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颠覆了我以前的认知”,硕博学子感叹“一键炼钢”太震撼了

在汉学子走进武钢。记者刘克取 摄

研究人员身着白色实验服,微微抖动手中的药匙,紧紧盯着分析天平上的数字变化……在全球第四、亚洲唯一的光化学技术研究院——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的实验室里,以清洁可再生的太阳光为绿色能源的光化学技术研究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光学世界充满了奇幻色彩!”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周晨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目睹科研人员通过模拟自然界光合作用实现高效化学合成。在研究院专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光化学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后,周晨感叹自己已被神奇的光学世界深深吸引。

华中师范大学研二学生郭傲然在武钢一号高炉前拍照留念。记者刘克取 摄

“大,太大了,以前只在书本和纪录片里看过,亲眼见到感觉十分震撼!”在武钢一号高炉前,华中师范大学研二学生郭傲然竖起大拇指,合影留念。

参观中郭傲然了解到,面前的红色高炉曾炼出新中国第一炉铁水,日产生铁可达2000吨以上,为中华民族工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业遗产记录着祖国腾飞发展的历史,这激励着我学好专业本领,为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在武钢操控中心,眼前的生产场景令人耳目一新:墙面上200多块电子屏实时监控各项工艺环节,操作员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完成高炉生产等工作。记者了解到,升级改造后的武钢厂房已实现无人化,工作人员只需通过“5G+AR”就能实现对生产现场的远程指导和视觉诊断。

“说起钢厂,我的印象还停留在工人汗流浃背地铲铁,这个转变太震撼了!”武汉科技大学矿业工程研究生谷佳琪表示,从传统生产方式到智慧化生产线,这一巨大转变在追求安全、精确、高效的同时,还兼顾了绿色和环保。

恰逢青山区首届最美湿地风筝节,同学们亲手制作、放飞风筝。记者刘克取 摄

当日下午,青山区首届最美湿地风筝节在青山湿地举办,学子们亲手制作、放飞风筝,享受贴近自然的乐趣。

蘸湿画笔,混合颜料,勾勒轮廓……来自湖北美术学院的李瑞洁以青山江滩上的一座小白塔作为绘画主题,定格在风筝扇面上。李瑞洁笑着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画风筝扇面,很有纪念意义,将带回学校好好收藏保存。

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青春武汉 约你同行”在汉百万学子行系列活动将继续带领在汉高校学子了解各类产业发展,感知科技创新前沿,领略城市人文魅力,增强在汉就业创业信心意愿。

【编辑:邓腊秀】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p6Kzo91CERk5sPddSVf1Dy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