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截止202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超过2.8亿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9.8%;65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1亿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4.9%。预计到2035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比将到达30%左右。传统的养老模式已无法全面适应当前的养老需求,寻求新型的多元复合治理手段解决老年人的多层次需求成为趋势,智慧康养备受各界追捧,社区轻康养先试先行。提起医康养产业,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技学会信息中心主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康养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何良庆就康养产业的服务体系、服务平台、医养结合、康养文旅等方面作深入阐述。
何良庆主任介绍到,中国健康养老的发展主要依托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两者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政府是推动中国养老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在政策的引导下,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并逐步成熟。随着政策的健全和资本的关注,养老服务和产品大幅增加,健康养老产业进入的黄金机遇期,市场空间巨大、需求全面提升。
何主任表示,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应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区康养服务体系,打造社区轻康养产业一刻钟便民服务生态圈,让社区康养服务体系更完善,让老年群体晚年更幸福。
打造智慧康养社区,构建社区轻康养服务体系
打造智慧康养社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应立足社区实际需求,整合社区优质资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社区、居家、机构、服务”四位一体的社区轻康养服务体系,为老年群体提供居家服务、智慧养老、生活照料、社区食堂、心理关爱、安全防护、日间陪护、社区医疗、紧急救助等服务,让老年群体感受到关爱和关心。
在智慧康养社区建设上,优化和完善社区轻康养服务体系,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专业化指导意见和个性化服务,让老年群体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相较于普通养老机构而言,智慧康养社区的建设,能够为老年群体提供管家式服务。在社区内,智慧社区实时沟通,足不出户陪护上门,通过引进智能终端产品,打造贴心、便捷、周到的社区轻康养智能化服务,让老年群体体验细致服务,尽享老年生活。
搭建康养服务平台,创新社区轻康养数智化发展
打造智慧康养社区离不开康养服务平台的搭建。立足打造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康养社区,构建有高度、有温度、有力度的社区轻康养服务平台,依托健康监测、室内监护、服务响应、运维保障等服务,为老年群体提供温馨、便捷、高效的社区轻康养服务体验。
社区轻康养服务平台是为巩固“托底型”养老服务、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引导“社会型”养老服务而搭建的,以平台为载体,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核心技术,通过整合和分析人体体征、居住环境等数据,掌握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围绕社区轻康养服务场景,构建起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的多元化全生命周期社区轻康养生态体系。探索社区轻康养服务平台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场景化应用,不断加强社区轻康养创新力度、广度、深度,以创新促进社区轻康养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完善医养结合模式,推进社区轻康养生态圈建设
医养结合,让社区轻康养更有保障。何主任介绍到,“社区轻康养+医疗”模式就是要把专业技术与康复训练、生活养老等服务相结合,以医疗康复为保障,以专业技术为支撑,综合治疗全程陪护。建立老年群体健康档案,综合分析档案数据并按照身体状况进行分类照护,提出规范康复训练要求。针对老年群体的需求,除基本医疗服务外,还推出康复保健、临终关怀等特色医疗护理服务,让老年群体感受到差异化的精准医疗服务,真正做到了小病不出屋,大病及时治。
医疗服务,是智慧康养社区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保障老年群体健康的重要手段。在“社区轻康养+医疗”模式下,应多措并举持续推动社区轻康养服务资源和医疗资源融合发展,实现医疗、康复、护理、养老服务资源的高效协同,满足老年群体养老和医疗康复双重需求,让老年人乐享幸福晚年。
探索康养文旅路径,打造社区轻康养文旅综合体
在社区轻康养服务基础上,探索“康养+文旅”融合新路径。打造多元生态康养文旅产品,推进社区周边康养文旅示范基地建设,发展康养文旅生态体验、生态旅游、生态周边等特色产业,积极打造社区轻康养文旅综合体,以点带面合力促“康养+”多产业融合发展。
康养文旅产业是消费新蓝海、增长新动力。开发复合型、多维度、多业态的融合产品日益成为主流,必须发展复合型康养旅游产品,体现特色和实用,推动吃住行游娱和文化、体育、保健、医疗、养老、康复于一体的特色康养综合体建设,加强“康养+农业”“康养+林业”“康养+中草药”“康养+文化”“康养+体育”等多产业跨界融合,打造产业品牌,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
纵观康养产业发展,何良庆主任表示,未来,康养产业市场将迎来一波快速增长热潮,康养产业将朝着产品服务、健康管理、医养结合、社区康养、康养文旅等方向发展。在康养产业发展过程中,应站在顶层设计框架下,打造智慧康养社区,构建社区轻康养服务体系;合力搭建康养服务平台,创新社区轻康养数智化发展;不断完善医养结合模式,推进社区轻康养生态圈建设;同时,应积极探索康养文旅路径,打造社区轻康养文旅综合体,促进“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康养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 审核:陈坤瑛)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