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全国两会——带着信心起跑》,今天聚焦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之一,近年来我市大力布局智能制造业,推进信息技术与产业、企业、产品和生产的全面融合,已初步构成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智能制造产业蓬勃兴起。
智能制造迈向新高地
量子计算机研究取得新突破
曾有人打过一个比方,如果现在传统计算机的速度是自行车,量子计算机的速度就好比飞机。而“秒杀”的奥妙就在于“量子”二字。2017年是量子计算机研究实现快速突破的一年,这一年,不仅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我国诞生,中科大研发的全球首个量子计算云平台——本源量子计算云平台也正式上线。
量子计算机计算能力极限的大幅提升,意味着量子计算机可以分析更多数据。未来可以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数据处理,搜索引擎、物流运输等行业和领域,有望成为开启未来产业的“新引擎”。
智能制造迈向新高地
智能化建设引领产业升级
而在更大的范围内,我市的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正因为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蝶变”。
这是洽洽食品刚刚建成,正处于测试阶段的多功能立体仓库,它主要服务于B2B、B2C业务,在这个仓库中,从开始打包产品到订单结束是全程自动化。
相比以往请快递员上门取件,新的立体仓库大大节省了投件时间和人力成本。目前虽未正式投入使用,每天已经可以处理上万件的订单。类似洽洽这样的以精细化、智能化带动企业升级的做法,在我市传统企业中并不少见。堆垛机、自动导引车这样高端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技术和产品,正越来越广泛的被推广和运用。
智能制造迈向新高地
体系支持助推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我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从核心零部件制造到系统集成应用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形成了智能制造研发、设计咨询、核心制造、系统集成等全产业链的工业体系。
随着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目前我市智能制造产业已经迈入国内第一方阵。未来,随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不断加速,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制度创新、政策支持和资金奖补力度,大力推进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重量级科研平台建设,大力实施以技术改造的方式,推动智能产业跨越式发展。
根据规划,至 2020 年,合肥市智能制造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其中智能产品300亿,智能装备 450 亿,智能关键部件150亿, 智能服务100亿,力争在10个至20 个核心智能部件领域取得工程化和产业化突破,建设形成1-2个产值超百亿的智能制造产业群。
合肥新闻频道
首播:18:30 重播:22:44;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