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数字化时代,企业如何实现精细化管理来提高自身驱动力

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一直是优势产业。制造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其制造业的生产总值一般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20%~55%。202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27.69%,规模达到 4.35万亿美元,连续 13 年位居世界首位。

但中国制造业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国部分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正在下降,有些企业甚至面临种种困境,面对“中国制造”,部分企业逐渐呈现后劲不足的疲弱态势。目前制造业发展整体上还处于机械自动化向数字自动化过渡阶段,随着我国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制造业已经从高速扩张转向深入挖潜的关键阶段,数字化转型升级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

生产制造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困难

1.物料无法实现精细化管理

物料领取无法精细化管理,且涉及环节多,自制、外协、采购的都有,非标产品仓库管理复杂,无法实现精细化管理。

2.订单数据多,管理混乱

用传统Excel表格手动记录订单信息,订单太多时,容易录错、漏单,后续核单很麻烦;一些大型企业的订单数据分散,查找统计不方便,汇总起来耗时耗力。

3.工艺生产进度不透明、难把控

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工作人员要逐个、人工核对生产订单情况,信息不同步导致生产工序进度不透明,会出现产品到某个工序被搁置,影响生产进度。

4.仓库管理混乱

统制造业普遍存在进销存流程缺失,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且仓库管理中,长期依靠人工统计,耗时长、错漏多,导致仓库管理混乱,严重影响企业的效率。

5.工艺生产进度不透明、难把控

目前大多数生产制造业企业数据记录在单据上,缺乏直观的数据分析,生产数据分析难无法辅助管理层做决策。公司要提高效益,需解决数据统计、数据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6.业务依靠人工、生产效率低下

还在使用纸质报销单,依靠人工,各级审批人时间、地点等因素无法快速通过,有时在一个审批节点会停很久,报销周期过长,需要花费大量精力。

基于数字化生产管理的这些痛点,我们发现制造企业的数字化核心在于生产计划的高效调度与精细化的管控,即生产制造企业要实现数字化的生产排产管理。高效的排产管理涉及生产制造企业的采、销、存、技术、研发、工艺、人员、设备、产能、物料、质量等企业全要素的综合协调与配合能力,如何进行精细化的生产计划编制,需要对以上生产各要素数据进行统一的融合、展示、分析,这正是数据赋能制造企业的关键数字化能力。

1、产品品种指标:企业在计划期内规定生产的产品项(种数)关键指标:品种计划完成率 (%)=报告期完成计划产量的品种数/报告期计划品种数x100%。

关注点:不能以计划外品种代替计划内品种,完成率不会不大于100%。

2、产品产量指标: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合格 (符合质量标准) 的产品(或劳务》的实物数量,关键指标:产量计划完成率(%)=报告期实际完成产量/报告期计划产量X100%。

关注点:实际完成产量可计算计划外产品产量和超计划产量,产量计划完成率可大于100%。

3、产品质量指标: 企业在计划期内产品质量方面应达到的水平,关键指标:产品质量指标,反映产品内在质量的指标产品质量指标以及等级品率;工作质量指标,质量损失率、废品率、返修品率、一次交验合格率等

4、产值指标:产值指标是用货币卡表示的产量指标,关键指标:商品产值,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

商品产值,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可供销售的工业产品(或工业劳务) 价值。

商品产值=本企业自备原材可供销售的半成品,成品价值+外单位来料加工的产品加工价值+对外承作的工业性劳务价值

重点:商品产值按现行价格计算

工业总产值,企业在计划期内完成的工业生产活动总成果的价值。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生产规模及水平,是计算劳动生产率值利润率等指标的依据。

包括全部商品产值,外单位来料加工的业料价值、对外承作工业性劳务对象价值,企业自制半成品、在制品、自制工夹模具的期末与期初结存量差额的价值、

已构成固定资产并转入财务账目的企业自制设备的价值。

重点:以不变价格计算

工业增加值,企业在计划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新创造的价值。

计算方法: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亏

重点:以现行价值计算

精细化地匹配、分析企业各项数据,采用专业的方法,制定出高效的生产计划初稿。具体方法如下:

1、产量优选

盈亏平衡分析法:根据与决策方案相关的产品产销量,成本与盈利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分析各种决策方案对盈亏产生的影响,从而评价和优选方案的决策方法。

经营安全程度分析:利用CVP量本利分析的数据,对企业经营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据此作出提高经营安全程度决策的分析方法,其指标为经营安全率。

线性规划法:适用于:运输、生产任务的分配、生产计划安排和资源合理利用,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一建立数学模型一求解数学模型当决策仅有两个变量时,可用图解求解,当决策有三个变量时,用单纯形法求解。

2、产品生产进度计划

大量生产类型,其包括市场需求量稳定、需求季节性变化,季节变化需求要考虑均衡安排、变动安排、折衷方式;成批生产类型、单件小批生产类型

3、品种配搭

品种搭配原则:

(1) 首先安排产量大、经常生产的产品;(2)对其它品种采取“集中轮番”方式,加大产品生产批量,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全年任务,然后轮换别的品种;(3) 尖端与一般、复杂与简单、大型与小型产应合理搭配;(4) 新老产品交替要有一定的交叉时间;(5) 品种前后的安排要考虑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完成期限及关键原材料、外购外协件供应期。

品种搭配具体方法有:

产品获利能力评价法、政策指导矩阵、产品寿命周期评价法、临界收益评价法、四象限评价法、销售收入和利润分析法

综合平衡、确定生产计划

在编制出生产计划初稿基础上,再全盘考虑,确定具体可行的生产计划方案,其主要平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之间的平衡、生产任务与生产力之间的平衡、生产任务与物资供应能力之间的平衡、生产任务与生产技术准备之间的平衡、生产任务与资金占用之间的平衡。

这些需要平衡的内容,都可以在派可数据提供的生产管理指标体系中进行查询、浏览、分析,以量化的数据可视化方式,直观对照、对比,并以此做出抉择。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制造企业编制出高效的生产计划,贯穿始终的是要有基于数字化生产管理提供的全要素的生产指标,通过对生产指标体系各项数据的深入应用,来提升制造企业高效的生产管理水平,驱动制造企业构建数字化的运作新能力。

当前很多制造型企业拥有了ERP、PLM、MES、SPC、WMES等业务系统,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在跨工厂、跨系统的异构数据中,如何找到生产各个环节的规律和异常,如何获得优化见解,是制造型企业面临的关键挑战。通过一站式企业级平台构建数字化生产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细化、信息的实时化和决策的智能化。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X69S-XejZ5BIJe5Zs7R54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