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谁撑起了西安的硬实力?

看到一篇吸睛网文:《对比长沙与武汉的产业,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好奇心一下子被激起来了:长沙怎么了?武汉为啥很牛?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对比?钻进去看,其意大致是这样的:

作为普通省会城市的天花板,长沙各方面实力等都在线,尤其是文化旅游方面做得不错,大半夜了街上还是人头涌动。但是这种靠吸引外地游客的做法,并不能给长沙的经济带来太大的改观:一方面,街道上人来人往,非常繁荣;另一方面,经济增速比较缓慢,有些冷清。工业不给力,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与长沙截然不同的是,武汉正在全力打造“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9大支柱产业、人工智能等6大战略新兴产业、超级计算等5大未来产业的“965”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武汉还全力做大做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生物医药等4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及商业航天与北斗应用等2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

这篇文章认为,两相比照之下,长沙真该好好反思了,这样下去是没有前途的、得不偿失的。

这个结论对不对,小编不敢妄断。事实上,作为一个网络写手,小编时常伫立在我大西安大南门外高耸大楼的阳台上,吹一吹从城门洞和城墙垛口几千年来一直拂过的风;穿行在大唐不夜城人山人海中,沾一沾密不透风的夜色里自盛唐照射出来的艳丽光华,也时常被几亿、十几亿人烘起来的知名旅游城市优越感搞得飘忽起来。所以,一看到长沙与武汉的相互比照,小编顿时警觉起来:我大西安的经济可不敢有啥闪失呀!

于是,小编开始到处扒拉,想知道西安会不会出现文章中所指的隐忧。

于是,小编有了新发现。

西安的文化旅游一直搞得不错。有几千年绵延、遍地散发魅力的历史文化遗产诸如兵马俑、城墙、钟楼、大雁塔、小雁塔、大唐芙蓉园、大明宫等等,有遍布大街小巷的凉皮、肉夹馍、羊肉泡馍等等一众美食,有大唐密盒、听南门说、钟鼓楼广场歌会、满街的唐装汉服小姐姐……所以,网友说:五一假期,全国14亿人7亿人在西安;所以,西安旅游经济很火。

但西安却真的真的真的不只有旅游经济。前一阵子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证明了西安的内力还是浑厚的、硬实力还是有的。

西安当地媒体西安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西安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604.98亿元、增长5.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8.1%……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这个数据的内容和质量非常高:6大支柱产业产值增长13.9%;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增长10.7%,其中,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增长36.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增长6.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增长12.3%,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9.1%,充电桩产量增长117.5%,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增长46.2%,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90.0%。

这些,都是杠杠的硬实力外露。

支撑这些数据的,应该是各大经济版块和施政板块的协同发力,包括高新、西咸、经开、航天、浐灞、港务区、曲江以及各大行政区划的努力;也是行业布局、产业布局上的持续用力,比如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等领域的给力。在经历了疫情大考之后,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下,西安高质量发展的基座正在变得厚实而坚韧。

更进一步扒拉,小编发现两个关注点。一个是西安高新区,一个是西咸新区泾河新城。这两个区块,一南一北,一“老”一“新”,在发展的赛道上,保持产业招引不动摇,扭住产业发展不放松,在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榜单上表现非常抢眼。

先看高新区。

从最初的高新路、科技路出发,高新区成立30多年来不断向西向南扩容延伸,让曾经的一片“郊区”蝶变为西安GDP的领头羊。

尽管已年届30岁,但高新区其实一点也不老,依然在绽放新花。长期以来,高新区承担着产业培育、科技转化、新兴经济孵化等“高精尖”任务,2022年,其经济总量就已经突破3100亿元。

2023年上半年,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1614.72亿元,同比增长8.4%,经济总量分别占到全陕西省的10.4%和全西安市的28.8%。汽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及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支柱产业实现总产值1743.4亿元,全市占比达50.4%。其中,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长48.6%,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投资较占全市比重分别达到43.8%、37.5%,“金主”金融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也达到了12%。

如今,在一期、二期已经基本饱和的背景下,高新区又给自己订了一份“三十岁礼物”——据说,横空出世的丝路科学城被看作是未来三十年引领高新区迈向新征程的主阵地。

再看泾河新城。

2018年以来,泾河新城的发展思路发生重大转变,在“西安北跨战略核心聚集区”定位的加持下,这个西安中轴线正北端的经济重镇,开辟了“做最有生态环境、引最多优秀人才,聚最强高端产业”的有效路径,开始在“科技创新新引擎、先进制造业新高地”上默默发力,几年下来,已取得不俗战绩。

最让人引以为骄傲的是,今年6月15日,隆基绿能在泾河新城落下重子:投资452亿元开工建设50GW单晶电池和100GW单晶硅片项目,创下陕西10多年来最大民企投资记录。以此项目和之前已经全面投产的29GW单晶电池项目为牵引,泾河新城千亿级光伏产业集群雏形初现,开始向全球能源革命策源地和中国新能源产业高地迈进。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泾河新城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24.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6%,均位列西咸新区第一,而且与西安各开发区相比也位列第一。

靓丽的数据背后,一定是强大的产业项目支撑。除了隆基,创维、陕煤、陕汽等一大批重点项目也纷纷在泾河新城落地开花,光伏、智能家居、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芯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后在泾河新城生根发芽。

泾河新城,已然成为西安经济发展各板块中的新星。据说,近期相关领导在调研中说,西安高新区和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应该在双中心建设中贡献更多力量。

写到这里,我们大概已经没有为西安这个旅游城市担忧的理由了。我大西安,不仅有蜂拥而至的八方游客,还有动力强大的产业经济基础和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小编被网文牵引出来的担忧,显得有些杞人忧天了。

祝福西安,行稳致远。

编辑:振兴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Kk5rSmhjTge6vYZzWq-MrY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