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中国农业大学怎么样?好不好?本科生做科研,把菜种到月球上!

随着近日我国成功将嫦娥六号送入月球轨道将执行月背采集任务,月球到底能不能种菜又一次成为大家好奇的焦点。这个问题,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研究或许能够解答一部分的疑惑。

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嫦娥六号任务计划前往月球背面进行地质勘察和形貌探测。

本次嫦娥六号要进行人类首次月背采样任务的消息被大家广泛关注。其实,这不是我国第一次月球“挖土”,2020年底嫦娥五号将1731克珍贵的月球样品带回地球展开各项深度科研。当时经过科学家多方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月壤不能种菜

而我们爱好和平、爱好种菜的民族基因不可动摇。就在年初,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三种地球上常见细菌组合可以促进植物在月球的生长。这一研究对于我国探索月球乃至更大空间的航天事业有着重要作用。到底是怎么回事?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携带样品返回地球之时,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夏一桐便对能否用月壤种植植物产生了好奇,并找到曾参与过与美国宇航局合作的月壤研究项目农学院副教授、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研究领域专家孙振才组建科研团队展开研究。

经过多种方法以及假设的论证,多次实验尝试之后,孙振才月壤研究团队发现了胶质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这三种地球上常见细菌的组合可提高月壤模拟物中植物可利用磷浓度,从而提升月壤肥力促进植物在月球生长。

这项成就对月球研究的意义重大。在该科研团队的自述之中小编发现,他们数次将该项目称为“在星辰大海中寻找我们的绿洲”

而当这位农大本科生谈及该校项目的科研初衷时,农大学子表示,他们关注到了嫦娥5号成功采集到月球土壤,作为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更想关注太空与农业的结合。正是这份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和对农业科技的执着追求,让团队决定深入研究月壤与农业的关系。

最终,由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共同研究形成的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旗下的《通讯-生物学》杂志上,成为了人类研究月球的渺小一步。

其实,在感叹中国农业大学师生这样科学研究的成果之精彩的同时,对于即将面临高考志愿填报的各位考生来说,这一研究还为大家揭示了更多的报考建议

小编想请大家注意的是,此次研究最初的起点就是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一个疑问、一次遐想、一场热情。而中国农业大学充分尊重学生对科研的热情和创造的可能性,积极推进这项科研项目的建立发展和最终成果的产出。

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重要的科研体验,同时也是实践中提升学科素养的机会。考生在选择高校时,对于像中国农业大学这样能够为本科生的科研想法提供机会、创造平台的高校一定要着重关注、着重考虑!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PR1CQzJ0z1KK1zBIDI5QHq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