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微软将服务器沉入海底!华为的做法毫不逊色,直接挖空一座大山

微软:将服务器沉入海底,有效降温,保障数据传输速度

微软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之一,一直致力于寻找创新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为了提升数据传输速度和解决服务器降温的问题,微软在2018年宣布将在奥克尼群岛海域建设数据基地,并将服务器沉入海底。

这样做不仅能提升数据传输效率,还能有效降温,避免服务器因高温而受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微软在海域内修建了一条大型管道,并在管道内放置了密封舱,将装有服务器的密封舱沉入海底。

通过水的冷却效果,服务器得以快速散热,降低高温对服务器设备的影响。同时,海底的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使得散热效果更好。此外,将服务器沉入海底还可以避免地面上的自然灾害对数据中心的影响。

微软公司非常关注设备沉入海底后的情况,并进行了相应的测试。

两年后,当服务器被捞上来并进行检修时,发现它们没有受到损坏,且损耗的速度仅为放在地面上的六分之一。因此,微软公司再次将服务器放回海里,继续享受沉入海底带来的高效降温和保护作用。

华为:直接挖空大山,利用山洞储存服务器,高效降温

微软公司不同,中国华为选择了贵州的一座大山,通过掏空大山、建设数据中心的方式来存放服务器。这个数据中心占地四十八万平米,拥有先进的通风设备和优质的空气环境,可以有效降低服务器的温度,保护设备免受高温的损害。

贵州山林中的温度相对较低,这为华为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来储存服务器。山中的空气清新,减少了设备因环境因素引发的故障风险。此外,贵州地区的水电资源也十分便利,可以为看守人员提供合适的生活环境。

华为还利用大山自身的地质特点,通过凿空山体来建设数据中心。这种做法相对于将服务器沉入海底来说成本较低,无需修建大型管道和额外的密封舱。同时,华为与当地政府合作,享受了高新产业帮扶政策,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中心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

两种储存方式的对比及可行性思考

微软将服务器沉入海底和华为将服务器储存在山洞中都是为了解决数据中心的散热和温度控制问题,两种做法各有优劣。

就效率而言,沉入海底可以迅速降温并解决散热问题,海底温度随着深度增加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然而,该方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修建管道、密封舱等设施,并且在后期运维中也需要额外的维护费用。

相比之下,将服务器放置在山洞中的方法成本更低。山洞自带良好的通风效果和较低的温度,利用山洞的地质特点可以有效降低服务器的温度,对设备的保护效果也相当不错。此外,依靠当地的水电资源和扶持政策,可以进一步提高数据中心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两种储存方式都具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场景。对于企业来说,储存方式除了考虑效果外,还需要兼顾成本和可持续性。微软作为全球市值第二大公司,拥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实力,能够承担沉入海底的高投入成本。而华为作为发展中的公司,更注重成本控制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创新,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服务器储存方式出现。

总结:

微软华为分别采用了将服务器沉入海底和将服务器放置在山洞中的方式进行储存,以解决数据中心散热和温度控制的问题。微软通过在海底修建管道和密封舱,实现了服务器降温和保护的效果,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而华为则通过掏空大山,利用山洞的地质特点来降低服务器的温度,保护设备免受高温的损害。

两种储存方式各自有其优点和适用场景。微软的方法能够快速降温、高效散热,并且对自然灾害有较好的防范能力,但需要较高的投入成本和维护费用。而华为的方法成本较低,通过利用山洞的地理特点,能够提供良好的降温环境,且具备较好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性。

对于企业而言,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储存方式非常重要,需要综合考虑效果、成本和可持续性等因素。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服务器储存方式的出现。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azGLfTQmDhh4PeCleOROLj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