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平阴:黄河入济有“智慧” 水情水量看数字

“黄河花园口站发生每秒4000-5000立方米的洪水,预估艾山站流量3500-4200立方米每秒,预计从花园口站到艾山站约需70个小时。”今年6月24日,正值小浪底调水调沙,滚滚黄河水从上游流淌而来,站在黄河平阴田山水文监测点,下游水位肉眼可见地在不断上涨。

6月24日早8:00,这样一条预警信息在平阴县前不久完成试运行的智慧黄河数字平台弹出。通过系统模拟算法,平台预估了洪水到达距离平阴县最近的艾山监测站的流量和时间,并预估了黄河水在平阴县河道境内的行洪情况,“生产堤不偎水,防汛处于警戒状态”。

6月27日17:40,距离弹出预警信息70多个小时,艾山监测站实时监测流量3550立方米每秒,与预估流量数据基本吻合。

平阴县是黄河入济第一站,全长40公里的黄河拥有13处控导,在2021年监测流量突破5000立方米每秒的秋汛中经受住了大考。同时,这也给如何更平稳安全度汛提出了课题。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的“搭建综合数字化平台,完善黄河智慧防汛指挥系统”要求,2022年1月,平阴智慧黄河数字平台获批立项,成为全省范围内首个“智慧黄河”数字化平台。

所谓“智慧黄河”,就是通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黄河防汛抗灾的智能预警分析、动态预演展示,同时对河道水情、河道水质、大气环境、空气状态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和数字孪生呈现,为科学决策提供智能辅助,全面提升平阴县在黄河安澜和黄河生态保护方面的能力和管理水平。

由于上游泄洪和强降雨导致的水位预警功能是“智慧黄河”重点建设的两大功能之一,另一功能就是系统通过数字模拟的淹没模式。淹没模式模拟黄河流量达到每秒6000立方米时,黄河水越过堤防,对沿线区域造成的破坏,可以有效提前评估受灾面积,为防汛救灾的科学决策提供辅助性参考。

智慧黄河数字平台还在黄河水质保护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结合生态环境部门的水质监测数据,平台实现了对平阴县内4条黄河一级支流、1条二级支流的水质监测,流入黄河支流的水质情况一目了然。

除了防汛这一重要模块外,智慧黄河数字平台还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作出了尝试。以数字化加持,应用物联网设备和云资源的“数字稻田”已经应用到沿线多家种植水稻的家庭农场,可以实现农产品的可追溯和电商化,为黄河沿线产业振兴打开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自今年6月结束试运行进入终验程序以来,智慧黄河数字平台先后获评全省2022年度公共视频智能应用优秀案例、2022年度全市大数据创新应用成果。

记者:王铮 编辑:王铮 校对:杨荷放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wUoPYKAYlvrjGpZ0KB9bPw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