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智工观点|中工互联董事长智振谈:智工·工业大模型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名单》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3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的通知》近日正式发布。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推荐,中工互联(北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智工·工业大模型(基于工业大模型的智能效率中心)成功入选该名单。

图: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截图

相较于以往,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23年名单中增加了“新技术类试点示范”“工业互联网+大模型试点示范”类目。中工互联科技集团成为入选该类目的全国六家企业之一,也是北京市唯一上榜企业。

图:智工·工业大模型成功入选

为什么做工业大模型?

众所周知,通用大模型很难在工业领域实现商业化落地。工业领域对专业知识要求极为严格(准确率达到95%以上),并且要实现零幻觉。

2023年年初,基于近二十年工业领域扎实的积累,中工互联科技集团开始训练工业大模型。去年,中工互联科技集团先后发布了领先行业的三个大模型产品,分别是:智工·工业大模型、轻量化的开源大模型预训练底座和嵌入式多模态大模型。除产品研发领先外,智工也成为工业领域商业化落地最快的产品之一。

图:通用大模型很难在工业领域实现商业化落地

一直以来,中国工业有一个心结,就是我们过去一直在做“国产替代”, 为什么只能做国产替代呢?

“过去,我们一直在跟着国外的产品、软件、技术架构学习,这个领域一直没有一个完全自主的中国品牌。过去四五十年,整个工业软件和工控系统没有颠覆性的改变。”智振董事长讲道:“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人工智能和大模型为标志的技术即将颠覆整个行业。作为改变和推动生产力革新的重要工具,大模型最大的价值就是应用在工业领域。在这个技术聚集程度最高,也最敏感的领域,大模型技术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智工·工业大模型可以给工业领域带来一个新的范式,会给国内致力于创新驱动的企业,带来换道超车的机会。”

图:智振董事长演讲

工业大模型和新型工业化

2023年,中工互联科技集团在工业领域推出了“万企赋能计划”,在军工制造、汽车机械、电力能源等领域实现了落地,助力相关企业因地制宜、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工业化。

如何赋能新型工业化?

智振董事长表示:新型工业化,绝不是一两个标志性大厂的技术领先。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标志性技术,工业大模型不是“锦上添花”。工业大模型必须具备“快速规模化复制”的特性。如果不具备这些特性,工业大模型技术就没有个商业化的价值。

在业界,中工互联科技集团首次提出了‘具身智能工厂’的解决方案,”智振董事长表示:“举个形象的例子,如果把工厂比作人体,工厂设备是骨骼,自动化控制设备是肌肉,Scada是神经组织,这些系统需要一个统一智慧大脑——工业大模型。人工智能最核心、最具竞争力的价值就是做‘大脑’相关的事情。当人工智能的眼睛、嘴巴、耳朵和大脑都具备了,它必然会引起工业领域生产组织的重大变革。”

图:中工互联首次提出“具身智能工厂概念”

在商业化落地中,我们发现:与之前的AI模型相比,智工·工业大模型表现出了更多的通用智能。它已从对话中发展出视觉能力,与交互设备产生链接,就如同安装上了人体的四肢。它可以成为“数字工人”,替代人类去完成复杂、危险、繁复的基础性工作。最重要的是,智工可以自我进化,能够自主学习新的知识,在实际的工业场景中,模仿、辅助人类做出决策。

“未来5-10年工业领域变化很大,甚至超出现在最乐观的想象,”中工互联董事长智振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是百年一遇的机会,中国工业会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结合新型工业化转型,为未来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中国在全球工业竞争中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为世界工业智能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Mg6pa5Y_SThNWlvl3XY9ck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