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璩静事件再次证明:让员工用个人名义做企业矩阵号根本行不通

璩静事件再次深刻证明:让员工用个人名义做企业矩阵号,这条路根本行不通。

这个操作,璩静不是发明者,只是个模仿者。一些知名互联网企业、汽车企业,还有一些其他领域的头部企业,多年前就开始这么干了。

但是,如果你对企业新媒体运营领域保持着持续的观察和思考,就会知道:之前各家企业的这种尝试,都是失败的。

只不过,其他家的失败,都是以运营者担心出舆情、发内容太保守,或发内容太功利太硬广化,导致账号半死不活,最后领导觉得没趣儿了自动放弃告终。

为什么会失败?

这是因为,让员工个人名义开企业矩阵号,本身就是个逆着自媒体规律的做法。

自媒体平台的生态规律,是内容生产者海量出现,且都是个性化的个体,然后以平台规则为大自然规律,在生物进化法则之下,账号自然淘汰、自然生长(一些内容没有营养的账号也有高流量、也被平台扶持,是另一个话题,在此不讨论)。

账号个性化,是自媒体平台生态的最基本规律。你想晒孩子就晒孩子,想晒厨艺就晒厨艺,想晒大胸或胸大肌,就晒大胸或胸大肌,想骂人就骂人,想喊叫就喊叫,想发什么就发什么,一切内容因真实的兴趣、情绪而生,生来自由,五彩斑斓。

而那些以员工个人名义开设的企业矩阵号,首先员工并不愿意在这样一个账号上表达自我(因为这个账号里的“我”,本来就不是真正的我),其次是它完全没有生长的自由度,天生就是功利化的,你既不能像璩静那样为了流量不管不顾,也不能在单位需要你发声的时候你不按照单位的利益发声,说话也不是,不说话也不是,在尴尬中被迫前行。

简而言之,这样的自媒体“个人账号”,违背了自媒体平台生态的最基本规律,根儿上,就活不了。还不如把可以真实代表企业个性的企业自媒体号,认真搞好。

非要较劲,非要这么干,无异于在不懂基本物理学原理的情况下,耗时费力造永动机。

很多人,年纪大了以后,尤其是年纪大了还当上了领导以后,就失去了学习新鲜事物的动力,还美名其曰年轻人会干就行。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是日新月异的。

作为领导,如果你对不断发展迭代的传播新事物缺乏底层逻辑上的了解,那么你的判断、指挥,就统统都是错的,同时陷在错误中不自知。

转型Media人”,以媒体从业经历为纽带,打造一个可以收获新知和人际的平台。欢迎加入我们的社群!

微信号|xiaoxiaojiayou66666

往期精选

法律篇

沙龙活动篇

媒体篇

职场篇

互助篇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fmb8vAHFhpTJNILtHN1F9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