竞争的手段、目标和结果。赞成产权、赞成市场竞争,赞成由此带来的技术进步和替代,就不能贸贸然的反对这些垄断。

如果笼统反对一切垄断,发展成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一切大公司、反对一切市场赢家、反对任何情况下市场份额的寡占和独占,甚至反对创新领先,那就变成反对产权、反对市场竞争、反对技术进步和反对经济增长。

真正危害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率的,是强制禁止或限制自由进入市场权衡利弊,兼顾当前和长远,舆论和宣传上要避免过于笼统地“反垄断”。特别要防止,将“反垄断”的概念替换为反大公司、反市场成功、反创新、甚至是反一切排他性的专用权。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30424A03GG0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