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为了它们,腾讯总部穿上了“圆点装”

这两天,腾讯深圳总部滨海大厦穿上了“新衣服”——玻璃外墙贴上了2层楼高的波点贴纸。

你看师傅,一喷二贴三刮平,小心翼翼去气泡。

像极了平时我们给手机贴膜的样子。

来看看效果⬇️

这些波点,并不是装饰品,而是为了让鸟儿能“看清楚”玻璃,避免鸟撞的发生。

故事要从一只麻雀说起。

几个月前,腾讯员工yulan加入了由员工自发组建的防鸟撞项目组,包括她在内的几十位志愿者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的腾讯办公大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鸟撞调研。

(正在飞翔的鸟儿,突然撞上玻璃建筑,导致伤亡,一般被称为“鸟撞”。)

巡查过程中,yulan和保洁阿姨在滨海大厦楼外的玻璃幕墙下,短时间内发现了5次共有6只小鸟在相同位置不幸死亡。

它们的名字,叫麻雀、斑文鸟。

然而,这样的事件并不是偶然。

鸟撞,听着很陌生,但它实际发生的概率比我们想象中高得多。

就在两周前,美国芝加哥麦考密克会展中心的门口,一个上午就发现了964只候鸟的尸体。这些鸟儿,全部死于鸟撞。

城市的玻璃幕墙,被称为鸟类的“坟场”,每年都有上亿只鸟因“看不清”玻璃而撞击丧生。

因为玻璃幕墙太「干净」容易反射附近的影像,如树木、天空等,即使是拥有接近360度视野范围的鸟类,在快速飞行中,无法分辨反射景象与实际环境的区别,会误以为反射景象是可穿过的树丛或天空,从而在毫无防备之下撞向玻璃,导致受伤和死亡。

“一只白腹蓝鹟,它应该是撞到了二楼教室的玻璃,最终死在了玻璃平台上。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白腹蓝鹟,也是我们学校今年第一只被发现的白腹蓝鹟,但没想到发现时它已经死了,令人惋惜…”

——《2021春季全国鸟撞建筑调查报告》第六章

志愿者故事与感言

上海海洋大学爱自然协会

“在玻璃幕墙的下方看到一只珠颈斑鸠幼鸟,四周并没有亲鸟,发现时存活,但对人的靠近已经不能做出反应。第二日它不见了。第三日出现在距离第一日不远的地方,但已经身亡了… 后来常看到两只珠颈斑鸠站在玻璃幕墙上的高处,会想象他们是不是在寻找自己的孩子…”

——(《2021春季全国鸟撞建筑调查报告》第六章

志愿者故事与感言

1位来自上海的志愿者观察到的珠颈斑鸠幼鸟

根据《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2022年度报告》显示,在2022年全国鸟撞调查之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对近700栋建筑进行调查,发现了154起鸟撞事件——死亡个体中,不乏红喉歌鸲、红胁绣眼鸟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鸟类。

腾讯内部论坛有员工发起讨论:我们怎么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大规模鸟撞事件?

除了在鸟类迁徙期进行楼宇巡查,救助受伤鸟类,我们希望能从鸟撞的根源去阻止这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通过研究,在一些欧美国家,已经有相对成熟的鸟类友好型建筑规范建议,例如减少大面积玻璃使用,或使用防鸟撞设计的玻璃。

对国内大多数现有建筑来说,更容易做到的是对已存在的玻璃外墙进行“防鸟撞改造”。

在玻璃窗户上间距不大于5cm*5cm大小的波点图案贴纸,让鸟类对玻璃有感知,也能有效防御。

所以,我们希望能做一些改变,让玻璃变得更「友好」,于是有了腾讯总部滨海大厦这面两层楼高的波点贴纸。

同时,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将持续响应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倡议,积极响应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深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2020-2025年)》中提及的鸟类友好建筑设计改造计划。

我们的项目组将在10月中下旬组织志愿者及物业人员,进行第二期鸟撞调研,计划覆盖腾讯在国内大部分的自建、租用大厦,并将鸟类友好理念植入到正在建设的大铲湾园区(即“企鹅岛”)中,更好地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鸟类友好建筑设计和改造,是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城市建筑所要面临的一个选择。我们想和大家一同共享记录鸟撞和轻便进行防鸟撞改造的工具。

如果市民朋友们发现鸟撞发生,可在“观鸟君”鸟撞专题-上报入口,快速学习相关简单施救的操作方法,可根据专业规范要求上报相关情况。

日常,你也可以通过“观鸟君”,多去户外走走,多观察了解这些生活在我们附近的「小朋友」。

希望我们和更多人的行动,能帮助这些鸟儿,更自由地飞翔。

(观鸟君拍摄画面)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CljCmSeB10Ez7e9DIBt_go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