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洗稿,是所有网红最需要抵制的诱惑

做自媒体这一年,最头疼的事,一件是限流,一件是被抄袭跟洗稿。

限流这件事,视频号对我最狠,前前后后搞废了三个账号,这事儿改天跟你们聊。今天聊后一件事,说说抄袭跟洗稿。

做自媒体如果没有被洗过稿,大概率说明内容还不够出圈。我的稿件偶尔被洗,我的好朋友花大钱的稿件则总是盯着被洗,更一篇洗一篇,有的人甚至连选题跟表达都不带换的。

我们一开始当然是气愤的,每个视频都是创作者的孩子,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努力被他人侵犯。我们花很多时间维权,去跟平台申诉,但坦白讲,收效甚微。

所以抄袭洗稿这种风气,其实是平台默认的灰色空间,这对创作者是一种伤害,但对平台用户的留存其实是一种看似更有利的策略。

我之前听职场博主姜Dora在播客分享自己被抄袭过的心路历程,她一开始也选择去拼命维护自己的“小孩”,全情去维权。但后来她发现,维权结束,视频下架,对方该涨的粉丝也涨了,除了维护了内心的秩序,似乎毫无收益。

她说,后来她想明白了,被抄袭被洗稿都是一个创作者会经历的必然的过程,他们的用户本身就不是一群人,其实不存在竞争,倒不如把时间跟精力去创作更多的作品上。

回过头想,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这个世界上的任何自然科学,无非都是不同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内容创作者的表达,也无非都是对一些观点的不同视角的阐释跟解读。

一个能轻松抄袭的作品,说明本身不具备经验的独特性跟表达的独特性,抄了就抄了吧。

回过头来再想自己身为一个知识博主的使命,也不是去证明自己的先验性,本质都是为了传道受业 。输出更多可被复制的观点,间接影响更多的人,也算是一种积福积德了。

虽然不在乎是否被人抄袭,但我知道我不能抄,也不该抄。

抄袭,是一种非常懒惰的习惯,让我们放弃了质疑,放弃了审视,放弃了深度思考。人生太长,捷径是最快同时也是最危险的路,一个习惯抄袭洗稿的博主,是无法经验更宏观的审视的。

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前提依旧是创造。没有创造,爱因斯坦如何用相对论推翻牛顿力学?

且不说这种被反复验证的公理了,即便是观点,如果我们对他们一以抄之,抄到的除了表达技巧跟表达的切入口 ,也一定抄到了原作者的偏见。

拾人牙慧的糟糕可不是这种懒惰的行为本身,更可怕的是那些偏见带来的副作用。这会让我们原本智慧的本源建起了一座又一座认知的茧房,让我们离大道至简的真理越来越远。

不抄袭,不洗稿,完全是一种自保。

除了抄袭,这个世界中充斥着太多无法被法律道德约束的灰色地带 ,我们看似可以做,也可以选择不做。

有些朋友说,如果可做可不做,又能带来利益,我们为何不做 ,我们为何要把利益拱手让人?如果我不做,我又该如何平息内心的忿忿?

这或许又要回到长期主义的议题,我们人生的原则,很多时候真的不是取决于做什么,而是取决于不做什么。

人生的长期主义,取决于我们对未来的想象力。

如果我们认为未来的自己是值得被尊敬的,那么现在最好就养成自我审视的习惯,杜绝那些走捷径的行为。

那些找到捷径的人,他们会在你之前光鲜一些年份,但最终会走在你的身后。

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因果联系远远没有我们看到的那么短促跟窄小。

如果我们有自己的原则,就去坚持 。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原则加诸于他人,甚至不应希冀道德跟律法站在我们这边替我们坚定地捍卫。我们的原则,很多时候是因为明知可为而不为才显得珍贵。

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必须要有清晰的战略,一个人要想取得长足的进步,同样需要战略。

战略战略,重要的不是战,是略。

我们都应该有坚决不为的事。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30609A01AGK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