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人物对话| 透明碳足迹VS黑箱碳足迹?

全球碳治研讨会 - 碳中和大咖说

LCA专委会主任委员、亿科环境创始人王洪涛先生作为特邀嘉宾出席第十一期全球碳治研讨会,并与研讨会主持人唐燕琪女士和在线观众进行互动交流。

Q1全球碳足迹的互信的底层逻辑和技术支撑是什么?

王洪涛:

整个LCA碳数据专业体系的构成,包括大家在市场上看见的LCA碳足迹标准、认证、或标识,这些增加互信的工作背后其实是软件和数据库在做工具的支持。当我们在说LCA碳数据应用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说什么?实际上全球的专业工具也是屈指可数。我把它称为: 2+4+N

【2】:只有德国的Gabi和中国的CLCD开发专业软件和基础数据库

【4】:全球4个独立基础数据库

德国 Gabi

中国 CLCD

瑞士 Ecoinvent

日本 IDEA

【N】:基于瑞士Ecoinvent数据库开发的N种软件:SimaPro、OpenLCA、Umberto、CMLCA等

Q2企业如何开展可信碳足迹工作?

王洪涛:

# 全生命周期碳中和MARC模式

Management

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管理体系

Accounting

按标准核算企业和产品碳足迹(含供应链)

Reduction

持续40年全过程协同创新改进和减排

Communication

持续对外宣传(审核认证+宣传+采信)

# 案例:

联合利华英国总部核实中国市场产品碳足迹模型

我们支持全球的品牌商以及品牌商的全球的供应链,对供应链做管理,建立全球可信的碳足迹管理。

比如,我们曾经替联合利华做了一款奥妙的洗衣液瓶子的碳足迹分析。

它是一款再生的瓶子,在做完数据调查、建模计算分析算出这款再生瓶子比原生瓶子减少了多少碳。

之后,中国联合利华要求我们向联合利华英国总部的LCA工作小组汇报我们采用的方法模型,数据库软件工具,去说明我们这个减碳量的计算方法和科学性。

最后,在联合利华英国总部LCA工作小组的同意之下,中国联合利华才会开始做市场的宣传。其实不仅是联合利华一家品牌,未来每一家大的品牌都会建立这样的工作组,都会建立这样的核算方法和管理体系,因为他要防范被人发出去之后被人质疑的这种风险。

Q3什么是层层展开、层层溯源的LCA碳足迹模型?

王洪涛:

打开“碳圈CO2”小程序,下方中间的“LCA” 模块点开,就能查看各产品的LCA碳足迹模型。

# 模型可层层展开

牛奶盒子的LCA碳足迹的结构模型。比如生产过程的用电、运输过程的用能、辅料等,一层层点击,就能往前追溯查看甚至包括纸浆生产在内的每一环节的碳排放足迹。

# 支持各模型间的跳转

为了算出牛奶盒子的这个碳足迹,我们还要用到上游的电力,用到上游的蒸汽,用到这个柴油运输,用到氧化铝等等这样的上游原材料,我们可以打开给大家看一下,比如说我们跳到电力。

点一下我们现在就从牛奶盒子的模型跳到了电力的模型,这是一个到用户的这个电力模型。

然后它的上游还用到了电力混合,也就是电网的另一端上网,电力、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光伏等等,这个是上网那一端。然后最主要排放又来自于火电。虽然其他类别的电力占比很高,但是碳足迹的贡献率可能很低,所以,我们发现99%以上都是火电。

你再跳到再点一下,我们还可以跳到火电的模型。火电模型中又包含了燃煤的发电,又包含了燃气的发电,这个比例不一样,碳足迹贡献不一样。

再往前跳转火力发电用到了煤,我们又跳转到煤炭开采的模型,露天开采或者油井开采煤的时候要用到钢,又能跳转到上游炼铁和炼钢的这个过程,再前面是采矿。

在碳圈CO2小程序上,我们实际上能够不断的看到各种各样的模型啊,我们会每一周都发布各个行业,各种产品的这样的碳足迹的模型和这个结果,然后像刚才那样大家点一下就进去打开模型,你不仅能够层层展开这个模型本身,还能够不断的去跳转,跳转到基础数据库。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OYYJRk-Ne5jbUgsBN54VEl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