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未来已来?大脑信号直接转化为语音,脑机接口重大突破!

人工智能的现实应用再添一员猛将。你能想象一个瘫痪在床的人,陷入昏迷状态当中,仍然可以和你进行对话吗?

更甚者,到未来或许我们都不用说话,就有机器可以直接翻译和我们的大脑语言进行对话了!

今天我们来谈谈脑机接口(BCI)。

脑机接口这个概念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有科学家提出来了。本质就是直接将人或者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连接,然后进行信息的交换。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脑机接口,大脑可以直接和外部的机器进行对话。

值得一提的是,造火箭造电动汽车的马斯克对脑机接口这一黑科技也是非常感兴趣,甚至有一家子公司是专门研究这个技术的。

脑机接口的应用,之前在许多科幻片中都有提到过,每次看到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近年来,BCI开始出现了阶段性的结果产出。

近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脑机接口,直接让一名脑中风的瘫痪女性,直接通过数字化身来与人进行对话。这一研究近日也发表在了《自然》杂志上。

UCSF神经外科主任 Edward Chang 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脑机接口技术的研究,他希望这一研究未来能够得到FDA的批准,实现商业化应用。

这个项目团队的罗伯逊教授表示,他们试图要恢复的是一种完整且具体的沟通方式,希望整个沟通的过程是非常自然顺畅的。根据患者的真实需求,从而制定出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解决方案。

研究团队将一个由 253 个电极组成的小长方体植入到女性患者的大脑表面,植入的这个区域对患者的语言功能至关重要。

这个小长方体在这个地方拦截了患者的大脑信号,如果是正常人的话,这里的大脑信号会传递到自身的舌头、下巴、喉部以及脸部的肌肉。

一根电线插入固定在患者头上的接口,同时连接在计算机上,就可以以此来读取患者的大脑信号。

读取大脑的信号,有一个破译的过程,这里需要人工智能的亲情参与。通过人工智能来识别患者大脑当中独特的信号,不断地重复单词和可能出现的短语,直到计算机识别出与声音相关的大脑活动模式。

研究人员创建的是一个通过音素来解码单词的系统,这些是语音的子单元,也就是说从发音来识别,而不是直接识别整个单词的信息。

采用这种办法,在英文语境下,计算机只要学习39个音素就可以解读英语中的任何单词。这可比背下所有单词都来的简单,这种办法不仅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准确性,解译速度也直接提高了3倍。

准确性、速度和词汇量,这三个要素至关重要。缺一都可能导致在沟通中出现不自然或者不顺畅的情况。

在能够识别患者的大脑信号之后,为了让这些语言表达出来更像患者本人,这个研究团队还设计了一种语音合成的算法,用患者之前的录音作为基础数据,让所有的话真的都像她说的一样。这个有一点像高德地图的语音包了。

不仅如此,这个团队甚至制作了虚拟人物动画,模拟患者脸部肌肉。这个技术也是高科技满满,这种机器学习要与女性试图说话时的信号相结合,同时并转化为面部的动作,来实现下巴的开合,嘴唇已经舌头的运动,甚至还要加上开心、悲伤、惊讶等面部动作。

这个是在医学上的利用,未来这种技术也很可能成为我们日常的沟通方式。

未来,每个人的脑子都植入一个芯片,通过无线连接,我们不用开口也可以进行信息的交流。这样是否可以直接沟通加密信息,不留痕就把信息作为传递。

或者,未来我们不用开口,也可以直接控制我们家中的智能设备。

人工智能越来越强大了,我们是否有可能因为植入如此小的一个芯片,从而被人工智能控制呢?或许也说不定。

人工智能仍在发展的路上狂奔,而人类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还尚待讨论。

关注麦克斯韦的科学,带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学动态。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ZHYaMpgd_GwX-b6cAkrbWE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